湯洪波為何像“蜘蛛人”一樣爬行?獨家連線來了

7月4日14時57分,經過約7小時的出艙活動,神舟十二號航天員乘組密切協同,圓滿完成出艙活動期間全部既定任務。

那麼在這次出艙後航天員如何與地面取得聯絡?航天員湯洪波為何像“蜘蛛人”一樣爬行?新華網記者第一時間獨家專訪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空間站任務總師孫軍。

1

出艙時間為何長達7小時?

此次是我國空間站階段航天員首次出艙活動,活動時間為何長達約7小時?孫軍說,

從開艙門到航天員回到核心艙,一共用時6小時47分鐘,遠遠大於第一次在2008年實施的出艙活動時間。這次出艙活動最重要的是航天員乘坐機械臂進行了艙外的作業,進行了裝置的安裝,是第一次實用性地進行了出艙活動的工作。

“航天員們表現得非常優秀,他們圓滿地完成了這次出艙任務!航天員安全地回到核心艙之後,說明這次出艙活動圓滿完成了。”孫軍說,“此次出艙作業,我給他們打滿分!”

2

代號“北京”和“曙光”

分別代表什麼?

孫軍介紹,

“北京”代表整個任務的總指揮,“曙光”是航天員系統的排程代號,

航天員系統負責航天出艙活動的航天員的訓練,他們更加熟悉和掌握航天員出艙活動中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對航天員所遇到出艙活動中的一些問題和狀況,及時地進行判斷評估,並指導航天員進行相應的操作。

3

航天員靠什麼與地面聯絡?

進行出艙活動時與地面建立高速及時的通訊聯絡尤為重要。出艙活動不僅是對航天員的全方位考驗,也是對空間站天和核心艙與地面測控站間通訊能力的一大考驗。

我們國家研製的第三代中繼終端產品,透過與中繼衛星天鏈一號和天鏈二號建立中繼鏈路,實現中繼通訊,確保航天員與地面通訊的實時暢通。

孫軍說:“這就好比在太空中搭建了地面與中繼衛星、中繼衛星與航天員之間的‘天路’。大家可以看到艙外航天員的頭盔上面有攝像機,所以它可以把影象、語音傳給艙內的同時也傳給地面,這樣出艙航天員就與地面建立起了實時的連線。”

4

全景攝像機

為何需要手動抬升?

沒有經過除錯抬升的攝像機視野受限,航天員的此次任務就是給全景相機安裝一個長度在20釐米的可延伸支架。安裝延伸支架後可以大幅度提升全景相機的拍攝視角,可以更全面地記錄下太空之美。

至於為什麼不在發射階段提前除錯抬升全景攝像機而是手動操作,孫軍解釋說,

在發射階段,延伸支架的長度超越了整流罩的限制,因此無法提前除錯抬升,因此需要航天員手動操作。

5

機械臂如何助航天員

“一臂之力”?

出艙航天員可以藉助機械臂等外部輔助力量更加自如地進行出艙活動。

出艙的航天員被固定在機械臂的一端後,可以由艙內航天員控制機械臂將艙外的航天員送至指定區域進行作業。

機械臂擁有多個可靈活操作的關節,極大拓展了航天員在艙外的移動範圍。不過,因為機械臂在運送航天員的過程中可能會使航天員與艙體發生碰撞,碰撞有可能使航天服表面產生破損,造成航天服失壓,威脅艙外航天員的安全。孫軍說,

在操作機械臂時必須進行嚴格監控,機械臂上裝有監視相機,操作人員可透過相機對過程進行實時監測,出現緊急情況可及時停止。

6

湯洪波

為何像“蜘蛛人”一樣爬行?

孫軍介紹,

這是這次出艙的另外一項任務——驗證緊急返回的過程。“航天員從預定的作業點緊急返回到出艙艙門口,我們對他整個的返回過程進行了一個評估。湯洪波表現得非常好,很穩定。”

湯洪波為何像“蜘蛛人”一樣爬行?獨家連線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