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呼籲居民小區增設盲道和盲文標識

盲人呼籲居民小區增設盲道和盲文標識

華商報訊(記者 楊德合 實習生 張鵬康)在小區住了半年了,盧先生仍無法一個人上下樓,下樓遛彎也要全靠家人帶,“小區裡道路沒有盲道,樓道口、電梯也都沒有盲文標識”。

盲人反映

小區無盲道 出門成難題

盧先生是一名盲人,半年前入住西安市吉祥誠信商業街祥和雅居小區。半年以來,出門成了他生活中的最大難題。

“我來這裡住了半年了,還是對外面環境不熟悉。”盧先生介紹,小區裡沒有盲道,在樓道進出口、電梯進出口等主要通道出也沒有盲文標識,出門就成了他每天最困難的事,“我每次要出去有事或者下樓遛彎都得家人專門帶我下去。

7月27日上午,華商報記者在盧先生居住的小區看到,自吉祥誠信商業街進入小區大門,正面是寬闊的地下車庫入口,業主需從兩側進入小區,綠地和健身小廣場分佈在空地上,道路繞彎較多,但無盲道。在住宅樓的每個單元門口,除了通往樓門的臺階,側面還有供致殘或行動不便的老年人透過的無障礙設施。進入樓內,電梯口等位置未見任何盲文標識。

盧先生表示,他希望國家出臺相關政策,在小區公共活動區域設立盲道,在樓道等主要進入通道,設定供盲人辨識路徑的盲文標識。

記者走訪

10小區均未見盲道及盲文標識

兩日來,華商報記者隨機走訪了西安10個小區,其中有新建小區也有老舊小區,有拆遷安置房也有高層住宅,但遺憾的是,未發現有一個小區修建有盲道,更別說主要進出通道的盲文標識了。

記者注意到,除了個別老舊小區外,都如盧先生所住的小區一樣,單元門口幾乎都建有一種無障礙設施,就是加裝有手扶欄杆的坡道。

走訪期間,華商報記者曾嘗試矇眼走路,即便是矇眼前曾觀察地形記在心間的小區路段,也很難掌握直行路線,常常偏離道路,走向旁側的草地,而遇到有拐彎的路段時,按照心裡剛剛記住並預估的距離拐彎,每次不是早就是晚,行走頗為艱難。

相關規定

居民區應設計無障礙措施

那麼在居民小區內設定盲道和盲文標識到底有沒有具體的法律規定呢?

《殘疾人保障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國家和社會逐步實行方便殘疾人的城市道路和建築物設計規範,採取無障礙措施。《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規定,城鎮新建、改建、擴建道路、公共建築、公共交通設施、居住建築、居住區,應當符合無障礙設施工程建設標準;無障礙設施工程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投入使用。新建的無障礙設施應當與周邊的無障礙設施相銜接。陝西省也出臺了具體的實施辦法。

建設部下發的於2001年8月21日起開始執行的《城市道路和建築物無障礙設計規範》中,有24條為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條文,其中提到高層、中高層住宅及公寓建築、居住區道路等應設計無障礙設施。

西安市無障礙促進協會會長蔣克勤表示,儘管各種法律法規未明確提出住宅小區建盲道,但規定建設無障礙設施,自然包括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