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浪底水庫試驗20年,一年僅排一次沙,為何會引發“黃河病”?

小浪底水庫是黃河干流上最後一個梯級水庫,位於河南洛陽市以北40公里處。1999年10月,水庫正式下閘蓄水,主體工程也於2001年正式完工。當時黃河的治沙形勢非常緊迫,以至於在水庫建成的第二年,黃河水利委員會(以下簡稱黃委)就開始在小浪底庫區進行了首次調水調沙試驗。

小浪底水庫試驗20年,一年僅排一次沙,為何會引發“黃河病”?

小浪底攔河大壩最大壩高154米,壩頂高程280米,是繼三門峽水庫之後的又一中流砥柱。眾所周知,黃河是一條多沙河流,上游每年來沙2億多噸,不斷淤積在庫區內,導致庫尾的“翹尾巴”現象很嚴重。針對黃河“水少沙多”的特徵,小浪底水庫專門配備了75。5億m的死庫容(淤沙庫容),另有排沙專用庫容10。5億m。

在某種意義上,小浪底水庫也成了一座“黃河沙庫”。經過20年的排沙試驗,小浪底水庫在治沙、排沙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從2018年開始,黃委專家又提出了“

小浪底水庫試驗20年,一年僅排一次沙,為何會引發“黃河病”?

從2018~2020年間,黃河上游每年輸入到小浪底水庫的泥沙量為

但下游的生態問題也接踵而至。隨著調水調沙的反覆試驗(一般是一年一次),泥沙實現空間轉移,小浪底水庫下游的魚群可就遭了殃。

河南、山東兩省的沿黃民眾肯定都清楚,每年調水調沙期間,黃河下游往往會出現“流魚”現象,河水渾濁不堪,足以用“一碗水、半碗沙”來形容。很多大魚因缺氧而浮到水面,甚至被衝到岸邊。黃河沿岸數公里早已聚滿了撈魚人,手抄網、撒網、拉網齊上陣,甚至還有人趁機電魚,哪怕設有“禁止撈魚”的標牌也不好使。

小浪底水庫試驗20年,一年僅排一次沙,為何會引發“黃河病”?

黃河邊上的一位老漁民介紹,每年黃河“流魚”的時候,一個人一天能撈100多斤,常見的有鯉魚、鯰魚、鯽魚、鱅魚,個頭兒都還不小。都說“流魚”出大魚,事實還真如此。比如在2011年,河南洛陽的一位市民就捕撈了一條長98cm、重27斤的野生黃河鯉魚,通體金黃,非常罕見。

在今年7月4日,小浪底水庫正式開始調水調沙,水庫中很多大型鯰魚、鯉魚都被衝到壩下。河南洛陽一帶的居民收穫頗豐,漁獲規格基本上都在1~2斤。還有不少中老年人將撿到的黃河鮮魚直接拿到附近的魚市上售賣,其中不乏斷頭、缺尾的“殘疾魚”。

小浪底水庫試驗20年,一年僅排一次沙,為何會引發“黃河病”?

我們不禁要問,

這一問題其實早就引起了國內專家的關注。從2002年首次調水調沙開始,黃河下游的生態考察就不曾中斷,各個機構調查的區域以及研究方向有所出入,但總體上都反映出了一些共性問題。

2008年的調查最有代表性,當年6月19日~7月3日是小浪底水庫的調沙期。為方便形成對照,研究人員分別以6月19日之前的14天以及7月3日之後的14天作為考察時間,設立了孟津、花園口、艾山、洛口、高村等7個監測點。

小浪底水庫試驗20年,一年僅排一次沙,為何會引發“黃河病”?

結果顯示,調水調沙後下遊河段

值得注意的是,調沙之前,各個站點漁獲物中最常見的就是

小浪底水庫試驗20年,一年僅排一次沙,為何會引發“黃河病”?

根據刺網捕撈的情況來看,

水庫下游是否會發生“流魚”主要取決於河水的含沙量,並非每次調水調沙都會引發“流魚”。事實上,中游修建水庫之前,黃河泥沙全年處於敞洩狀態,原本就存在天然的“流魚”現象,只不過發生頻率更低。

同樣,如果能適當改變小浪底水庫的放水方式,適當調整放水流速、改善排程,就能有效避免“流魚”發生,減少對下游生態的衝擊。

小浪底水庫試驗20年,一年僅排一次沙,為何會引發“黃河病”?

小浪底大壩設有高位、中位、低位三層排水孔,其中

小浪底水庫試驗20年,一年僅排一次沙,為何會引發“黃河病”?

比如,可以透過

每年5~7月,水生生物集中進入增殖期,這時候可以結合黃河禁漁(4月1日~6月30日)開展增殖放流活動,加大對黃河鯉魚、北方銅魚等土著魚種的放流數量,爭取在下游支流實現放流常態化,以便提供充足的魚類儲備資源(在不開展黃河十年禁漁的情況下,這是恢復漁業資源的最佳方式)。

小浪底水庫試驗20年,一年僅排一次沙,為何會引發“黃河病”?

總之,排水排沙所引發的“黃河病”並非無藥可治,無論是延長禁漁期還是加大放流,都是行之有效的修復手段。黃河刀魚等珍貴魚種已陷入瀕危,黃河的生態問題也與長江遙相呼應,需要引起廣泛重視。只要改善排程方式,加大修復力度,相信未來的黃河一定能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