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可閱讀丨上海總商會大樓: 歷史建築開啟蘇河灣復興之路

建築可閱讀丨上海總商會大樓: 歷史建築開啟蘇河灣復興之路

位於北蘇州路的上海總商會大樓,曾經是上海總商會商議要務的場所,見證了上海民族資本的興衰。其長達五年的修繕被建築師詳盡地加以記錄,透過影象和文字,修繕行為得以成為一種媒介,使得普通人有機會理解修復過程的繁複,修繕的理念從冷門的專業知識變為供大眾分享的資訊。

總商會大樓的修繕一方面呈現了近年來對於歷史建築修繕的新思考,另一方面,位於蘇州河中段的這座優秀歷史建築重新揭開歷史帷幕,也開啟了蘇河灣地區的復興之路。

耗資12萬兩白銀,曾是全國商家雲集之地

上海總商會的前身是上海商業會議公所,於1902年由商約大臣盛宣懷成立,坐落於原天后宮和清政府外交官邸的舊址上。尋得原清朝出使大臣行轅所在,臨近天后宮的一塊地皮,以為總商會興建辦公、集會大樓,任命通和洋行為其設計師。通和洋行是開埠以後滬上最早的設計單位之一,代表作有大北電報公司大樓、永年人壽保險公司、東方匯理銀行大樓等。

從總商會歷年改組中由傳統封建組織到民主制度的變化就能發現,文藝復興古典風格的選擇絕非偶然,表達了民族資本彼時試圖以接軌西方振興中華的強烈願望。商會成立之初由於準備倉促,只形成了簡要的商務章程,兩年後改組為上海商務總會。1911年,上海軍政府將該地劃歸上海商會,最終成為上海商會,又稱中華總商會。1912年,上海總商會正式成立,此時已完全形成了由總理、協理和董事組成的民主制度,由上海商務會所和上海商務總彙合併而成;大樓建設於1913-1916年,耗資12萬兩白銀,為當時中國首創,成為全國商家雲集之地。商會會員主要來自銀行業、航運、房地產、紡織、棉花、保險、蠶絲、茶葉、麵粉、進出口、五金等行業。到1920年代中期,共有500多名會員,他們共同資助了救災和戰後工作,制定了中國第一部商業法,並推廣了“中國製造”的產品。1929年,上海總商會被當時政府解散。

建築可閱讀丨上海總商會大樓: 歷史建築開啟蘇河灣復興之路

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這座建築被不同機構和企業所使用。此地塊最終於2011年被地產開發商華僑城購買,計劃用於建設商業住宅、酒店和辦公樓,並引入寶格麗品牌。此外,上海總商會大樓被納入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 於2012-2017年期間進行了二次修繕,並再次向公眾開放。

設計突顯商會這一機構注重實用和講究氣派的雙重特性

上海總商會大樓共三層,其主體結構為磚木結構。

建築南立面為其主立面,主入口抬高地面12英尺,以東西向大臺階為標誌,立面橫向分為三段,半地下一層,地上兩層。豎向具有新古典主義建築的特點,分為五段,主入口占據三跨,東西盡端各佔據兩跨,均以三角形山花收束,中間兩段各三跨,以寶瓶欄杆收束。五段以貫通兩層的壁柱相隔,壁柱之間有橫向帶飾與跨中窗欞飾相連,窗楣為間隔的半圓形和三角形山花,這些都是文藝復興建築的特點。整個立面使用人造石和清水紅磚為材料,基座為蘇州花崗岩砌築,是上海開埠後外廊式紅磚建築向花崗岩古典建築轉型的例證。

建築內部平面佈局根據實際使用功能所佈置,並未遵循古典形制。一層由一個L型的服務空間(包括門廳兩旁的更衣室,以及東側的8間委員辦公室)和82*60英尺的長方形議事大廳組成,但議事大廳和辦公室加起來的面寬卻小於正立面,使得整個建築在西側體量後退。議事大廳通高兩層,上方是一個跨度60英尺的拱形鋼構屋頂,在兩側和後方同樣由鋼構的牛腿支撐著樓座,可容納800餘人。總商會大樓的設計同時突顯了商會這一機構注重實用和講究氣派的雙重特性。

建築可閱讀丨上海總商會大樓: 歷史建築開啟蘇河灣復興之路

總商會門樓位於場地南側,連線起北面上海總商會大樓和南面蘇州河,彷佛一個時光大門記錄了蘇州河沿岸的歷史變遷,以及歷史建築中人物的崢嶸歲月。門樓最初設計的原型是羅馬的梯鐸凱旋門,始建於1920年,主要南立面為水刷石牆面,有四根羅馬裝飾柱,中間廊道設定了圓形拱門,採用中軸對稱,兩側各開一扇圓窗,山牆上寫有“上海總商會”的字樣,頂端設定了時鐘。

新中國成立後,上海總商會大樓先後由上海聯合燈泡廠、電子管三廠及電子元件研究所等單位使用,其間,周邊的輔助用房遭到了拆除,原先的紅磚圍牆為混凝土覆蓋,主體建築加建了一層。其使用功能被多次改變,並閒置多年後,建築外立面和內部結構已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使得整體建築破敗,南側不遠處的門樓附近雜草叢生,周邊環境風貌不存。但是,總商會大樓和門樓的總體形態和部分立面裝飾儲存尚可,又鑑於其歷史悠久,社會價值凸顯,以及獨具特色的建築形式,因此,科學合理的修繕對恢復其歷史建築風貌具有重要意義。

歷時五年修繕,最重要的一步是山牆及坡屋面的復原

2012年,荒廢多年的總商會大樓啟動修繕工程,由上海都市再生事業有限公司實施。保護範圍劃定為原先總商會大樓所在的地塊,包括總商會大樓、門樓以及兩段圍牆。

總商會大樓修繕中最重要的一步是山牆及坡屋面的復原:將加建的樓層拆除,按照歷史樣式、坡度、高度、屋面瓦尺寸及色彩恢復原有的山牆和坡屋頂。對於原先建築簷口線以上山牆部分的復原,難點在於山牆高度的確定和山牆寬度的矯正。前者以透視法求得,將老照片中山牆面看作與簷口下部主立面在一個面上,透過丈量主立面的高度來推算山牆面的高度;後者則透過仔細比較老照片中山牆面與下方主立面的寬度進行推測,得出約有半匹磚的差值。坡屋面形式及屋面高度復原也採用老照片比對和3D建模校核的方式進行,儘量恢復建築的歷史原貌。

建築的外立面修繕也是此次修繕工程的重點,修繕單位對建築紅磚清水牆進行現狀評估和病理分析,發現外牆的損壞主要是由受潮和風化產生的泛鹼、裂縫,以及物理破損構成,根據不同受損程度,專業人員對外牆採用了多項修繕技術,對外立面的紅磚進行了磚面修補、表面增強、勾縫修補、泛鹼處理、拼色處理、憎水處理等多個專項工藝的研究和實驗,保留了原來的建築特色。

除了對建築外立面的修繕,修繕團隊也對室內空間進行了修繕,例如大樓梯的木質欄杆和地板,以及對公共區域地面的馬賽克拼花進行了人工鋪設。原來的議事大廳也進行了維護和翻新,成為了新的宴會場所,可以用於承辦宴會、婚禮和大型會議等活動。

建築可閱讀丨上海總商會大樓: 歷史建築開啟蘇河灣復興之路

門樓採用了修舊如舊的修繕理念,基於建築價值評估和保留歷史痕跡的原則上,對門樓的風貌恢復進行了減法修繕,保留了大部分原始設計中的建築形式,尤其對主要外立面的特徵進行了完整的保留,極大程度地維持了帶有歷史痕跡的原立面材質,同時對門樓在後期使用中加建的部分進行了拆除以尊重設計之初的本意。進入門樓的拱門是一條約為20米長的室內拱廊空間,拱廊的牆面有不同歷史時期留下的歷史記憶,包括工業發展時期被不同材質粉刷的痕跡,彷佛一條時空隧道,修繕都保留了其原有特徵,對建築採取了原真性的保護。雜草叢生的門樓四周則被重新設計成為了一條優美的綠蔭小道,連線至總商會大樓前面的現代景觀花園。

完整的修繕日記為下一次大修留下珍貴的文獻依據

上海總商會大樓的修繕採用了相對傳統的社會資本開發模式,透過許諾社會資本進行較高回報率的商業開發(寶格麗酒店的建設),實現了對總商會大樓活化利用的效果。修繕後的上海總商會大樓如今作為寶格麗酒店的寶麗軒中餐廳,一層為威士忌酒吧,二層是面積約為500平米的寶格麗宴會廳和酒店員工辦公室,三層為高階粵菜餐廳寶麗軒和私人包間。寶麗軒餐廳於2020年獲得米其林餐廳一星。

除了上海總商會大樓之外,寶格麗酒店還包括一幢48層的現代酒店塔樓和一座怡人的景觀花園。整個地塊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並無明顯邊界,門樓作為寶格麗酒店臨河濱介面的主要人行入口,連線起北側現代花園和南側蘇州河公共空間,形成一條連續、向內延伸的綠色索引將人群引入至上海總商會大樓。蘇州河河南中路橋頭區域由此開啟,既與橋東側建於1936年的河濱大樓相呼應,又與後方天潼路地鐵站周邊商業廣場的建設加以聯動。

難能可貴的是,與以往修繕專案不同,負責總商會修繕工程的建築師將長達五年的修繕過程以日記的方式記錄下來:施工隊何時介入、木地板、水刷石、水磨石、馬賽克、石膏吊頂等不同材料如何修繕、何時何地又在修繕過程中挖掘出原建築的老構件、效果不理想返工等事件和技術性操作。

建築可閱讀丨上海總商會大樓: 歷史建築開啟蘇河灣復興之路

從日記中我們可以看到,修繕單位遵循著原件原樣修復為原則進行修繕,透過影象和文字記錄使修繕步驟、技術難點、改造特色清晰地傳遞給普羅大眾,使冷門的專業知識變得更為平易近人,方便了歷史建築保護理唸的傳播。同時,將修繕理念建立在充分恢復其建築原始風貌的基礎上,進行了最大程度的復原,用新的修繕技術延續了原建築特色,做到了材質、顏色、形式的完全如舊。這樣的修繕理念和完整的修繕記錄為之後總商會大樓的保護和後續維護作出了鋪墊,下一輪大修時即可知道上一輪作出了哪些改動,有利於今後的建築價值判斷。

相關連結

點狀建築的開發與線性濱水公共空間的貫通

上海開埠以後,大批洋行紛紛搶灘黃浦江,至1930年代,江邊已發展為洋行總部辦公、營業的場所,而將庫房建設在土地尚未完全開發、地價較為低廉同時水運交通便捷的蘇州河兩岸。民營資本作為後起之秀,也多在蘇州河設立工廠、倉庫,方便透過江蘇、浙江運往其他內陸地區。其時,蘇州河兩岸旗幟招招,一片蓬勃。

新中國成立後,蘇州河工業帶依舊作為重要的國民經濟支柱進行生產。然而,隨著1990年代上海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兩岸的工廠逐漸關停並轉遷往他處,這一地區的後續發展無力,加上濱水腹地多為舊式里弄等品質較差的居住區,衰敗之跡愈顯。

近年來,上海開始調整發展策略,使城市重心重回“一江一河”,並致力於透過開啟河岸,重塑濱水岸線的生活場景,調整城市進一步發展策略。位於靜安區的蘇州河段長6。3公里,已於2020年底實現了濱河岸線的貫通。其中,上海總商會大樓、四行倉庫、福新麵粉廠和划船俱樂部等歷史建築成為城市中重要的特色節點。特別是位於蘇州河北岸中段的上海總商會大樓,與黃浦江緊連,同時靠近外灘建築群和外白渡橋等眾多優秀歷史建築,成為了蘇州河濱水公共空間貫通提升工程的重要節點之一。透過對點狀建築的開發,線性濱水公共空間的貫通,面域歷史風貌區的恢復,均以“針灸式”作用於城市結構要點中,以啟用城市社群活力,穩步實現城市的整體有機更新。

上海總商會大樓和門樓的修繕正是處於這一背景下,這兩座建築是中國工商業發展的成果,訴說了蘇州河的發展歷程。決策者充分意識到透過挖掘它們身上的歷史文化價值,塑造濱河公共空間來拉動蘇河灣城市復興的重要性。這兩棟建築的修繕工程除了有著保留城市歷史文化的意義,更重要的則是透過點狀歷史建築,塑造了面向蘇州河的公共介面,帶動了周邊地塊的開發,透過寶格麗酒店的商業開發,推進了歷史建築現代性的文化復興,進而開啟了蘇河灣的整體復興之路。

作者:秦雯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博士

策劃:周敏嫻

編輯:徐璐明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