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茶飲集體“殺入”咖啡,茶顏悅色、喜茶、奈雪們的“局中局”

文 | 鯨商,作者 | 王曉萱

近日,茶顏悅色正式闖入了咖啡賽道。其推出的咖啡品牌“鴛央咖啡”,在湖南長沙的五一商圈正式營業,並且一口氣此商圈開出了5家門店,打法和茶顏悅色十分相似。

茶顏悅色方面表示,目前還沒有非常明確鴛央咖啡的擴張計劃,“更多是一個嘗試,也要看看消費者的反饋情況,再最佳化前進。”

其實,不僅茶顏悅色瞄準了咖啡賽道。古茗、蜜雪冰城、奈雪的茶、喜茶等茶飲品牌,都對咖啡賽道“情有獨鍾”,均以各種方式紛紛入局。

茶飲品牌集體殺入咖啡賽道的現象愈發明顯,甚至有網友調侃:

這是讓你先“甜”後“苦”,抓住一波使用者使勁收割。同時,也有行業人士認為,這一跡象也反映出國內茶飲行業在本體的“內卷”已經十分嚴重,行業趨向飽和,遇到了一定瓶頸

破局,對茶飲品牌們而言,是“苦口良藥”。只是功效並非都能如願以償。

新茶飲品牌的“咖啡爭霸”

BIU LOVE咖啡創始人大力,在進行咖啡創業之前,已成功投資過茶飲品牌。他告訴鯨商,

新茶飲品牌的“咖啡爭霸”

。但中國消費者也不是喜歡極甜或苦的產品。

過去,國外的舶來品,焦糖瑪奇朵、卡布奇諾等精品咖啡類目很難成為主流產品。而當奶茶賽道的眾多新茶飲品牌,想要涉足咖啡領域時,大力認為,他們肯定會在原本的基礎上加以創新。而他自己的BIU LOVE也是在茶飲產品接受度上,進行咖啡載體的創新。

茶顏悅色的確是這樣做的。鴛央咖啡就試圖以新中式咖啡為主,做出與傳統咖啡差異化的產品。

目前,鴛央咖啡推出了奶咖、純咖、特調、預製4個系列的12款產品,價格區間在14-20元,大部分均在咖啡中融入茶葉、冰博克、生椰乳等進行搭配。比如,奶咖系列的辣妹子辣便是在咖啡中加入了烏龍茶、冰博克,並在頂部用奶油裝飾,還撒上了辣椒片。

在產品命名上,鴛央咖啡保持了中國風的特點。比如美式咖啡被命名為“萬般皆苦”,一款搭配梔子毛峰、生椰乳的拿鐵叫做“空山新雨後”。

除了茶顏悅色,長沙本地也有很多咖啡品牌。今年以來,Tim Hortons、代數家、LAVAZZA等連鎖咖啡品牌陸續在長沙開出首店。此外,精品咖啡品牌M Stand長沙首店也在最近開業。

實際上,茶顏悅色並不是第一家嘗試咖啡業務的新茶飲品牌。像喜茶、奈雪的茶等頭部品牌,更早透過對外投資和“自出品”兩種途徑,來擴大自身飲品版圖。日前,古茗正在發力一款“生椰拿鐵”,對咖啡賽道投石問路。

2020年底,奈雪咖啡與奈雪的茶pro店型同期推出7款精品咖啡,定價區間為15-24元。為吸引傳統咖啡愛好者,奈雪的茶還曾推出週三美式、拿鐵產品五折的折扣活動。2021年5月,奈雪的茶在上海成立了全國第二個總部,並將烘焙、咖啡研發中心設立在上海。

再看喜茶,其在自有門店中,曾推出過復古風和“奶茶味兒”的喜茶咖啡。2020年,還與精品咖啡品牌% ARABICA在上海、廣州做過多次聯名快閃店,將奶茶與咖啡元素做進一步融合。2021年7月,喜茶入股了Seesaw咖啡。

而Seesaw這家創立於2012年的精品咖啡店,以打造精緻、高價場景空間為主,其產品定價也與星巴克持平。在喜茶加持下,Seesaw學習瑞幸的開店模式,終於在今年門店破百。可以看出,咖啡市場仍是資本與品牌競逐的熱土。

此外,門店數過2萬,專攻下沉市場的蜜雪冰城也悄悄進行了佈局。早在2017年,蜜雪冰城便創立了咖啡品牌幸運咖,價格低到美式5元一杯的“平民咖啡”。公開資訊稱,截至2022年1月,幸運咖門店數量已突破500家。

到了2022年,發源於四川地區的書亦燒仙草,投資了長沙的本土品牌DOC咖啡,隨後又完成控股權收購,該咖啡於2019年創立,憑藉一杯“我拿鐵”火遍長沙,12平店,號稱做到最高日營業額超2萬元,而後“創意特調加小店”模式在長沙開出20家店,產品對標瑞幸,降價30%。

2021年初創立的檸檬茶品牌“檸季”,今年初拿到了位元組跳動、騰訊等數億元投資,儘管全國門店數還不到500家,5月份就全資控股了咖啡品牌“RUU”,其創始團隊成員由前星巴克與位元組系員工為主。該品牌以直營為主,6月開出5家店,主要分佈於湖南長沙。

咖啡爭霸”

大力認為,“

在2015年之前,咖啡很難出大量的品牌,茶飲賽道一直壓制著咖啡品牌發展。因為奶茶偏甜,且糖不需要消費者教育;咖啡味苦,雖相對健康,但不如奶茶普及

而咖啡行業頭部效應明顯,集中度更強,除了星巴克、瑞幸,暫時還沒第三家特別出圈的品牌。

鯨商創始人李清樂認為,當前茶飲品牌集體“殺入”咖啡賽道,主要來自四方面因素:

這場新式茶飲集體殺入咖啡的“群魔亂舞”,背後有其“順勢而為”之舉,也有其“形勢所逼”之無奈。

,而且以奈雪為例,已從去年上市時的300多億港元市值,縮水到現在的90多億港元,業績雖然在增長,但資本大環境中需要新的“增長故事”,其它未上市的茶飲品牌持續融資,同樣講“咖啡”故事更容易獲得認可。

為何新茶飲偏愛咖啡?

,在消費路徑上茶飲與咖啡,

為何新茶飲偏愛咖啡?

而不管是瑞幸,還是星巴克其實已推新過自己的茶飲單品。

其四,

目前,在國內能開100家以上的咖啡品牌,能進入中國咖啡20強。茶飲門店則要開1000家以上,才有可能成為前20強。”由此可見,新茶飲行業已高度內卷,進入到零和博弈階段。

相關資料顯示,2021年中國咖啡市場規模約為3817億元,預計到2025年將達1萬億元。而2021年中國咖啡行業投融資事件達近30起,整體融資額超過170億元。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企業,看中了咖啡“成癮性”、需求旺、黏性強等特徵。

與此同時,在消費者層面,不少年輕人正在把咖啡視為生活“必需品”,甚至日常飲料,一方面也是當代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強的刺激,咖啡當成香菸的一種解壓刺激品。

根據德勤釋出的調研資料顯示,我國一、二線城市消費者逐漸養成飲用咖啡的習慣。尤其在一線城市,已養成咖啡飲用習慣的消費者人均消費量達326杯/年。目前一、二線城市咖啡館佔比高達75%,三線及以下城市咖啡館僅佔四分之一。

國產咖啡正迎來快速增長,對應頭部品牌能吃到紅利。比如,瑞幸近日釋出的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其營收達到 32。99 億元,與上一年同期的 19。14 億元相比,漲幅高達 72。4%。其第二季度的月均交易客戶數量達到 2070 萬,一年的時間增長了68。6%。

值得注意的是,咖啡巨頭星巴克差不多同一時間段釋出了2022財年第三季度報告。星巴克季度總淨收入為81。50億美元,營業利潤為12。95億美元。其中,國際業務總淨收入為15。85億美元,

其一,餐飲新品創新遇到一定瓶頸,而行業規模增速放緩,相比之下“隔壁”的咖啡,正處於高速爆發期,而且沒有形成太多寡頭品牌,競爭格局未定,有其想象空間

。此前,鯨商已在《論星巴克在中國的“隕落”》一文中有過具體分析。

瑞幸從資料造假風波中爬起來,星巴克在中市場走向衰落,一定程度上也鼓舞了新茶飲入局咖啡。不過,新茶飲品牌跨行做咖啡,究竟是不是一門好生意?結合自身的優缺點,如何與咖啡品牌差異化競爭,仍是品牌需要思考的問題。

其二,網紅茶飲品牌已經獲得了本領域的江湖地位,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勢能,積累了一定的使用者資產,而大部分是年輕使用者

首先,在人群上。大力認為:“咖啡主要使用者是20歲到40歲之間的人,奶茶的主要使用者是15歲到25歲之間的人。但年輕人到35歲之後基本上不怎麼喝奶茶了,他們會發現喝咖啡更能緩解壓力。”

國內“高段位”喝咖啡的人,往往更關注咖啡原料、工藝、機器裝置的使用。不過這類人群並非主流。去年火爆的“果咖”,反而透露出市場的主流需求,就是貼閤中國本土年輕人的口味。

新茶飲品牌為了承接不同年齡段的使用者,確在口味上進行了創新。然而,像生打椰椰凍拿鐵、冰咖生椰牛油果等產品,並未在市場中“濺起浪花”,褒貶不一的同時,更無法與茶飲品牌的頭牌奶茶相媲美。

這主要是因為,消費者會對品牌有“刻板印象”與慣性思維。

資深的咖啡從業者,往往會把咖啡往精品咖啡、手衝咖啡上去做。所以消費者對精品咖啡店的印象很明晰。但消費者對新茶飲品牌的認知就是奶茶、果茶。從心理學上看,消費者有自己的“心理賬戶”,對品牌的心智模式大機率只有一種,很難有兩種及以上。

其次,在場景上。消費者會在社交、娛樂放鬆等時刻想喝奶茶。而想到奶茶的第一時間,就會考慮喜茶、奈雪的茶、茶百道等品牌。倘若茶飲品牌的選單中多了咖啡的選項,那麼消費者會抱著獵奇的心態嘗試。但消費者在辦公、聊業務等場景下,往往會選擇一杯咖啡。他們第一時刻想到的或許還是專門做咖啡的品牌。

所以,新茶飲品牌雖添加了咖啡選項,豐富了SKU,進一步增強消費者黏性。但由於品類重疊,如何差異化競爭,仍是一大難題。

最後,無論咖啡品牌還是新茶飲品牌,皆在產品、場景上,有彼此靠近的傾向。本文不涉及速溶咖啡的細分方向探討情況下,線下模式中,新茶飲品牌本身具備一定的優勢,比如較多的線下門店觸點和足夠的經營經驗。他們還透過數字化進一步降本增效,解決了店面標準化問題。

網紅品牌勢能已經形成的新茶飲品牌,在後續的咖啡事業經營中,如何平衡好使用者承接、使用者心智搭建、產品創新、場景差異等方面的問題,還需要更多的嘗試。新茶飲品牌要想把咖啡賽道的產品創新、運營策略、聯動打法等研究透徹,同樣還要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