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的太陽有點“懶”正午時刻總推遲

2月的太陽有點“懶”正午時刻總推遲

春寒料峭,中午曬會兒太陽是種享受。不過你注意到了嗎?2月的太陽有點“懶”:正午時刻總是推遲。這是為什麼呢?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科普主管王科超介紹,所謂正午,是太陽來到正南方的時刻。大家一般以為,每天12點太陽會執行到正南方向,此時正午到來。但其實並不是這樣。正午和12點之間常常存在時差,這與我們所用的時間系統有關。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古以來,人們根據太陽的週日運動來安排生產生活。這種以真實太陽視運動為依據確定的時間系統叫真太陽時。但是由於地球軌道偏心率和黃道赤道交角的影響,真太陽時是不均勻的,無法滿足現代人類對時間精確度的需求。為了得到一個更均勻的日常時間,人們假想太陽平均運動而得到了平太陽時。我們所熟知的格林尼治時間,又稱為格林尼治平太陽時。

平太陽時與真太陽時之間存在時差,這個差值區間在負14分鐘到正16分鐘之間,正午的時刻也因此相應提前或者延後了。事實上,一年之中時差為零的只有4天,一般發生在4月16日、6月13日、9月1日、12月25日附近。2月的時差保持在極小值附近,即負14分鐘左右。也就是說,最近是一年當中太陽推遲“值班”最久的一段時間。

隨著技術的發展,人們計時的依據已經不侷限於天文觀測。目前科學上採用更為精確的時間體系:原子時。原子時以原子內部發射的電磁振盪週期為基準,是一種較為恆定、均勻的時制。國際單位制的時間單位“秒”就是以原子時來定義的,是三大物理量的基本單位之一。

“現在人們日常所用的時間與原子時相比,每1至2年會有大約1秒的時差,透過提前或後撥1秒來進行調整。”王科超說。(王珏玢)

(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