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霍山:“石斛之鄉”太平畈生態發展之路

本文轉自:人民網-安徽頻道

9月8日,微雨。霍山縣太平畈鄉王家店村的霍山石斛種源保護基地,茂密的松林下,一叢叢、一簇簇霍山石斛沐浴在這場久違的小雨中,茁壯的莖幹晶瑩剔透,飽含漿汁,墨綠色的葉片掛著雨珠,一派生機盎然景象。

王家店村地處霍山縣西南山區,距縣城80餘公里,全村總面積19。37平方千米,下轄33個居民組,總人口953戶3216人。王家店村是霍山石斛的源產地、核心區,是省級“一村一品”專業示範村和省級石斛專業特色村。十年來,霍山石斛這株“中華仙草”從瀕臨滅絕到規模種植,現已成為當地群眾致富增收和鄉村振興的主導產業,也給王家店這個偏遠山村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瀕危物種到規模集聚

“霍山石斛有個不同尋常的習性,當氣溫達到30℃以上時,它們就會暫時停止生長進入夏眠,正常年份一般不超過20天。而今年氣候反常,高溫時段太長,一直到9月上旬氣溫降下來,霍山石斛才又甦醒過來。你看,它們的氣生根牢牢抓住岩石縫隙,正在貪婪地吸取水氣和養分。再過兩個月,又是新一年的採收季節了!”55歲的何祥林躬身觀察著這些“寵兒”,笑容裡滿是喜悅。

何祥林,霍山縣霍山石斛產業協會會長,其父就是被人稱為“大別山藥王”的長衝中藥材公司創始人何雲峙老先生。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何雲峙在這裡發現第一株霍山石斛原種後,便致力於這一稀有中藥物種的組培繁育,在安農大教授專家協助下,終於在1985年實現了試管石斛家種移栽。何祥林長年從事霍山石斛的種源保護和品牌打造,目前他也成了霍山石斛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在他這裡,還保留著50畝全縣唯一國家級霍山石斛原種保護基地。

霍山石斛是我國126個極小種群保護物種之一。霍山縣得天獨厚的溫溼氣候,為發展林下霍山石斛提供了天然寶地。太平畈鄉走生態發展之路,依託自然資源充分發展設施和林下種植,為保護、挽救和發展霍山石斛注入了強大的生命力。

“2012年,霍山石斛炮製工藝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3年‘何雲峙’牌石斛榮獲安徽省馳名商標。從那時起,我們開始大規模招商引資,霍山石斛進入了產業化發展軌道。截至目前,全縣霍山石斛種植面積已達15000多畝,可採收面積2270畝,可供應鮮品310。48噸。十年前已經瀕臨滅絕的霍山石斛,如今實現了從組培繁育到產業化產品深加工的跨越式發展。”霍山縣中藥產業發展中心主任潘明柱感慨地說。

據潘明柱介紹,霍山石斛的發展經歷了資源保護、扶持壯大和產業規劃三個階段。2009年10月,霍山縣政府專門出臺了關於加快霍山石斛產業發展的意見,極大地調動了全縣發展霍山石斛產業的積極性,霍山石斛從零星移植到集中栽培、從常規粗放栽培到大棚科學栽培、從設施栽培到林下野生種植、從封閉式獨戶發展到招商引資規模開發,實現了單一楓鬥加工到多產業鏈延伸的升級跨越。

2019年10月,安徽省食品安全地方標準(霍山石斛莖)釋出。2020年4月,霍山石斛正式收載於2020版《中國藥典》,標誌著霍山石斛食藥身份解決,一舉破除了產業發展瓶頸,為霍山石斛產品的質量控制、市場規範及深度開發等提供了法律保障,也為拓展霍山石斛產業新業態,實現產業聯動發展增加了新動能。

經過多年潛心招商,太平畈鄉現有天下澤雨、中國中藥、精工集團等十幾家大型企業入駐,從事石斛生產加工的企業、合作社513家,年產值15億元。曾經視為遠景目標的“十里長廊,萬畝石斛”夢想今天已經實現。石斛產業成為太平畈鄉現代農業的支柱產業,人民群眾實實在在享受到了產業發展、鄉村振興所帶來的實惠。

從背井離鄉到返鄉創業

“我們王家店村山高嶺大,交通不便,又山多地少,資源匱乏。過去,除了滿山賣不出錢的松樹雜木和一年不到2000元錢的茶葉收入,就只剩下出門打工這一條路了。”王家店村黨支部書記何志說。

“現在好了,招商引資來的大企業流轉村民山場和田地種植霍山石斛,把荒山野嶺變成了金山銀山。他們大量招收員工種植和加工石斛,也為本地村民提供了充裕的就業機會。石斛產業的欣欣向榮,更是吸引了許多背井離鄉的年輕人選擇返鄉創業,他們看到了家鄉的新希望,也找到了發家途徑,解開了致富密碼。”何志濃濃的鄉音裡滿含著對家鄉的希冀。

走進天下澤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楓鬥加工車間,60多名身穿橘黃色工作服的女工正在進行石斛烘乾後的分組挑選工作。

“霍山石斛採收後要經過工序挑雜、工序剪根到工序分級和工序復烘、產業包裝24道科學工序。這些就近招收的本地村民把自家的山場流轉給我們石斛企業,自己常年在這裡務工,一方面方便照顧家庭,另一方面也給家庭帶來可觀的收入,幫助他們穩定增收致富。”公司的生產負責人戚進寶介紹說。

太平畈鄉充分利用產業優勢,構建“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不斷盤活農戶手中沉睡的林業資源,激發群眾參與產業發展的動力。據統計,目前太平畈鄉累計流轉山場12000餘畝,流轉費用超600萬元/年,惠及900餘戶。增加勞務用工,促進村民就業,全鄉常年從事石斛生產加工、幼苗種植、除草採摘等工作的就有3000多人,臨時用工達20多萬人次。

“我們王家店村是遠近聞名的石斛村。大家看,在我身後就是霍山石斛最大的林下仿野生種植基地。”在王家店村天下澤雨霍山石斛種植基地裡,31歲的熊啟霞正在做著外景直播。

看到家鄉的石斛產業發展前景可觀,2017年,一直在外務工的熊啟霞與丈夫一起回老家王家店村發展,和同村3個小夥伴一起組成了天下澤雨霍山石斛股份有限公司的網路主播團隊。丈夫萬善龍在給這家企業做線下銷售,婆婆李桂英在石斛企業非遺車間裡製作楓鬥,一家有三口人從事石斛產業,年收入超30萬元。

“十年前,我們村的青壯勞力大部分都出門打工。現在可以說一年四季家家戶戶無閒人,老百姓80%以上都在從事石斛產業。霍山石斛給了我們創業的契機,政府和企業給了我們幹事的舞臺,我們也希望透過自己年輕的雙手,把家鄉的石斛事業辦得更紅火!”熊啟霞滿懷信心地說。

從窮困老區到“十億鄉鎮”

“十多年前,我剛回家鄉當村幹,那時候的王家店還是全縣最偏遠的窮山溝,下村入戶都是泥巴路,騎個摩托車都難走。2014年時,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99戶577人,2016年精準核查後,因病、因殘、因學致貧的貧困戶還有130戶334人。現在‘村村通’到‘組組通’,公路直接通到了家門口。全村人口全部脫貧,99%以上的農戶蓋起了樓房,年人均收入已超過2萬元。”40歲的何志,已經連任兩屆党支書,對王家店村這些年的變化深有感觸。

十年間,太平畈鄉緊抓發展機遇,堅持生態發展理念,先後獲得國家級農業產業建設示範強鎮、國家級霍山石斛專業示範鄉、國家級中國中藥石斛文化小鎮、安徽省霍山石斛特色小鎮、安徽省首批健康小鎮、安徽省第三批優秀旅遊鄉鎮等榮譽。2020、2021年連續兩年獲評“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十億元鎮”。

據統計,2012年,太平畈鄉總人口13440人,鄉農商行年存款餘額9594萬元。到2022年,該鄉戶籍人口14633人,農商行存款餘額47257萬元,人均存款3萬多元。

為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力打造生態宜居的石斛之鄉,太平畈鄉按照國家4A級景區標準規劃設計,打造太平畈鄉集鎮新區,按照“一河三橋、兩岸五區”的核心區空間佈局,規劃建設佔地約50畝的石斛文化商業街。全鄉人居環境得到“整容式”整體提升,美麗鄉村“美顏”全開,生態宜居的石斛之鄉越扮越“靚”。

“三產融合是霍山石斛的發展未來。我們將緊緊圍繞‘做大石斛產業,打造石斛之鄉,推動石斛之旅,帶動群眾致富’這一發展思路,盯準石斛產業、做好石斛文章。堅持綠色發展方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石斛+’的發展理念,全力打造霍山石斛太平養生谷,建設一個集生產加工、科普科教、鄉村旅遊、農業觀光、休閒度假、養生保健於一體,宜工宜農、宜商宜學、宜居宜遊的‘石斛之鄉、養生福地’。”太平畈鄉黨委書記崔世良自豪地說。

下午6時許,隨著廣場舞音樂的響起,結束了一天的勞作,換上了舞蹈盛裝的婦女們開始三三兩兩地向石斛文化廣場聚集而來。

“現在村裡的文化廣場每天晚上都有幾十人在這裡唱歌、跳舞,現在老百姓日子過好了,連精神面貌都大不一樣了!”58歲的張曉紅是名退休教師,每天晚上音樂一起,她就會準時和老姐妹們在寬闊的石斛文化廣場上翩翩起舞,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自信滿足的笑容,歡快的樂曲和輕盈的舞步把石斛之鄉的夜晚妝點得分外溫馨動人。(陳波、高俊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