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小時直播講述藝術傳承故事,濮存昕回憶自己首次登上人藝舞臺

昨天下午13點開始,以“為人民而歌 與時代同行”為主題的北京人藝建院70週年直播活動正式開啟。

6小時直播講述藝術傳承故事,濮存昕回憶自己首次登上人藝舞臺

《茶館》 資料圖 閻彤/北晚線上供圖

北京人藝國際戲劇中心的曹禺劇場裡,懸掛著金燦燦的“70”數字和紅底金字條幅,充滿了喜慶氣氛;鋪著紅地毯的舞臺上,擺上了桌椅,變成了直播間。特邀主持人白巖松請上了濮存昕、李光復、龔麗君、陳小藝、唐燁、馮遠征、吳剛、嶽秀清、楊立新等北京人藝藝術家,展開深度對談。直播持續了6小時,他們精彩生動、乾貨滿滿的分享,讓收看直播的觀眾感覺像是上了一堂豐富生動的藝術課。

第一個上臺的濮存昕,回想起自己首次登上人藝舞臺演《秦皇父子》時,激動地演完第一場嗓子就啞了。他至今記得當時躺在舞臺上等待開幕時,看著上面吊杆、燈具、繩索、房梁時的心情。在他心目中,劇場、作品和人才隊伍是劇院的“三寶”。今年69歲的濮存昕,惦記著為北京人藝站好最後一班崗,也暢想著等到人藝80週年的時候依然為它慶生。

13歲就考入北京人藝的“老青年”李光復,回憶自己1960年進劇院就像進了“大師班”:“我們每天都會跟焦菊隱、夏淳、歐陽山尊、曹禺這些大師在一起排戲,記得曹禺告訴我們,好戲不是劇場裡觀眾的爆笑,不是謝幕時熱烈的掌聲,而是走出劇院後的思索,思索社會,思索人生,思索命運。”李光復還特別回憶起北京人藝重視“深入生活”的傳統:“我淘過大糞,掌過鞋,賣過菜,種過地,挖過煤,當過大夫,跑過堂,烤過鴨子……不是簡單做過這些事情,而是去了解這個行業裡面的人,他們的價值觀念,他們的人物關係。就像我們人藝的一句話,人人是老師,處處是課堂。”雖然已經退休,但李光復對劇院十分“捨不得”:“我喜歡舞臺的味道,景片的味道,這就是家的味道,藝術的味道!”

白巖松還找到了吳剛當年手寫的對《北京人》中曾文清的角色分析,吳剛則帶來一直珍藏著的夏淳導演寄給他的明信片,上面寫著“多看書,藝不壓身,學問也不壓身。”既是同學也是夫妻的吳剛和嶽秀清夫婦,提到林連昆、夏淳等恩師的嚴格要求和諄諄教導無限感懷,他們說,一直將“先學做人,再學演戲”“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等作為自我要求的標準。他們表示,不僅自己要“活到老、學到老”,還要把多年心得傳授給人藝年輕一代。

北京人藝院長任鳴、黨委書記王文光和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研究所所長宋寶珍也從不同角度介紹了人藝的歷史文化和傳承精神,以及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對未來的期許和規劃。

流程編輯:u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