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山林裡的特殊較量:廣東探索防控野生動物危害的科學路徑

盛夏的韶關始興縣馬市鎮北山上,樹林蔭翳。幾名壯實的漢子,靜靜地在草叢中守候著。突然間,林濤、鳥鳴、風聲似乎都已靜止,幾乎可與成人比肩的茂密茅草中,一道灰黑色的身影突被繩套套住,在草縫中激烈掙扎。這是張獻文等5人組成的小組制服一頭巨大野豬的驚險場面。去年,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將廣東省列為開展防控野豬危害綜合試點的省份。同年11月,廣東省林業局印發《廣東省防控野豬危害綜合試點工作方案》,明確在韶關始興縣、深圳市、清遠英德市、清遠陽山縣、肇慶廣寧縣5個市縣開展防控野豬危害綜合試點工作,探索科學防控野生動物危害的有效路徑。據省自然資源廳透露,目前廣東透過籠捕法、繩捕法和圍欄誘捕法,共獵捕野豬147頭。根據紅外相機監測顯示,調控後野豬種群活動減少近30%,有些區域高達60%。其中,始興縣僅用51天完成省下達的70頭野豬獵捕任務,並形成全省首單野生動物致害補償保險賠付。

一場山林裡的特殊較量:廣東探索防控野生動物危害的科學路徑

生態資源日漸豐富 野豬開始頻繁出現

水鹿出沒林間,松鼠跳躍於樹冠,野豬驚奔於灌叢,就連中國神話中傳說的“四不像”中華鬣羚也現身了。作為廣東省山區縣首個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始興人的生活就是一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歷史。

“始興縣森林覆蓋率達77。77%,多年來活立木蓄積總量、森林覆蓋率幾項指標均居全省最前列。”始興縣林業局有關負責人認為,優良的自然環境孕育了豐富的生物資源。近年來,自覺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在當地已經深入人心,這是野生動物繁衍生息的根本保障。

“我家在湖南,我是山區走出來的孩子,但我在老家還真沒見過數量那麼多的野豬。”始興縣林業局自然保護股負責人說:“大約從2020年開始,野豬開始頻繁地出現在始興山區群眾的生活中。果園、菜地、稻田、筍竹林,但凡可以吃的作物,它們都禍害。”

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官網公佈的資料顯示,野豬具有“春拱種、夏毀苗、秋啃果”等致害特點。近年來,隨著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自然保護區及野生動植物保護等系列工程實施,野生動物棲息地生境質量持續改善,野豬等野生動物種群不斷增長、覓食等活動範圍擴大,導致致害事件日漸頻繁,已成為我國部分地區致害範圍最廣、造成損失最嚴重的野生動物。

一場山林裡的特殊較量:廣東探索防控野生動物危害的科學路徑

成為對山區群眾威脅最大的野獸

野豬有著強大的攻擊力。廣東是我國野豬的集中分佈區之一。在粵北山區,不少老者在聊起山中的野獸時,常語重心長地告誡孩子:“要小心一豬二熊三老虎”。出人意料的是,野豬對人類的威脅排在了第一。

從小就在重重大山中長大的張獻文如今是始興縣其中一支專業防控野豬危害小隊的隊長。在他的印象中,大山裡的人自古以來就在與野豬“交手”。近年來環境越來越好,野豬種群也迅速繁殖。“它們不僅在野外撒野,甚至還進入村民的祠堂或廚房進行破壞。”回憶起曾和一頭200多斤重的野豬“狹路相逢”時的情景,張獻文仍心有餘悸。“有些十多斤重的小野豬,就敢向人類發動攻擊。更何況重達200多斤的雄性野豬!”這頭野豬長約1。5米,又粗又大的鼻子下露出尖尖的獠牙,渾身粗毛像針一樣根根倒豎,它們一口可以咬斷水管或骨頭!被繩套套住後,暴怒的野豬咆哮著衝向防控小隊。經過一番搏鬥,張獻文和隊友終於成功制服了它。

張獻文說,和家豬不同,野豬自幼在山中撒野,練就了一身好體力。遇到緊急時刻,它們可以連續奔跑十多公里,不僅能上山還能下河。野豬會游泳,特別喜歡在泥潭中打滾玩耍,打完滾還喜歡在樹幹岩石等物上四處摩擦,直到身上形成一層厚厚的“盔甲”。野豬是一種十分聰明的動物。“它的鼻子十分靈敏。冬天在土裡的冬筍,鄉親們都很難發現,但它們一拱一個準。我們種在土裡的紅薯、芋頭、花生,就這樣被野豬拱出來吃掉。”

為了防治野豬危害,始興建立了野豬致害臺賬,及時收叢集眾、鄉鎮上報的野豬致害資訊,透過分析這些資訊,掌握野豬在不同季節的活動範圍、活動時間、活動規律等。為進一步摸清野豬的分佈情況,該縣在野豬活動頻繁的5個鄉鎮佈設了紅外相機、影片監控等裝置,加強對野豬種群的監測。

當地還制定了《始興縣開展防控野豬危害綜合試點工作方案》和《始興縣防控野豬危害工作應急預案》,並將防控野豬危害工作納入林長的責任範圍,構建起“縣-鎮-村-組”四級林長共同參與,社會各界積極配合的防控野豬危害體系。

科技上陣 大打“心理戰”

目前,經過嚴格的依法報批和稽核,始興縣分割槽域組建了3支15人的專業防控野豬危害隊伍,併為每名隊員購買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隊員集中培訓後分片負責,在野豬危害嚴重的區域指導村民。“如充分利用山邊的水渠設定阻隔設施、編織紅繩作圍擋、借用獵犬當守護、以捕代防等方式開展防控野豬危害工作。”

專業防控野豬危害的人員如何選擇?有關部門在當地挑選事業有成或是有豐富獵捕經驗和一定經濟基礎且對獵捕野豬有興趣愛好的人員擔任。為何作此考量,主要是更有利於獵捕工作推動。“比如始興現有的獵捕隊長中有2人是企業小老闆,1人是在保護區長期從事野生動物養殖的專業人員。”

在張獻文的眼中,這是“為民除害”的行為。“鄉親們一年辛苦到頭就盼著地裡的收成,不能讓野豬糟蹋了!”目前比較成功的防治方式是圍捕,“我們事先摸排好野豬近期活動頻繁的區域,在四周先布套,然後放獵狗群進入區域去驅趕,迫使野豬外逃。”其次是食物誘捕。即在野豬經過的道路布套,並埋入玉米等食物。此外還包括自制野豬防控裝置(傳統套)等,均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最多的時候,圍捕單次捕獲過野豬4頭。”

高科技“武器”也嶄露頭角。始興正與一家科技公司合作,在部分野豬頻繁出沒的地區安裝裝置,在防控區域識別野豬入侵後啟動驅趕場景,播放特殊聲音,與野豬大打“心理戰”。

全環節嚴格監管

據瞭解,獵捕隊伍組建後,所有隊員均簽訂了承諾書和責任書,並實行出勤收工日報告制度。對所獵捕的野豬,實行“一豬一檔”,獵捕人員、處置人員、見證人分別簽名確認。行動中所獲得的野豬依法依規處理,用於非洲豬瘟主動預警取樣、華南虎野化訓練等。上級下達的獵捕目標完成後,各獵捕隊員將立即停止獵捕並將之前發放的獵捕工具交回,統一封存處理,對遺失或損壞的工具做好登記管理工作。

據統計,自正式啟動獵捕工作以來,始興採用多種獵捕方式,成效明顯,僅用51天完成了省下達的70頭野豬獵捕任務。

文/卜瑜 賴金豔 何詩穎

編輯/倪家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