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離離暑雲散 嫋嫋涼風起

北京晚報·五色土 | 作者 宗春啟

進入秋天的第二個節氣是處暑。處暑,是“暑熱消退”的意思,讀音為“楚蜀”。今年的處暑節氣在農曆七月廿六,廿七出伏,意味著三伏天的結束。

數伏,以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起為頭伏,十日為一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三伏,不一定是三十天,有的年份中伏為二十天。因為伏天什麼時候結束,要由節氣管著;節氣在農曆的時間是不固定的,暑氣的消退必在立秋節氣之後,所以,立秋之後還有一伏。所謂伏,是陰氣藏匿的意思。古人認為,夏至陰氣始生。但此時陽氣尚旺,陰氣還不能抬頭,只能潛伏起來。

處暑之後,陰氣漸漸抬頭,早晚涼風習習,晝夜溫差加大,氣溫逐漸走低。唐朝詩人白居易有詩吟早秋道:“離離暑雲散,嫋嫋涼風起。”

處暑:離離暑雲散 嫋嫋涼風起

景山公園遠眺

“是月也,農乃升谷。天子嘗新以薦寢廟”——這個月,古人要用新收的穀物祭奠祖先;天子“命百官始收斂,完堤防、謹壅塞,以備水潦;修宮室,坿牆垣、補城郭”。

古代建築多為土築,雨季時需要修補。北京城的前身元大都的城牆就是夯土築成的。夯土牆怕水,雨季之前,要給城牆披上蘆葦的“蓑衣”。遇上大雨,“蘆葦蓑衣”也難保土城不壞。《元史·世祖紀》:至元二十八年(1291)秋七月己未(廿四),“雨壞都城,發兵二萬人築之”。直到明朝嘉靖以後,北京城的城牆內外兩面才全部砌上了磚。

“完堤防以備水潦”是個重要的經驗總結。歷史上,有多個年份在此時發生洪水。康熙七年(1668)七月初十,渾河水溢,沖決盧溝橋岸直入北京城,午門崩塌了一角。雍正五年(1727)中元節前十餘天降雨不止,京城大量房屋損毀,直隸二十四州縣受災,朝廷發帑銀給八旗兵丁修房、救濟災民。大雨過後,雍正命各省建龍王廟。

光緒廿四年(1898)伏秋後,陰雨連綿,直隸宛平四十州縣被水淹。1985年8月20日,北京城區及海淀、石景山、懷柔、房山降暴雨至大暴雨,西城區6處人防工事塌陷,海淀區30戶人家被水包圍(據《中國氣象災害大典·北京卷》)。

天有不測風雲,防汛這根弦暫時還不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