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與財富神話仍在繼續:Adobe 200億美元收購Figma

01

近日,Adobe宣佈,已與初創公司Figma簽署最終的收購協議,將以約200億美元的現金和股票收購Figma,後者是一家開發「線上設計協作工具」的初創企業。

創新與財富神話仍在繼續:Adobe 200億美元收購Figma

Adobe在一份宣告中稱:「Adobe的使命是透過數字體驗改變世界。Figma的使命是幫助團隊進行視覺化協作,並讓所有人都可以接入設計。Adobe與Figma的整合,將重新構想創造力和生產力的未來,加速Web的創造力,推進產品設計,並激發全球創作者、設計師和開發人員社群。合併後的新公司將為客戶、股東和行業創造更大價值。」

02

聽到這則訊息,第一反應是,在經濟萎縮、壁壘重重的全球格局中,太平洋的那邊仍然有「創新與財富神話」的故事在發生。

在中國,與創新相伴的一撥又一撥的經濟浪潮似乎隨著「共享經濟」的沒落而消失殆盡了。不僅網際網路領域,連帶整個經濟世界的投資、創新、社會流動性都趨於靜止狀態。

曾經與美國並駕齊驅的獨角獸企業數量發生斷崖式下跌,沒有橫空出世的創新企業,沒有此起彼伏的IPO,沒有新的傳奇人物出現,再也聽不到企業家精神的呼聲。

只有瑞幸咖啡這種雄心勃勃的茶飲連鎖店在宣告「創新」的意義已經式微,剩下的無非是鐮刀和韭菜的摺子戲,以及「核酸盛世」中奇怪的招商廣告。

03

Figma只是一家初創企業,居然獲得如此高回報的溢價,驚人的操作背後,是對知識與創造力導致的市場格局變化的敏銳捕捉與積極迴應。

Adobe是全球圖片處理領域的巨無霸企業,在市場佔有率上有無可撼動的地位。但是,它仍然面臨創新的威脅,並不斷收購潛在的競爭對手:

2005年4月18日,Adobe以3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原先最大的競爭對手Macromedia公司,這一收購極大豐富了Adobe的產品線,提高了其在多媒體和網路出版業的能力。

2016年12月,Adobe 宣佈完成對TubeMogul的收購。

2018年5月23日,Adobe Systems斥資16。8億美元收購CMS Magento。

2018年9月,Adobe宣佈將以47。5億美元收購市場營銷軟體開發商Marketo,深入B2B營銷領域。

Adobe簡直是一家圖片處理領域的超級托拉斯,對使用者具備予取予求的壟斷地位。沒有設計師可以完全避開這家企業的產品。

04

新近收購的Figma 在網上被譽為下一代設計神器,是一個基於瀏覽器的協作式UI(使用者介面)設計工具,從推出至今越來越受到UI設計師的青睞,有很多的設計團隊投入了Figma 的懷抱。

Figma 是由 Dylan Field 和 Evan Wallace 於 2012 年在布朗大學攻讀計算機科學專業時,開始研究的圖形編輯軟體,最初的目標是讓「任何人都能夠透過在瀏覽器中建立免費、簡單、有創意的工具來發揮創意」。

2022年2月報道,Figma完成2億美元E輪融資,同時其使用者發生了質的飛躍,微軟公司內部設計人員、開發者、資料科學家、銷售員的主力軟體悄然發生變化,上萬人已經改用Figma。

其良好的使用者體驗源於產品的種種優點。設計檔案儲存在雲端,且是分散式儲存,無需同步,在任何電腦上都可以訪問,沒有傳統檔案的概念(不用來回傳檔案),設計稿永遠是最新的。

此外直接的線上協作讓不同使用者能同時處理一個檔案,可以一起檢視檔案而無需共享螢幕,且任何人都可以對設計稿評論,帶來協作和修正的高效結果。而且介面簡單,容易上手,各種功能、強大的組建讓設計師愛不釋手。

在此形勢下,Adobe坐不住了,採取了其自身史上最高價的收購行動。

05

200億美元!又是退學創業的青年!這次收購,在設計圈簡直炸了鍋。我來亮三點:

左一點:Figma被Adobe收購,一下子就炸出了好多不喜歡、討厭、厭惡,甚至憎恨Adobe的人。

世人苦Adobe久矣!

總結了一下大家的留言,討厭Adobe的原因有:1、軟體大;2、貴;3、捆綁銷售導致的問題;4、軟體效能不佳、不好用;5、軟體之間操作習慣不一致。

這麼說吧,1、2、3、4都是壟斷導致的。沒錯,壟斷!任何行業產生了巨無霸的壟斷企業,對使用者都意味著或多或少的災難。完全可以預計Figma被收購後,捆綁銷售導致的問題會嚴重惡化。從Adobe的股價也能看出,大家對Adobe的討厭的情緒,又加重了……

我自己對Adobe最直觀的感受就是,Creative Cloud 控制檯軟體就是個戲精,她總想騷擾我。

創新與財富神話仍在繼續:Adobe 200億美元收購Figma

右一點:Figma 創始人Dylan 是 1992 年的,2012 年大學退學開始創業。

今年他才 30 歲,就已經做出這麼成功的產品,並且能賣出 200 億的價格,真的十分優秀。

創新與財富神話仍在繼續:Adobe 200億美元收購Figma

這背後仍然是美國社會文化對創新和自由追求個體成功的鼓勵和激發機制在起作用。寬容的社會氛圍,對知識和個體權益的尊重,一代又一代創新和財富傳奇讓很多人尋找著夢想和機遇,總有人會脫穎而出。這帶來的是社會總財富的增長,新的就業,更好的服務和使用者體驗。

下一點:這起收購案有點類似10年前Facebook收購Instagram,也就是Dylan退學開始創業的那一年。

不同的是,這個小夥子還是足夠有自信,有戰鬥力,走到現在才賣,而且估值是200億美元啊,是他們今年收入(2022年營收只有4億美元)的40多倍,這個價格不算招安價了,算結盟價。

資本的這種高估值的兼併收購,從創業生態的角度看,必須是一種鼓勵創新。事實上,美國大部分的軟體企業都是併購退出,真正上市的是極少數。

最後,我就想問一句,中國的創業者還有這樣的機會嗎?你覺得誰可能有機會?留言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