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中原 看三秋丨花生育種的進階之路——秋收一線的農業現代化系列觀察之一

□本報記者 劉曉陽

前幾天,豐收的喜訊從浚縣善堂鎮王禮村傳出,省農科院組織專家對高油酸花生新品種“豫花93號”萬畝示範方進行實地測產,畝產達455公斤。

不僅在豫北浚縣,在豫南、豫東花生主產區,雖遭遇高溫乾旱天氣,但高油酸花生品種結合精準調控技術,均創造了畝產450公斤以上的高產典型。

花生是我省第一大油料作物,種植面積和總產均居全國第一。2022年中央一號檔案提出,要大力實施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作為我省油料界的“扛把子”,近年來花生產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得到明顯提升,尤其是高油酸花生產業化發展迅猛。

專家介紹,花生脂肪組成中油酸含量超過75%或油酸亞油酸比值超過9的花生品種為高油酸花生。高油酸花生有較強的抗氧化性,耐儲藏,貨架期較長。同時,高油酸花生油的品質、營養價值與高階橄欖油相當,且價格適中,更適合烹炒。因此,高油酸花生深受花生加工企業以及消費者的歡迎。

隨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市場端和科研端相互賦能、相互支撐,在市場需求的驅動下,高油酸花生種植面積不斷增加。同時,高油酸花生育種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滿足了市場多元需求,提高了種植效益,又進一步調動了花生種植戶的積極性。

據統計,我省高油酸花生種植面積從2017年的144萬畝增至2021年的681萬畝,增長迅猛。

在高油酸花生推廣過程中,由中國工程院院士、省農科院院長張新友領銜育成的高油酸花生“豫花37號”,是我國第一個透過審定的珍珠豆型高油酸花生品種,具有早熟、豐產性好、品質優良、抗病性強、口感細膩等特點,已成為全國種植面積最大的高油酸花生品種。

同時,省農科院花生團隊還先後培育出“豫花65號”“豫花93號”等一批耐芽苗期低溫的高油酸高產花生品種,破解了高油酸花生產量不高的發展瓶頸。如今,大多數推廣的高油酸花生品種產量已與普通花生相當,甚至高於普通花生產量。

隨著社會的發展,消費者不僅要吃得飽,還要吃得好、吃得健康。單一功能的花生品種已無法滿足市場需求,更多功能不同的專用型花生品種呼之欲出。為此,不少花生育種工作者瞄準“高油酸+”,致力於在高油酸基礎上,培育兼具高產、高油、高糖、高蛋白等特性的優質專用花生品種。

今年8月,河南省“優質專用花生新品種培育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專案中期監理及新品種展示會在開封召開。該專案已成功創制、篩選出優質高油酸、高含糖量且抗不同病害的種質資源10餘份,培育出高油酸高含糖量、高油酸高油、高油酸高產等5個新品種。

據悉,兼具高油酸高油特性的花生新品種“豫花76號”已在社旗、方城等地示範推廣,而兼具高油酸高糖特性的花生新品種正準備進行登記,明年有望小範圍示範生產。

把選育優質專用高油酸花生品種作為主要育種目標的同時,育種專家還在追求花生品種的抗性和農機農藝融合。

近年來,花生主產區受氣候變化、連作、秸稈還田等因素影響,花生根莖腐病、青枯病、果腐病、白絹病等土傳病害頻發,對花生生產造成較大損失。

“選育出抗性品種是治療白絹病等病害最有效的辦法。”省花生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種研究院研究員董文召表示,防治花生病害,不但要使用大量農藥,危及花生的質量安全,且效果差,同時,農藥用多了,也會增加生產成本。

但是現有花生品種中,缺乏抗白絹病、果腐病等的材料,育種專家需要透過對病害進行研究,建立抗病鑑定技術,篩選和創制種質,因此,選育出抗病品種還要有一個較漫長的過程。

目前,我省花生生產機械化程度已達80%以上,但機械化效率和精準度仍有待提高。加強農機農藝的融合研究,降低花生機械收穫的落果率、破碎率,使育成品種更適合機械化脫殼,提高花生種子加工的機械化水平,也顯得更為迫切。

花生育種的進階之路要與市場需求緊密結合。“高油酸花生品種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花生全程機械化保障規模化生產和種植效益,解決花生抗病問題以穩面積、保產量,從育種角度來說,三者齊頭並進,才能從根本上推動花生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董文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