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體:王珊珊曾踢過中衛,她的速度起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東體:王珊珊曾踢過中衛,她的速度起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虎撲02月07日訊 北京時間2月6日,本屆女足亞洲盃落下帷幕。中國女足贏得了最終的冠軍,隊長王珊珊被評選為賽事MVP。《東方體育日報》撰文分析了半決賽開始女足主帥水慶霞將王珊珊放在中衛上的這一佈置。

半決賽的“中日之戰”,王珊珊被評為全場最佳,當之無愧。賽前一小時,當中國女足的首發名單公佈後,恐怕連日本隊都感到意外:此前三場比賽中進球最多的兩名球員,王霜與王珊珊,一個因傷進入替補席,一個改踢中後衛。

大多數人都對這樣的排兵佈陣感到意外,但水慶霞對於這支球隊的瞭解遠比一般人透徹。

事實上,王珊珊踢中後衛這一招,並不是水慶霞第一次用了。

早在去年9月進行的陝西全運會中,中國女足以聯合隊的名義參賽,那是水慶霞第一次掛帥女足國家隊。當時,她就讓王珊珊改打中後衛,給出的理由是:“王珊珊有過踢中後衛的經歷。”

其實,前鋒改踢中後衛這件事,在女足運動員中十分多見。僅以水慶霞挑選的亞洲盃23人大名單為例,入選的後場球員中有婁佳慧、高晨、馬君等人,在職業生涯的初期都是踢前鋒的,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位置逐漸後移。

再以女超聯賽為例,武漢女足作為聯賽冠軍,也有過讓外援改踢中後衛的時候。在武漢女足對陣上海女足的比賽中,在射手榜上排名第一的外援塔比莎就突然從前鋒線退至後防線,專門負責看守上海女足外援芭芭拉·班達,並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老將改踢後衛,優勢在於經驗豐富,即使是客串一些位置,也能用準確的判斷力來彌補身體素質方面的缺失。而王珊珊改踢中後衛,優勢多了一項:速度。

如今王珊珊已經32歲,但是速度是她在進攻端的武器之一。這個優勢用在防守上,結合她作為老將的經驗,確實起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中日之戰,正統中後衛李佳悅沒能上場,很多人擔心王珊珊和王曉雪的配合是否默契。事實證明,王珊珊的出現打了日本隊措手不及,她用迅捷的跑位多次完成關鍵搶斷,讓日本隊損失了不少有威脅的進攻。從排兵佈陣的角度看,水慶霞作為主教練,真正做到了“人盡其用”。

90分鐘內戰平後,日本女足在加時賽中利用前場任意球的機會取得領先。但她們輸就輸在,不應該讓中國女足也獲得任意球的機會。水慶霞換上進攻球員發起最後的猛攻,而王珊珊也因為任意球的出現來到了對方禁區內,完成了全場比賽的第一次進攻,並收穫了進球。

這就是王珊珊的威力,她不需要控球,但是具備一擊致命的能力。在過去的一些比賽中,王珊珊大多數時間都是一個無球運動員。在球隊向前進攻時,多由王霜在中路主導,分至邊路則有張馨帶球,王珊珊只需要集中精力做一件事:跑位、搶點。本屆亞洲盃上,王珊珊的進球大多都是這麼完成的:她總是能在禁區內接到隊友的傳中,並利用腳下優勢完成破門。

點球大戰中,王珊珊作為第五順位出場,親手將中國女足送入決賽,為這場比賽畫上了完美的句號。憑藉攻防兩端的全能表現,王珊珊無疑是中國女足在本屆亞洲盃中表現最為閃耀的球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