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幾千年廝殺,為何只有清朝徹底解決遊牧民族侵擾的問題?

我可以相對負責任地說,能夠永久解決蒙古變換的只有兩個朝代,一個是清朝,一個是元朝。

歷經幾千年廝殺,為何只有清朝徹底解決遊牧民族侵擾的問題?

但如果熟讀歷史,你就會驚奇地發現只有清政府做到了最獨一無二,只有清政府在維繫自己主權的同時還保證了蒙古族的權益,同時正式控制了蒙古。

第1點,清政府的高階統治。

在最開始的時候,清政府他的主要勢力在東三省地區。

而當時的蒙古勢力主要在漠北地區,因為本身就和明政府之間老死不相往來,兩個敵對的政權經常是今天你打我一拳,明天我打你一拳。

在這種情況之下,蒙古方面的勢力就希望能夠得到其他勢力的幫助,而這個時候其他勢力當中有一支勢力突然崛起了,那就是努爾哈赤的勢力,也就是滿清勢力。

在努爾哈赤活著的時候就經常和蒙古各個部落的勢力之間眉目傳情,雙方之間今天你上我這邊來吃頓飯,明天我去你那邊吃頓飯,你們那邊結婚我還隨個禮,相互之間就慢慢的成為了好朋友。

那個時候朋友好到什麼程度呢?就差一點點尤里努爾哈赤成為了蒙古部落,這可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

但當時蒙古各部落之間內部也有矛盾,其中有一個刺頭蹦出來了,雖然他的實力不大,但是他對外宣稱自己是成吉思汗的直系黃金後裔。

因為這邊的直系黃金勢力直接影響到了努爾哈赤。

所以努爾哈赤那邊忍無可忍,趁著大明朝當時對內鎮壓著,數不清的叛亂,又有著各種各樣的經濟危機。

直接帶領著自己的部隊,把蒙古部落當中一些挑刺的人劈頭蓋臉就是一頓,揍完之後該拉攏的拉攏。

這個時候蒙古的各個部落但凡是還有點影響力的,基本上都還是走在一起了,雙方之間那叫一個黏糊。

歷經幾千年廝殺,為何只有清朝徹底解決遊牧民族侵擾的問題?

再後來努爾哈赤死了,皇太極的勢力越來越大,然後皇太極又使了一個花招,他分化了蒙古各部落的勢力,甚至讓蒙古那邊必須得出一部分人幫助自己去消滅蒙古部落裡面的刺頭。

這一來二去雙方之間的利益關係繫結得更加緊密了,蒙古各個地方的勢力為了能夠生存下去,最起碼能夠活下去,不得以只能向皇太極低頭。

而皇太極這個時候已經成為了滿清和蒙古各部落當中的實質意義上的首領,當然也會有一些人不聽皇太極的,但無所謂,只要大趨勢在這,皇太極有信心,接下來挨個收拾。

直到後來皇太極又打了幾次硬仗,然後直接將延續400多年的蒙古帝國給乾沒了,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開始,漠南地區的蒙古一共有的將近10來個20來個的封建主,也就是各蒙古部落一同擁立皇太極,讓皇太極成為了蒙古大汗。

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蒙古內部已經沒有了所謂的蒙古大汗,就算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子孫後代也不頂事。

這個時候只有一個人是蒙古大漢,那個人就是皇太極,也就是清政府這邊的首要領導人物。

而皇太極這邊覺得自己的勢力也慢慢地發展得差不多了,於是在第2年的時候,也就是皇太極成為蒙古大汗的第2年,同時皇太極就統領了整個清政府的所有勢力,成立了大清帝國。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清帝國和明帝國之間展開了帝國與帝國之間的戰爭,也就是滅國戰爭。

大家都知道這一場戰爭清政府那邊打得比較順暢,順暢到什麼程度呢?

打來打去就最終發現原來明帝國如此的腐朽不堪,輕輕一推就推倒了,可謂是越打越激動,越打越開心。

歷經幾千年廝殺,為何只有清朝徹底解決遊牧民族侵擾的問題?

此時大清已經統一天下了,那麼蒙古各部落之間應該怎麼控制此時的清政府,其實是沒有任何可借鑑的經驗教訓的。

因為在清政府的思維認知當中,如果把所有的蒙古勢力全部都屠殺乾淨,根本屠殺不了,而且當地的地理位置人文環境也比較複雜,所以大清帝國想到了另外一種方式,那就是加官進爵。

大清皇帝是這麼想的,你們蒙古部落那邊不是有女人嗎?挑幾個優質的過來成為我大清皇帝的媳婦,然後我這邊呢,把我的一些子女也給你們,讓他們成為你們蒙古各部落之間的首領的媳婦。

這樣一來二去就形成了滿蒙聯姻,也就是滿清勢力和蒙古部落之間形成了一種密切的利益關聯,在這過程當中最為有名的就是孝莊太后,孝莊太后是哪一個部落的呢?是科爾沁部落

準確地說大清帝國的前面三個皇后全都是科爾沁部落的,為什麼呢?為什麼大清帝國的皇帝他們不找自己這邊的人當皇后,非要找蒙古部落的人當皇后呢?

就是為了所謂的滿蒙聯姻,而滿蒙聯姻實質意義上講就一句話,我給蒙古部落最大的利潤,他們給我最大的中心,咱們相互之間是好朋友,我不惹你們你們不惹我,但是你們必須得聽我的話,要不然的話你們沒飯吃。

在最開始的時候,大清帝國對於蒙古部落之間的各種實力都是碾壓等級的。

而且當年清帝國也實在瞧不起蒙古各部落,所以名義上雖然說是聯姻,而且給足了面子,但也就那麼回事,該給的利潤給一點就行了。

但是後期大家也都知道蒙古部落當中有自己的專屬特種部隊,而大清帝國也有自己的八旗子弟兵,但是八旗子弟兵後面直接就沒落了,或者直接就頹廢了。

以至於八旗子弟兵的行軍戰鬥能力越來越低越來越低,低得都不像樣子了,以至於在第2次鴉片戰爭的過程當中,依託的主要中間力量並不是滿清的八旗子弟兵,相反的是蒙古科爾沁那邊的部隊。

歷經幾千年廝殺,為何只有清朝徹底解決遊牧民族侵擾的問題?

第2點,其他政府的統治。

其實相對而言,清政府之所以能夠順利控制蒙古各部落主要原因在於清政府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

在清政府最開始統治的時間階段裡面,就進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或者一系列的方式方法的研究,之前研究當中就已經把蒙古各部落控制了。

只不過在建國之後又給蒙古各部落予以更高等級的權利,甚至實現了滿蒙聯姻,以此來牢牢地把蒙古各部落控制到手。

但是我們中觀其行是什麼呢?是蒙古部落問你今天你服不服?蒙古部落那邊肯定不服氣,然後明政府揍人家一頓,第2天繼續問人家服不服,如果不服那就接著打。

以至於大明王朝的朱棣他一生多次征戰,每一次都是打蒙古部落,勞民傷財不說實質效果也就那麼回事。

因為蒙古部落不是說他們人心壞了,而是自然環境要求,蒙古部落必須是遊牧民族。

遊牧民族必須在馬背上打天下,在馬背上打天下就必須去透過燒殺搶掠,這是一個地理環境,地理位置決定了一個民族優劣。

所以在近兩三百年的時間裡面,蒙古部落和大明帝國之間的矛盾重重,雙方之間經常是你打我一下,我打你一下,誰都看誰不順眼。

同樣的道理,秦朝的時候漢朝的時候也是這個樣子,尤其是漢武帝時期,那就一直是摁著匈奴打,可是打完匈奴之後過了沒一段時間,匈奴沒有反過來。

按照大漢帝國的相當於是在任何一個時間階段裡面,我們永遠和漠北的敵人老死不相往來。

歷經幾千年廝殺,為何只有清朝徹底解決遊牧民族侵擾的問題?

直到大清帝國的時候,雙方之間都做出了巨大妥協和巨大讓步,竟然發現原來還可以有這樣一種互相交融的玩法。

但不得不說清政府其實已經放棄了自己手中的巨大權力或者巨大利益,以此來拉攏蒙古各部落。

而在拉攏蒙古各部落的過程當中,又發生了諸多詭異的事情。

其實這些事情總結出來的一點就是蒙古各部落之間有些飄,不希望大清帝國對於他們有直接控制。

而大清帝國這邊認為自己已經付出足夠多了,所以必須要死死地控制蒙古各部落。

雙方之間有矛盾或者本質上的利益衝突,而這些矛盾和利益衝突又會導致兩個國家兩個帝國或者一個部落對另外一個國家,雙方之間的各種矛盾。

好在大清帝國在前期的時候一直處在強勢狀態和地位。形成了這種習慣,以及利益關係鏈。

所以總體來看,清政府對抗蒙古各部落,無非就是透過聯姻的方式,讓雙方之間都互相有子孫,都有子孫後代了,那你也不好意思打起來了,都是自己人,然後透過武力征服,然後再就是不斷的挑撥離間。

今天你跟他好了,不好意思不行,明天你跟他有仇了,然後清政府在一旁看熱鬧,吃瓜子喝茶葉。

當然這有一個前提就是蒙古部落本身人比較少,如果蒙古部落是一個龐然大物,人口密度極大的話,清政府也無論如何也滿足不了蒙古各部落之間的利益關係。

歷經幾千年廝殺,為何只有清朝徹底解決遊牧民族侵擾的問題?

小夥伴們,你們如何看待清政府處理蒙古部落問題時的一些策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