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非”高校也有寶藏專業 “逆向考研”同樣正向成長

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定於12月24日開始,相比2021年的377萬人、2022年的457萬人報考,2023年考研報名人數再創歷史新高,新東方大學事業部考研專案總監李琳曾預測,2023年考研全國報名人數或將超過520萬人。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逆向考研”成為新的熱門詞彙,頻頻出現於公眾視線之中。

“雙非”高校也有寶藏專業 “逆向考研”同樣正向成長

(2023年考研進入倒計時,江蘇某院校學生正在備考)

學歷提升與專業為王

成為“逆向考研”的推動力

所謂“逆向考研”,是指一些本科畢業於“雙一流”高校的學生,把報考目標投向非“雙一流”的普通院校。換句話說,考生在選擇報考院校時會選擇一些不如自己本科的學校讀研。

在一個更符合公眾期待的敘事語境中,考研應該是“正向的”“向上的”,選擇的院校綜合實力要“大於等於”本科學校的。儘管當下仍然有很多考生選擇“正向”考研,但已經有很大部分的考生開始了“向下”逆向拓展。

“逆向考研”的背後是考研競爭激烈,以較熱門的新聞與傳播專碩為例,該專業2022年複試A類國家線367分,較上年上漲12分。基於國家線,各院校新傳專碩考生初試成績必須達到400分以上才有進面試的希望,而新傳專碩滿分500分,如此激烈的競爭壓力不言而喻。

“雙非”高校也有寶藏專業 “逆向考研”同樣正向成長

(2021年12月,長沙一考研學子路燈下讀書備考)

考研一年一次,並不是所有考生都能一次“上岸”名校或熱門專業,因而降低考研成本、提高考研成功率的選擇自然就是報考普通院校研究生。此外,部分“雙一流”考生因高分“落榜”而調劑到“雙非”高校,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逆向考研”比例。

而從高校辦學的角度看,一流大學不代表所有學科和專業都是一流,同樣,一些綜合排名不高的大學卻在某一學科或專業上實力卓群。

按照目前我國高校發展情況、學科實力,並非“雙一流”高校所有學科、每個專業的師資力量都很強大。相反,不少“雙非”高校擁有A類學科甚至是A+學科,師資力量雄厚,社會資源豐富,在行業內具有非常好的專業口碑,畢業生在就業市場深受歡迎。因此,“雙非”高校的強勢專業很容易受到“逆向”青睞。

“雙非”高校也有寶藏專業 “逆向考研”同樣正向成長

(備戰2023年考研,合肥某高校校內自習室一座難求)

“逆向考研”破除“唯名校論”

促使教育理念和行為方式革新

“逆向考研”說法的出現,也是基於人們認為高校之間存在級別差距的認識。只看學歷是否為“雙一流”建設高校而對一所高校全盤肯定或全盤否定,是不科學的,而對個體學歷身份的歧視更是一種應被滌清的陳舊觀念。

“逆向考研”的出現為破除“唯名校論”開了個好頭。“雙一流”本來就不是學校的身份標籤,有的普通院校的學科、專業、辦學質量並不比“雙一流”高校差,甚至更具特色,就業前景更好。

所有高校平等競爭,破除唯學歷、唯名校論,是教育改革的指向之一。今年2月,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公佈,名單不再區分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雙非”高校也有寶藏專業 “逆向考研”同樣正向成長

(2023年考研進入倒計時,江蘇某院校學生正在備考)

部分名校生克服世俗評價以及種種壓力,根據自身實際選擇報考非“雙一流”高校研究生,向社會傳遞了積極的意義和新的導向。學生多樣化的考研選擇,反作用於高校人才培養競爭,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教育理念和行為方式進行革新。

正向衝刺亦或逆向追求

只要理性選擇就值得尊重

“逆向考研”,在某種程度上是從“挑學校”到“挑學科”的觀念轉變。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認為,理性的考研本就不應該以追逐學歷為首要目標。如今,很多“雙非”高校都在走“專而特、專而精、專而優”的路線,跟名校的同類學科相比更具競爭力。

“逆向考研”現象是在我國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研究生教育規模不斷擴大的情況下必然出現的一種選擇。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選擇“雙非”高校報考研究生,客觀上分離了就讀學校與個人能力之間的關聯,破除了唯名校論。對於已有“雙一流”身份的高校,相當於多了一次對學生進行選擇的機會,顯然對學校的品質提升和增加流動性更有利。

“雙非”高校也有寶藏專業 “逆向考研”同樣正向成長

(2022年研究生招生考試第二日,考生在考場外複習)

“逆向考研”情形各有不同。有人是主動選擇“逆向考研”,看重“雙非”高校的強專業或是地理位置。有人是無奈選擇“逆向考研”,在考不上“雙一流”高校的情況下,選擇“主動降級”以實現深造求學的願望;還有人則是被迫選擇“逆向考研”,即調劑到“雙非”高校。

無論是哪種情形的“逆向考研”,都屬於務實、理性的選擇。在考研這個“十字路口”,無論考生是選擇“圓夢名校”的主流考研,還是選擇逆向追求,背後的實質都是“正向奔赴”,只要發揮自己的優勢,做出滿足自身期待的選擇,對未來有更清晰的認知,都在通往正向的人生。

(大眾網·海報新聞編輯 姜凱寧 綜合光明日報、中國經濟網、澎湃新聞、海報新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