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巖教練:下肢力量也重要,落地小心閃著腰

攀巖教練:下肢力量也重要,落地小心閃著腰

攀巖愛好者在首鋼極限公園體驗戶外攀巖。  圖/視覺中國

攀巖是一項在自然巖壁或人工巖壁進行的向上攀爬的運動,備受當下年輕人的喜愛。作為第一批四大高危險性體育運動之一,攀巖運動要求愛好者需有較高的安全意識,要按照正確的技術動作和防護措施進行攀爬。

運動難度:★★★

2013年,攀巖、游泳、滑雪、潛水被列為第一批高危險性體育專案。首鋼極限公園攀巖負責人、國家職業資格攀巖教練、考評員羅琦表示,作為一項極限運動,攀巖門檻雖然不太高,但技術性比較強,對安全意識要求特別高。“攀巖界有句俗語,‘只要受傷,一切歸零’。”羅琦稱,攀巖過程中一定要正確認識、使用相關裝備,規範攀爬。

受傷風險:★★★★

易傷部位:手指、小臂、肘部、肩袖、腰部、膝關節、踝關節

根據專案運動特點,羅琦把攀巖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損傷分為兩大類:急性運動損傷和慢性運動損傷。急性運動損傷包括擦傷、肌肉拉傷、撕裂傷、韌帶扭傷、骨折等;慢性運動損傷則包括肌腱炎、腱鞘炎、滑囊炎、勞損性骨膜炎、疲勞性骨折、習慣性損傷等。

攀巖運動,對習練者手指力量要求很高,羅琦表示,攀巖前需要充分活動手指,把手指關節徹底活動開。“手指是沒有肌肉的,都是由指側副韌帶和環狀滑車關節連線的。”羅琦說,攀巖過程中在發力去抓握小支點時,再加上熱身不充分和體重原因,手指側副韌帶很容易受傷。

除手指外,小臂、肘部、肩袖、腰部、膝關節、踝關節都可能在攀巖運動中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傷。羅琦介紹,攀巖過程中經常做一個動作,需要手掌內旋向外支撐,這個動作很容易發生肩峰撞擊,導致不同程度的肩袖損傷。

很多人以為攀巖更多考驗的是上肢力量,其實下肢尤其是膝蓋也非常重要。不管是初學者還是攀巖高手,都可能在攀巖過程中遭遇膝蓋損傷。“掛腳、折膝等動作都要用到膝蓋,掛腳時脛側副韌帶用力比較多。”羅琦介紹,攀巖運動跟正常健身訓練發力方向不同,比如掛腳接發力動作,上肢和下肢的推動用力是相反的。做這些動作時,新手特別容易引起半月板損傷。即便是攀巖高手,在做這些動作時膝關節的韌帶也承受著不小壓力。

此外,羅琦表示,攀巖的墊子相較地面比較軟,一旦下落動作不對,身體姿態不穩,不但容易崴腳,還容易“閃著腰”,嚴重者會發生骨折,這些都是攀巖運動中常見的多發性運動損傷。

運動貼士

羅琦建議,攀巖運動初學者攀爬前一定要由專業教練帶著上一節安全風險課,樹立專業的安全風險意識,掌握相關的專業理論知識。

同時,羅琦叮囑要留意巖館是否具備相關資質,教練是否有相關國家執業資格認證教練證書;攀爬前要檢查保護設施和裝備是否符合國際認證,檢視墊子是否有破損,以及墊子與巖牆的縫隙是否過大等,這些都是存在一定風險的地方。最主要的是,運動前後都要做一些熱身和拉伸的正確動作,有助於身體的進步和恢復。同時,認識自身運動能力的情況,不要做遠超出能力範圍的動作。

新京報首席記者 孫海光

編輯 張雲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