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源的"平衡術"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連線Insight(ID:lxinsight),作者:周逸斐,編輯:葉麗麗,創業邦經授權釋出。

知乎創辦至今,一路走來,像創始人周源一樣,總是在不停修正、平衡自己。

周源向來信奉內容為王,以至於在其他內容平臺為吸引優秀創作者,掀起一輪輪補貼大戰時,他仍堅持真正有價值的知識無法直接粗暴地批次生產,優秀的創作者更看重平臺的調性和互動氛圍。

只是同為文藝男青年的他,又和豆瓣創始人阿北對商業化的剋制、排斥不同,周源一開始就沒有拒絕資本的打算,分歧只在於資本助推知乎商業化的速度快慢。

所以知乎成立幾年後就走在商業化的路上。“很多人老是問我們怎麼商業化,我很煩。於是我就帶著一個團隊做了一個商業化的東西,不就賺錢嗎?”2016年,周源在知乎新功能“值乎”官方影片這一露臉調侃完後不久,喊出了商業目標:月流水20億——他並非沒有野心的創業者。

於是,知乎在周源的帶領下,這些年知乎一直盡力把內容與商業、企業效益與社會效益之間的蹺蹺板,擺向更健康的平衡點。

周源希望,知乎能一邊謀求產品迭代、商業化實踐,一邊保證不做破壞良性討論、內容質量和社群信任的事。

但實際上,這確實是很難達成的平衡。

從2013年開始,知乎社群告別邀請制,開放給更廣泛的使用者群后,“理想國”的狀態就已經很難存在。

一個面向少數精英的小眾產品開始走向大眾,使用者數達到上億以後,來自社會各階層的人之間難以達成共識,原本的圈層註定要被稀釋。

商業化則更進一步考驗著周源的平衡術。

在“值乎”“知乎 Live”敲開知乎商業化大門之後,知乎正式進入了全面商業化階段,並逐漸形成如今廣告、付費會員、商業內容解決方案、職業培訓以及其他服務(包括線上教育、電商)這一組合變現模式,這些都是圍繞知識創造延展的。

只是商業化道阻且長,在流量的沖刷下,最終讓知乎變成了原住民口中調侃的“編乎”。

“我們也思考,怎樣既能擁抱越來越豐富的內容,又儘量減少給使用者帶來的內容噪音”。周源在2020年知乎十週年演講上提到了知乎的努力,不過使用者的現實反應卻很骨感。

不論是今年4月提出的“生態第一”戰略,還是12月,周源在公開信強調“專業討論”將是知乎必然長期堅持的定位,顯然無法說服知乎的眾多老使用者了。他們早已發現知乎“精英化”內容已經為商業化讓路。

如今知乎依然對外強調“專業討論”安撫使用者,因為這是知乎的基礎底色,知乎的商業化探索,離不開它的內容屬性和社群生態。

如何保障良性討論氛圍和優質變現模式並存?如何兼顧內容的質和量的同時,知乎也能獲得豐厚收益?這是一場理想和資本的平衡,也是知乎和周源的“變”與初心之間的動態權衡。

1 精英的和娛樂的

或許,“理想國”一開始就是早期知乎使用者的美好幻想。

2010年12月19日,周源創立的知識社群知乎開始運營了,“這個過程就像在沙漠裡建造綠洲”,周源曾非常擔心人氣不足,為此,早期的知乎實行“邀請制”,當時他邀請了約200名網際網路科技人士參與問答,其中包括李開復、王興、馬化騰、徐小平、王小川等一眾大咖。

周源的"平衡術"

王興2010年12月釋出第一條知乎,圖源知乎App

那時的知乎是名副其實的精英社群,高質量內容疊加精英、名人效應,這奠定了知乎的使用者口碑。彼時更是一碼難求,一個邀請碼曾在淘寶上被炒到了上百元。

但小圈子的社會價值和經濟效益難有想象空間,上線三年,知乎也只有40萬用戶。知乎的“變”終於落在2013年的那場生態開放。

2013年剛過,周源就把合夥人、高管們集合在一起,商量對開放註冊的意見,現場幾乎全都投了贊成票。

直至今日,仍有不少使用者替知乎後悔這一決定——如果不開放生態,繼續執行稽核制與邀請制,今天的知乎會不會變成一個價值更大的“知識社群”?

不過周源沒做這樣的假設,從知乎“變”的那天開始,他就做好了接受市場質疑的準備。只是他可能沒想到,這場關於麵包和愛情的爭論會伴隨知乎至今。

隨後如外界所見,知乎拆掉了“圍牆”,迎來了爆發式增長。原來小而精的“知識社群”短時間內湧入了大量的使用者,段子、八卦、情感解答越來越多。

“原住民”與“新移民”的矛盾也隨之而來。早期的精英使用者心生不滿甚至選擇逃離;後來者認為前者虛偽、清高。知乎社群裡理性的觀點交鋒,逐漸夾雜越來越多的抬槓,甚至謾罵。

對於“定位跑偏”的現狀,周源沒有迴避。他曾公開表態,當用戶數量變大以後,一定會不可避免地出現很多衝突性問題。“從競爭層面來看,整個移動網際網路公司的產品處在大的競爭背景之下,不同公司有不同的策略,有可能會是橫向擴張,也有可能是縱向上把產品做得非常深入,所以我覺得完全不用迴避”。

那麼知乎的策略又是什麼?

選擇開放後的知乎,想要突破原有人與人的連線,“從服務一部分人的知識社群,邁向普惠內容平臺”。

這樣,知乎就成為公共議事廳而非精英們的私人諮詢室,話語權下放,讓整個平臺更有延展性。

為了達成周源想要的連線,知乎原有的中心化社交關係鏈摧毀了,變成在人關注人的內容模式與演算法推薦模式間搖擺。高流量和高質量內容不再強掛鉤。

許多創作者摸清了新分發的規律後,偏向創作接地氣的泛娛樂內容,搞笑段子、小說、短影片等內容湧入知乎。知乎也預設並默契地為其開闢了各樣專欄。

畢竟這一變化,向前一步,能拉攏並抓住更多新讀者,泛娛樂內容也能持續輻射潛在使用者;向後一步,可以讓老使用者在接收專業知識後,把剩餘注意力留在知乎,沉澱出更漂亮的使用者行為資料。一定程度上,這能讓知乎在資本和市場面前,更加有底氣。

2 賺錢的和失去的

知乎在精英與普惠內容轉型中的搖擺,也讓商業化道路走得很早,但步履維艱。

“專業”這一初心是知乎的地基,卻無法開出更多商業的“花”。精英們很容易分辨商業化營銷內容,不會輕易被這類內容打動。廣告主不能從這類人群賺錢,知乎商業價值就上不去;泛娛樂化內容能帶來更多商業化可能性,卻是在消耗問答社群的高質量氛圍。這些都是知乎變現的矛盾之處。

周源是有情懷的,但資本的急迫、市場的變化不允許知乎繼續“文火慢燉”了。它需要不斷尋求商業化突破,向資本證明自己的使用者價值。

如今,知乎主要營收來源於廣告、商業內容解決方案、付費會員和職業培訓。

廣告作為知乎商業化的起點,一直是知乎的核心業務。

2016年,知乎正式開啟商業化,這一年也被稱為知識付費元年,不過知乎並沒有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正如周源彼時接受好奇心日報採訪時透露,知乎考慮賺錢、變現“首先是要做廣告”。

相比其他平臺的廣告,知乎最初上線資訊流廣告時,明顯表現出了剋制。廣告主要出現在問答評論區裡,經過多次改版,漸漸地,廣告覆蓋了知乎的每一個位置。知乎在資訊流中推出了原生文章廣告、展示廣告、原生問答廣告等多類產品。

周源的"平衡術"

圖源知乎App

知乎的商業化程序自然也突飛猛進,僅2018年上半年廣告收入同比增速就高達340%,但知乎也付出了口碑下滑的代價——廣告被使用者詬病太多、太low。

作為一家網際網路內容社群,使用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為使用者意味著流量,流量意味著變現。越來越多的泛娛樂化內容和商業廣告,已經造成平臺內容質量下降、使用者體驗變差。

除此之外,可能還有一個“副”作用——逼使用者去買付費會員。

知乎會員的“功能特權”一欄明確標出,可以免除開屏廣告、回答頁廣告等六大廣告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本意為使用者提供專業內容的會員服務,真正吸引使用者付費的內容卻是泛娛樂內容——鹽選欄目的付費網文小說。這完全是兩種相悖的價值主張。

2019年,知乎推出“鹽選”,網路小說成了知乎的變現方式之一。對於原本專業、真實,充滿精英感的知乎而言,兩者顯得格格不入。

2021年1月,知乎官網統計發現,以奇聞和言情為主要題材的故事專欄,已經佔了鹽選專欄熱度Top100的87%。

知乎用故事短文和小說吸引了海量會員,提高了付費使用者規模和使用者活躍度,對資本來說無疑是一組好資料。但對知乎自身基底來說,已經嚴重稀釋掉知乎的專業性和嚴肅性。

使用者增速下降和付費會員數量增長,體現在知乎財報上,便是收入結構發生了變化。

自2022年以來,知乎賺錢的擔子逐漸從“廣告收入”轉移到“付費會員收入”及“商業內容解決方案收入”上,“廣告收入”由過去第一大業務降為第三大業務。

至於“商業內容解決方案”,是知乎2020年又推出的“軟廣告”業務,即內容商業化解決方案(“知+”)業務,類似於B站恰飯影片,本質上也是廣告營銷。

或許是為了讓收入結構的故事看起來更為圓滿,把知乎商業化的想象空間做大,知乎才特意單列“商業內容解決方案”出來。若把廣告業務和內容商業解決方案合併為泛廣告,這一營收佔比在今年三季度高達60%,規模約14。8億元。

對於有購物需求的消費者來說,他們希望瞭解更多產品資訊,這時候插入更原生、更生動的“軟廣”,更容易影響消費者決策。這便是知乎推出內容商業化解決方案的合理之處。

可存在的問題是,知乎真實、專業的的社群內容底色,正在被這類“軟廣”侵蝕。

不再真實的內容,在知乎大範圍蔓延,終究會反噬使用者的信任。很多人是來知乎看“乾貨”的,當他們發現一篇回答的本質是廣告,就會覺得“被欺騙”,從而導致知乎的口碑下滑。

這意味著,“軟廣”模式無法快速擴張,只能小範圍存在。要實現更快的商業化,還要想別的法子。知乎今年極度重視的職業教育,就是它尋找到的新增長點。

周源的"平衡術"

上線的部分職業教育課程,圖源知乎App

2022年一季度,知乎首次將“職業培訓”業務從“收入-其他”中單拎出來獨立報告。

此後公佈的幾次財報資料中,該項業務收入保持了高速增長。今年第三季度,職業培訓收入高達7800萬元,同比增長了458%。12月還會正式上線相關APP。

但知乎的這一新故事,也出現了“漏洞”。

不少購買職業培訓課程的知乎使用者,在各社交平臺吐槽知乎“虛假宣傳”“課程質量差”“退費難”等,有存在割韭菜的嫌疑。這對向來以“客觀、理性”立足的知乎來說,又是一道不可逆的傷害。

悉數種種,幾乎所有的變現方式儘可能努力在“平衡”上苦下功夫。但在流量和質量的矛盾面前,知乎只能做權衡,它賺到了錢,也失去了一些東西。

3 增長的和下滑的

“謝邀,人在香港,剛剛破發”,這句話或是最能形容周源今年4月赴港敲鐘的狀態了。

從2021年3月的納斯達克到2022年4月的香港,同一件事情,一樣的“首日破發”,知乎當日的市值甚至比美股收盤還少了2%。

這一年來,知乎美股股價一直下跌,截至12月5日收盤已經跌至1。36美元/股,即將逼近“1美元”退市線;港股方面,收於16。64港元/股,較發行價低開約48%。

資本用腳投票也不奇怪。2022年三季報顯示,知乎第三季度營收達9。12億元,同比增長11%。雖然手中有錢,但知乎依然為虧損發愁,疊加此前兩個季度,2022年前三季度淨虧損已經達14億元,超過2021年全年水平。

知乎深陷增收不增利的困局,而這個困局,已經持續了多年。

招股書顯示,知乎2019年—2021年淨虧損分別為10億元、5。176億元和13億元,虧損幅度在不斷擴大。

周源的"平衡術"

圖源富途牛牛

早年知乎特意放慢商業化腳步,這幾年知乎一路快跑,努力賺錢,仍走不出虧損泥潭。

或許知乎意識到資本市場對其盈利目標愈發外露,也開始畫起了“餅”,在今年三季度財報會上,周源做出表態,“短期目標是儘快盈利,長期目標是盈利性增長”。

這何其困難。“端水大師”知乎一直堅持內容格調和商業化的平衡,這些年在探索變現方式上,也不算激進。在“儘快盈利”成為主要訴求後,很可能讓內容天平再次往商業化傾斜。

畢竟,“標題黨”、爭議性和極端話題是“眼球經濟”和“注意力經濟”下,最有效吸引使用者和流量的方式之一。

但投資人總是既希望看到企業亮眼的盈利指標,又要看到企業長期發展的可能。在兩難面前,周源必須想辦法調整到新的平衡狀態。

其實,內容社群的管理模式離不開管理者的平衡術。比如小紅書8年前選擇的“重達人,輕內容”策略失衡後,調整為了“輕達人,重內容”,讓商業為內容讓步,努力實現再平衡。

內容和商業化的矛盾,也會長期考驗著知乎。

如今,知乎除了上述的四大業務外,還探索過短影片、直播、電商等領域。從知乎的動作來看,它一直在試圖跟上風口,在各個可能商業化的方向上嘗試。

知乎需要給資本市場新的想象力,在內容和變現兩方面尋找新的可能性,是周源接下來要持續思考的事情。

周源是有危機感的,在回港上市時釋出的公開信中,他提到,“不能丟掉現在擁有的這種危機感,不能停止對產品的思考,要永遠記得我們的產品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如何更好地去解決。”

未來知乎如何超越知乎,要看周源能給出什麼樣的答案了。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絡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