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雲港:“智慧海洋”讓創新驅動發展的動力更加充沛

正值年底衝刺的關鍵時期,連雲港全市上下鼓足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勁頭,真抓實幹、真功實做,處處可見加壓奮進的韌勁。在工地碼頭、廠礦企業,創新活力競相迸發,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向創新要動力,字字千鈞。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做到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積極為勇於探索、善於探索的企業和科研人員提供原創沃土,切實為“開闢發展新領域新賽道”最佳化創新政策,讓創新驅動發展的動力更加充沛,讓連雲港製造代表國家深度參與全球競爭。

連雲港:“智慧海洋”讓創新驅動發展的動力更加充沛

科技創新是重要的國家戰略,也是推動城市發展的加速器。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第二十五屆全國臨床腫瘤學大會暨2022年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學術年會上,國內臨床醫學專家圍繞翰森製藥的創新藥甲磺酸阿美替尼片發表了4篇臨床研究資料,充分顯示了連雲港新藥在臨床上的良好表現,也體現了連雲港藥企研發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需求的價值取向。

江蘇海洋大學是一所以海洋為特色的綜合性大學。近年來,該校堅持以“海洋科學”省優勢學科為引領,省級科研平臺為支撐,連雲港“三新一高”主導產業為研究重點,大力開展應用研究和技術攻關,努力打造區域高新技術產業的孵化器和輻射源。先後與140餘家在連企業共建校企研發中心、工程中心、研究生工作站等各級各類平臺載體120多個。“黨的二十大報告為綜合性大學創新發展的方向提供了指導思路。”江蘇海洋大學黨委書記王自力說,為了更好地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他們將以服務地方主導產業發展為基礎,以海洋資源開發利用和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治理的應用研究為重點,積極融入“數字海洋—透明海洋—智慧海洋”建設,大力推進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努力為海洋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連雲港:“智慧海洋”讓創新驅動發展的動力更加充沛

增強企業創新動力,發揮企業出題者作用,推進重點專案協同和研發活動一體化,才能更好地發展高效強大的共性技術供給體系,提高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成效。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發揮科技型骨幹企業引領支撐作用,營造有利於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成長的良好環境,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鍊人才鏈深度融合。孵化器是孵化創新企業的關鍵所在。在連雲港高新區孵化器內,微軟雲暨移動技術孵化計劃—連雲港數字經濟及大資料創新中心專案正式投入運營,開啟了連雲港高新區產業數字化新時代;網易連雲港數字科技創新中心專案成功簽約運營,未來將帶動區域傳統貿易與製造業轉型升級;北京大學分子工程研究院連雲港研究中心專案成功簽約,將不斷推動連雲港高新區自主創新能力和關鍵產業技術最佳化升級、培強壯大。

在孵化器如火如荼建設的同時,連雲港企業創新的步伐也不斷加快。大修換料是保持核電站正常執行的關鍵。換料機攝像頭是換料機操作員的“眼睛”,能夠實現實時、高畫質的畫面傳輸,是大修換料遠端、精準操作的利器。長期以來,田灣核電站換料機攝像頭是由國外企業壟斷。為了解決“卡脖子”難題,江蘇核電組建多部門攻關團隊,歷時4年,破解了這個難題。在連雲港,著力攻堅科技創新的企業比比皆是。“黨的二十大報告為我們做好企業創新工作提供了思路。”市科技局副局長鄭剛表示,連雲港市將積極統籌各類資源要素配置向企業集聚,更加突出企業的生產經營、科研活動自主決策權,把行政干預行為大幅度減少,把政府宏觀指導和政務服務工作做好。

鼓勵支援企業大力引進科技創新人才,夯實自主創新基礎;深化產學研合作,建設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等高水平研發機構;推動科技型骨幹企業優勢更優、特色更特、強項更強。突出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構建“產業+創新平臺+企業”的創新體系,培育特色優勢明顯、核心競爭力強的支柱產業和骨幹企業。

連雲港:“智慧海洋”讓創新驅動發展的動力更加充沛

實踐反覆告訴我們,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11月9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准恆瑞林普利塞的新藥上市申請,用於治療既往接受過至少兩種系統性治療的復發或難治(R/R)濾泡性淋巴瘤(FL)成人患者。這是國內兩大醫藥創新領軍企業恆瑞醫藥和瓔黎藥業聯合技術攻關的成果,其為濾泡性淋巴瘤提供中國新藥方案。

燃氣輪機被譽為“工業皇冠上的明珠”,是國家綜合國力、工業基礎和科技水平的集中體現。在連雲港市,服務“航空發動機與燃氣輪機重大專項”優先啟動的高效低碳燃氣輪機試驗裝置CTF#1燃燒室試驗平臺於2021年完成動態除錯,初具試驗服務能力,已支撐多個型號的研發攻關,其中兩個型號燃燒室已完成研製並裝機。目前,多個試驗平臺 完成工程設計,核心關鍵裝置正在研製加工,配套建設全面展開。該裝置投入使用後將為我國更高效率、低碳或零碳排放燃氣輪機自主發展提供資料積累和試驗平臺,推動低碳能源動力系統自主創新。江蘇中科能源動力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杜薇表示,“創新”是黨的二十大報告的高頻熱詞,科技創新成為百年變局中的關鍵變數,只有搶佔科技制高點,才能贏得戰略主動。自主研製燃氣輪機是一個國家科技實力、裝備製造能力乃至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對促進航空、電力、船舶等產業自主發展,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國防安全具有重要意義。高效低碳燃氣輪機試驗裝置,為解決“卡脖子”問題提供了關鍵支撐,將填補我國大功率燃氣輪機試驗裝置空白。我們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指導思想,在為我國高效低碳燃氣輪機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和突破提供重要平臺和關鍵手段的前提下,堅定不移地從基礎研究入手,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為促進“雙碳”目標的實現貢獻力量。(周瑩 楊全 王雅萱 賀成東 包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