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高密茂腔,唱出年滋味兒

記者

李靜

高廣超

在高密過年,有一種聲音必須屬於茂腔。

莫言在《檀香刑》後記中曾這樣描述茂腔:“這個小戲唱腔悲涼,尤其是旦角的唱腔,簡直就是受壓迫的婦女的泣血哭訴。高密東北鄉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能夠哼唱貓腔,那婉轉悽切的旋律,幾乎可以說是透過遺傳而不是透過學習讓一輩輩的高密東北鄉人掌握的。”

“茂腔一唱餅子貼到鍋臺上,鋤頭鋤到莊稼上,花針扎到指頭上。”這段在高密流傳的民謠足以說明茂腔的影響力。茂腔是高密四絕之一,被譽為“膠東之花”,也叫肘鼓子戲,是山東膠東一帶土生土長的地方戲。

多年來,高密茂腔逐漸沉澱為高密人的春節記憶,積蓄著自己的力量,煥發著新的生機。新春佳節,記者採訪高密茂腔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夏美華、高密茂腔電影《紅高粱》主演別淑君,講述高密茂腔的別樣聲音。

過年聽茂腔

臨近過年,夏美華忙著去各地演出高密茂腔。“小時候聽人唱戲,現在自己站在戲臺上,一到這個時候,就覺得年味兒來了。”年過六旬的夏美華唱戲已經有五十個年頭,如今她已經是茂腔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春節期間唱戲,是很多劇團忙年的傳統。從年根到正月十五,劇團會在各個村輪換著唱戲,唱就唱高密茂腔。

自然,聽戲也成了高密人過年特殊的記憶。一方面,戲迷們大飽耳福。另一方面,耳邊是茂腔、鑼鼓,父老鄉親聚在戲臺下,拉著家常。還有在外打拼回家過年的人,聽著不變的鄉音,勾起曾經的情懷,感慨忙活了一年,一齣戲讓人有了年滋味兒。

新春走基層|高密茂腔,唱出年滋味兒

夏美華劇照

《火龍記》《小姑賢》《林娘》《羅衫記》都是夏美華過年必唱的戲。夏美華記得:“過去沒有電視、手機、網路,聽戲就是大夥兒的娛樂專案。常常這邊剛搭戲臺子,那邊早已人山人海。小西北風颳著,小雪花飄著,我們也照樣演。”

一入戲,或怒目圓睜,聲如洪鐘,或雲淡風輕,慈眉善目,夏美華功夫了得。很多人都是衝著夏美華來的,總說她把老旦唱絕了。臺上的人唱得入戲,臺下的人聽得熱鬧。

演老旦五十年

在夏美華的記憶中,高密茂腔存在於村裡的大喇叭裡。“小時候全村只有一個高音喇叭。上學路上,喇叭裡響起了京劇,我一聽,戲曲怎麼這麼好聽。”站在喇叭下,夏美華總要聽完一齣戲才捨得邁步離開。

夏美華成了戲痴,跟著高音喇叭學唱戲,13歲時就考進劇團。夏美華還記得,那一天,父親回家告訴她,“讓你娘給你收拾鋪蓋,上劇團吧。”這樣的訊息,讓夏美華開心地好幾天沒睡著覺。

新春走基層|高密茂腔,唱出年滋味兒

夏美華唱了五十年老旦

進入劇團後,無論颳風下雨,夏美華每天除了練功還是練功。在劇團學了幾年京劇,夏美華後來改行茂腔。“唱京劇調子那麼高,乍一唱茂腔很不適應,我唱不出來。”直到有一天,夏美華在臺下聽茂腔《楊八姐迎春》。“老藝人一上場,那個聲音,那個動作,那個表情,一下子就把我‘抓’住了。”夏美華心想,這個“角兒”就是我要唱的。

夏美華開始“偷師學藝”,眼神、動作、走位,她自己在臺下不知道磨了多少遍。因為個子矮,夏美華一直沒有登臺的機會。有一次,劇團到外地演出,團長臨時決定讓夏美華第二天登臺唱《楊八姐迎春》。夏美華只排練了兩遍,就登臺了。因為扮相好看,又有嗓子,臺下陣陣叫好,她也由此“一戰成名”。

從十幾歲演老旦,夏美華一演就演了近五十年。唱腔圓潤甜美、剛柔相濟、慷慨激昂、表演樸實而大氣,成為夏美華的藝術風格。她主演了《楊八姐迎春》《尋兒記》《盼兒記》《南京殿》等幾十臺大戲,將一個個生動鮮明的藝術形象立於舞臺之上。

茂腔電影創新新形式

在高密,還有一群年輕人熱愛著茂腔。

最近一段時間,別淑君剛忙完高密網路春晚的錄製。別看小姑娘年紀小,唱茂腔可是一絕。

別淑君1997年出生於高密市雙羊鎮,因為媽媽喜歡聽茂腔,所以她從小也成了茂腔迷。別淑君說:“小時候,沒有專業老師教,我就學了點皮毛,會唱,不跑調。”2008年,她考入藝術學校。

真正學茂腔,別淑君才領會到學習戲曲的不容易。“早上一大早,我們要起來練早功,喊嗓,跑圓場,即便是冬天,也要跑出汗來。夏天化著厚厚的妝,穿著裡三層外三層的戲服,但一上臺,就必須進入角色去表演喜怒哀樂。”學習茂腔,對於氣息的運用也特別講究。別淑君說:“不同的唱腔板式,換氣方式也不一樣。”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別淑君記得,她第一次作為主角登臺是在2014年演出茂腔《白蛇傳》。這齣戲排練了半個多月,而這背後,其實是別淑君打下了5年的功底。

新春走基層|高密茂腔,唱出年滋味兒

別淑君茂腔電影《紅高粱》劇照

2018年,國內首檔茂腔戲曲電影《紅高粱》端上熒屏,“九兒”的扮演者正是別淑君。整部電影不到2小時,採用高密方言,保持了原汁原味的高密味道。這部電影既是別淑君的一次突破,也是高密茂腔的一次創新。

“過年就會唱一出茂腔。”別淑君說,“茂腔在這裡孕育、創新和發展,它承載著高密的風土人情,演繹著這片土地上人們的喜怒哀樂。作為青年演員,我想把這具有家鄉韻味的戲曲,好好傳唱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