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廈門北站專案建設實現進度產值“雙過半”

本文轉自:人民網

8月30日,在中鐵建設集團新建廈門北站專案施工現場,一片重達3210噸的波浪形鋼桁架從地面緩緩抬升,浮雲般橫亙在47米高空中,與既有廈門北站隔空相望——這意味著該專案成功完成主站房鋼結構一區提升,實現專案建設進度、產值任務“雙過半”。

新廈門北站專案建設實現進度產值“雙過半”

廈門北站專案施工現場。翔安區委宣傳部供圖

據介紹,新建廈門北站專案已於6月底全面完成站房混凝土主體結構施工,目前已經全面進入鋼結構施工攻堅階段。該專案鋼結構總量約3。2萬噸,主要分為站臺高低雨棚、換乘中心鋼屋蓋、新建站房鋼屋蓋三部分施工。目前,站臺低雨棚鋼結構、換乘中心鋼屋蓋施工均已完成,正全力搶抓新建站房鋼屋蓋施工,預計九月底全面完成。

在業主單位東南沿海鐵路福建公司協調指導下,中鐵建設專案團隊精心策劃,將新建站房鋼屋蓋結構分為四個提升區,由地面拼裝成片區單元后整體提升至設計高標,最後合攏成的完整鋼屋蓋。目前二區、一區提升工作已經完成,三區、四區正在搶抓進度,向九月底的節點目標衝刺。

新廈門北站專案建設實現進度產值“雙過半”

專案施工團隊輪班作業。翔安區委宣傳部供圖

本次提升完成的一區鋼結構,是四個分割槽中面積最大的,東西向總長為124。8米,最大跨度為86。4米,桁架總重3210噸,由9153根杆件拼接而成,整體一次提升24米,提升完成後最高點達到47米。為確保一次提升成功,採用成熟的計算機液壓同步提升技術,共設定16個提升點,使用489米高強度鋼絞線,最大提升重量可達到4400噸,滿足提升需求。

整個新建站房屋蓋僅由6根變截面組合異拼裝四曲面開花柱支撐,其中提升一區便佔了4根,每根開花柱與屋蓋桁架透過6箇中樞紐帶進行連線,多角度對接杆件多達58根,節點複雜、焊接難度大,加工及安裝精度要求極高。中鐵建設專案團隊多次與設計方溝通稽核,經過2次專家論證,進行BIM動畫模擬工況,最終確定施工方案;針對開花柱與桁架連線,同清華大學合作進行鑄鋼件受力研究,保障結構可靠性;透過空間模擬、應力監測系統、多功能焊接機器人等先進技術,確保安全精準施工;專案自主開發“鋼結構全生命週期管理平臺”,嚴格落實焊縫“三檢”制度和焊縫署名制,每一條焊縫都能實現質量溯源、確保到達驗收標準。

新廈門北站專案建設實現進度產值“雙過半”

廈門北站專案施工現場。翔安區委宣傳部供圖

為確保鋼結構施工進度,專案使用汽車吊、直臂車、剪刀車等施工機械55臺,配備焊機120臺,電焊240名,24小時輪班作業,日消耗300瓶氣體,150盤焊絲;設定2臺重達400t級別的履帶吊,使每日吊裝量增加至150t;設定鋼結構材料外堆場,材料進場拼裝成小單元后運至現場,並在現場建設兩座鋼棧橋,解決場地限制帶來的各方面問題。

新建廈門北站專案位於既有廈門北站北側,總建築面積25萬平米,計劃於2023年6月建成,建成後將與既有廈門北站實現“雙站合璧”,總體規模達到13臺27線,站點年旅客傳送量將達到5000萬人次,並使廈門至福州交通時間從1。5小時縮短至50分鐘,成為打造東南沿海“一小時經濟圈”的重要交通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