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臨終前,為何執意要吃一口燒餅?

明朝的劉伯溫是極受皇帝器重的人,但他一生行事詭秘,在臨終前,執意要咬一口燒餅才死。當時很多人不解,但部分歷史專家卻指出裡面隱藏了八百年的預言。

元朝末年,天下大亂,劉伯溫以過人本事,追隨朱元璋南征北戰打敗所有對手勢力,開建大明王朝。之後,劉伯溫倍受朱元璋器重,負責過諸多重要大事。

據說,劉伯溫自幼便見識過人,勤奮好學,精通陰陽五行天文地理,對軍事兵法有很深的研究。當年二十歲出頭的劉伯溫,在考中元朝進士後,涉足官場,但很快厭惡了官場的腐朽和黑暗,在遭到同行的詆譭之後,劉伯溫毅然辭官歸鄉,過上隱修的低調日子。

1360年,元朝頻臨滅亡之際,各省農民揭竿起義,當朱元璋組建起自己的勢力後,曾三次請劉伯溫出山,助自己奪天下。

當時,劉伯溫已達48歲,深得朱元璋器重,開始大展抱負,以過人才智帶領軍隊如入無人之境,逐漸打敗了諸多對手。與此同時,劉伯溫在軍中威望漸增,極受將士們的尊敬。

建朝後,劉伯溫漸漸老去,還作了一首廣為人知的《燒餅歌》。有些看過的人,認為歌中隱含了不少預言,因此引起不少知識人士進行研究。

那麼劉伯溫的燒餅歌到底藏著什麼秘密呢?

劉伯溫臨終前,為何執意要吃一口燒餅?

有一次,皇帝朱元璋下朝後,開始用膳,席間有一盤燒餅,朱元璋拿了一塊剛吃上一口。劉伯溫就進來求見,於是朱元璋眼珠一轉,打算投機取巧試驗下劉伯溫。當即就把御碗反扣蓋住了燒餅,然後端莊的坐著接見劉伯溫。

行完君臣之禮後,朱元璋便指著反扣的御碗問:“劉愛卿,你猜這碗裡是何物?”而劉伯溫早就明白朱元璋是個猜忌心極中的人,多次陷害忠良的行為,自己也心知肚明,如今皇帝來考驗自己,必定要慎之又慎,不然必會惹禍上身。

於是,劉伯溫沉思一陣,表示碗中之物,似太陽又似明月,被金龍咬掉一口,是個燒餅。朱元璋當即就拍手,表示劉伯溫猜對了,此後更是相信他有預言的能力。

既是如此,朱元璋很快又讓劉伯溫預測明朝將來的國運和興衰。對於這個關乎殺頭風險的問題,劉伯溫更是驚出一身冷汗,萬一那句話預測得不合皇帝心意,那是要株連九族的。對此,劉伯溫先是跪求一枚免死金牌,表示這樣才能說出預言。

朱元璋同意後,劉伯溫才表達了自己的預言,也就是後來的“燒餅歌”。當中,劉伯溫說了一句:只恐燕子飛來。這裡的燕暗指分配在邊緣地區的燕王朱棣。

也就是說,劉伯溫可能是預言了以後朱棣造反一事,還推測了崇禎帝自殺的做法。而“木下一了頭,目上一刀一戊丁”這一句,則是暗示滅掉明朝的人是李自成。

之後,劉伯溫以燒餅為名的歌,便流傳到今時今日。

後來,《燒餅歌》一直在民間流傳,以燒餅為名也是為了記住這一天。其中內容隱喻著不少預言,其實還蘊含了劉伯溫的為人處世和高明做法。

劉伯溫臨終前,為何執意要吃一口燒餅?

眾所周知,朱元璋晚年為保朱家江山,大肆誣陷殘殺有權勢有威脅的官員將士。包括唐勝宗、葉升、丁玉、李善長等人。而劉伯溫有自知之明,理解局勢和朱元璋性情,明白朱元璋遲早會猜忌到自己,於是提前隱退,辭官告老還鄉了。

但是不久,劉伯溫漸漸病重,朱元璋又派遣器重的高官去看望劉伯溫。當這位高官看望回去後,劉伯溫已將近臨終之際,他喘著最後一口氣,執意叫旁人拿來一塊燒餅,給自己咬了一口。以此行為表示很感激朱元璋的器重之恩。

對於“燒餅歌”流傳下來的一些預言,雖然偶有切合,但後人發生這有些過於神化了,在傳乎其神之下,有人添油加醋,越傳越神。

但這些始終沒有科學根據支撐。由於劉伯溫當年是明朝的大國重臣,做出過不少貢獻,所以民間後人難免對他有一種盲目的迷信,所以當中有些事情是別人杜撰出來的。

不過,劉伯溫能在亂世之中,得到朱元璋的賞識,也能夠說明他是當時的人傑,有著過人之處和高超能耐。對此大家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