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窺中國式現代化之大動脈:“軌道上的京津冀”圖景初現

管窺中國式現代化之大動脈:“軌道上的京津冀”圖景初現

圖為航拍雄安新區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資料圖)韓冰攝

中新網石家莊11月10日電 題:管窺中國式現代化之大動脈:“軌道上的京津冀”圖景初現

中新網記者 牛琳

作為交通大國,交通運輸的便捷性或成為中國民眾獲得感最強的領域之一。如今,中國式現代化開啟,交通作為發展的“先行官”,如何當好開路先鋒?在京畿重地河北,求解這一問題更被賦予特殊意義。

北京居中,天津向海,河北環繞周圍。在中國34個省級行政區中,河北拱衛京津與之“難捨難分”,凸顯自身特殊區位。作為京津門戶,河北是首都北京聯絡中國各地的必經之地。

當下,“軌道上的京津冀”初步建成,在京津冀區域內,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已毫無障礙。京津冀核心區1小時交通圈、相鄰城市間1。5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為三地民眾帶來實惠和便利。

相伴而生,京津冀區域內出現越來越多的“候鳥”人群。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太極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雄安分公司總經理常永山就是其中之一。2020年底京雄城際鐵路全線開通運營後,家住北京大興站附近的常永山,從大興站乘車到雄安站只需47分鐘。

推進“軌道上的京津冀”可謂是河北交通發展的縮影。近日,作為中國式現代化在河北的實踐場景之一,建成現代化交通強省被河北官方置於突出位置。

管窺中國式現代化之大動脈:“軌道上的京津冀”圖景初現

圖為石家莊至明斯克中歐班列開行,全程執行時間約15天。(資料圖) 劉沛然 攝

就“軌道上的京津冀”而言,河北官方勾勒出如下圖景:到2027年,“軌道上的京津冀”基本建成,省會直達各市,京津雄及環京津1小時交通圈更加便捷,全省鐵路里程達到9100公里;到2035年,“軌道上的京津冀”全面建成,基本融入北京“1小時交通圈”,京津市民可以乘坐高鐵暢遊河北5A級旅遊景區。

以上圖景被視為“軌道上的京津冀”的“加強版”。河北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京津冀協同發展研究中心首席專家陳璐分析,作為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河北擁有雄厚的交通基礎,通車裡程全國領先,輻射半徑廣,但通達性和便捷性不足。

“交通是城市發展的大動脈,良好的交通環境和高效的路網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前提和強勁引擎,關乎區域經濟版圖的重構和城鎮化的勃興。”陳璐認為,河北官方對交通發展的佈局,除拉動經濟增長的目的外,著力點更在於提升質量與效果,重在補短板,不難看出官方對突破交通發展瓶頸的清醒認識和充足信心。

管窺中國式現代化之大動脈:“軌道上的京津冀”圖景初現

圖為航拍石家莊火車站,銜接京廣、石德和石太三條鐵路幹線。(資料圖) 張廣瑞 攝

對此,河北經貿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董葆茗亦表示,河北是華東、華南和西南等區域連線“三北”(東北、西北、華北)地區的樞紐地帶和商品流通的中轉站,也是“三北”地區的重要出海通道,擁有天然深水良港。如何繪就交通強國河北篇章,意義非同一般。

“建設現代化交通強省,既是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的應有之義,也是不可或缺的先決條件和戰略支撐。”董葆茗認為,河北官方此次同時提出建成新型能源強省、臨港產業強省、製造強省等目標,既為建設現代化交通強省創造了有利條件,也迫切需要建設交通強省為這些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要致富,先修路。”在董葆茗看來,交通線亦是民生線,河北加快佈局現代化交通強省,厚植民生底色,其用意不乏以交通基建為突破口來解決發展不充分、不平衡問題,提升民眾幸福感和獲得感。

在京津冀交界處的河北省興隆縣陡子峪鄉瀝水溝村,今年10月開通的六陡線連通了瀝水溝村與興隆縣城,使得此間民眾出行無需再借道北京。“原來去興隆縣城一個多小時車程,現在縮短至三四十分鐘。”瀝水溝村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張小開說。而陡子峪鄉通往興隆縣城的縣級公路,也被河北省批覆升級為省級公路,並於今年7月底完工。

管窺中國式現代化之大動脈:“軌道上的京津冀”圖景初現

圖為市民在石家莊火車站與復興號列車自拍留念。(資料圖) 翟羽佳 攝

據悉,截至今年10月底,河北農村公路建設改造完成8448。8公里,超額完成年度8200公里任務。截至今年9月底,河北省域內縣城30公里範圍內農村客運班線公交化執行率達到99。5%,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城鄉交通運輸均等化服務水平得到極大提升。

河北官方表示,到2027年,河北將基本實現市縣間一級及以上公路連線、相鄰縣城間二級及以上公路連線、鄉鎮通三級及以上公路,公路總里程達到23萬公里;到2035年,公路網高效暢通、覆蓋廣泛,出行更加便利。

毋庸諱言,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河北已佔得先機。“從目前來看,作為交通大省,河北如何發揮交通優勢,尤其是海運優勢,構建‘公鐵海’多式聯運新通道,提升交通運力與產業匹配度,對建成現代化交通強省或將起到關鍵作用。”董葆茗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