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S直聘,究竟值不值148億美元?

終於,Boss直聘上市了。對於這個APP,大部分人最深刻的印象恐怕都是:“找工作,我要跟老闆談!”圍繞它的爭議從來沒有停止過。在招股時,資本市場就在討論:80億美元究竟值不值?沒有想到,在上市第一天,股價就飆升了96%;於是現在的問題變成了:148億美元究竟值不值?

早在2018年,我就認真研究過中國的線上招聘行業——前程無憂、智聯招聘、獵聘,這些公司的財務資料對我而言都不陌生。在看到BOSS直聘的招股書之後,有三件事情最吸引我的注意力:

最近一個季度,BOSS直聘的平均MAU為2490萬,2021年3月更是躍升至3060萬,在國內招聘平臺當中遙遙領先;

過去一年,BOSS直聘的付費企業使用者高達289萬家,同樣遠遠高於任何競爭對手的水平;

BOSS直聘基於“直聊”的匹配模式,鼓勵求職者和用人單位直接接觸,從而大大提升了招聘的效率和效果。

換句話說,與傳統招聘平臺相比,BOSS直聘的覆蓋面更大,不但服務了更多求職者,也服務了更多的用人單位,特別是前輩們無法覆蓋到的中小微企業。它能做到這一點,關鍵在於效率——能夠大幅提升招聘活動的時效性和精確性,解決上一代招聘平臺無法解決的問題。這是一條正確的道路,目前才走了一小半,未來是值得期待的。

在理論上,中國的招聘市場應該非常龐大。粗略測算一下就知道:中國的非農業就業人口約為5。8億,人均可支配收入約3萬元,而用人單位往往樂意支付求職者年薪的15-25%為招聘服務付費——由此可以得出2。5萬億以上的龐大市場規模。即便這個數字過於樂觀了,打一個對摺,也仍然足以支撐1萬億以上的市場。

現實卻是:根據CIC(灼識諮詢)估算,2020年中國線上招聘市場的規模僅為551億元。即便我們假設線下招聘的規模比線上還大幾倍,整個招聘市場可能也只有兩三千億的規模,遠遠達不到哪怕是最保守的天花板。

從資本市場角度看,日本最大的線上招聘平臺Recruit的市值為9。6萬億日元,約合885億美元,比中國所有與招聘有關的上市公司之和還要高2-3倍。而日本僅有7500萬適齡勞動人口,中國則有9億;日本的企業總數也遠遠比不上中國。那麼問題來了:

過去多年,為什麼中國的線上招聘行業一直長不大呢?

這個理論上限很高的行業,為什麼不能像電商、本地生活服務一樣,產生許多重量級的平臺呢?

在我看來,答案分為兩方面,既有產品的原因,也有市場導向的原因:

在產品端,過去二十年國內線上招聘平臺的進步非常小,可以說一直就停留在2000年代——以簡歷為中心,以搜尋為主要匹配模式,以HR(人力資源部門)為唯一服務物件。招聘平臺的本質就是個簡歷庫,求職者不斷地投遞簡歷,HR不斷地尋找和下載簡歷,而雙方的接洽主要是透過電子郵件、電話等站外方式進行的。

在市場端,國內的3000多萬中小企業、7000多萬個體工商戶幾乎沒有被招聘平臺覆蓋,而它們吸納了中國80%的勞動力就業。你能想象一家小工廠或小餐館跑到傳統招聘網站去招人嗎?就算它們樂意,也很難得到滿意的服務,因為它們急需的藍領求職者根本不會去這些網站投簡歷。

如果你理解了上述兩點,就能理解BOSS直聘的意義所在,以及它為何能迅速趕超歷史悠久的競爭對手了。因為它在產品端和市場端都做出了根本性的改變。

BOSS直聘的產品模式很簡單:“移動 + 智慧匹配 + 直聊”:

完全基於移動端設計產品,更符合移動時代的使用者習慣,避免了傳統招聘平臺從PC端繼承下來的歷史包袱。

基於大資料和AI技術,提供職位和候選人的精確匹配,以資訊流(Feed)推薦模式為核心,而不是傳統的搜尋模式。打個比方:傳統招聘網站就像新聞門戶,而BOSS直聘更像今日頭條和QQ看點。

鼓勵求職者與老闆(招聘決策者)直接聊天,提高前期溝通效率,加快整個招聘流程。與傳統招聘網站相比,這就像是從“電子郵件時代”進化到了“微信時代”。

在絕大多數企業裡,招聘決策最終是由業務負責人作出的,他們就是BOSS直聘所稱的“老闆”。BOSS直聘的產品模式的核心,就是讓求職者儘快找到合適的“老闆”,然後儘快展開實質性的對話。在這個過程中,平臺功能的設計當然是很重要的,技術也同樣重要——要讓求職者“跟老闆談”,首先要讓求職者和職位之間實現精確的匹配。2020年,BOSS直聘的研發投入為5。2億元,佔當年營業收入的26。4%,高於網際網路行業的平均水平;截止當年年底,研發人員佔據員工總數的26。6%。對底層技術能力的持續建設,是整個模式得以跑通的基礎。

BOSS直聘,究竟值不值148億美元?

所以,你會發現:BOSS直聘在2019年的銷售及市場費用佔營業收入的91。8%,而2020年這個比例已經下降到69。3%。在2019年,它的每一元廣告支出會帶來1。85元收入,而2020年這個數字上升到了2。39元。換句話說,BOSS直聘不是依賴無節制的“燒錢”實現發展,它的規模效應是上升的,使用者黏性也是上升的。這是因為越來越多的使用者發現,它確實能夠比較高效地解決求職問題。

在市場端,BOSS直聘可以說是圍繞著中小企業建立起來的:截止2020年底,它為630萬家企業客戶提供服務,其中520萬家是中小企業;而它最大的競爭對手只有36萬家企業客戶!顯然,對於數量龐大、品牌薄弱、招聘預算較低的中小企業而言,BOSS直聘的直聊模式不僅是最高效的選擇,甚至可能是線上招聘的唯一選擇。關於這個問題,我曾經諮詢過一位資深的製造業HR朋友,他的回答是:“如果你像我一樣,每年要為幾十個車間崗位招聘幾百個候選人,那你也只有跟我一樣天天使用BOSS直聘了。”

當然,中小企業的預算較低,付費能力也較低——但還是可以付費的。過去十二個月,在BOSS直聘的630萬家使用者中,有289萬家付過費,平均客單價約800元。如果你服務的客戶數量能比行業平均水平高十幾倍,那麼就算ARPU比平均水平低一些,商業模式仍然是行得通的。那些見識過拼多多VS天貓/京東的投資人,應該能理解我的上述觀點。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BOSS直聘服務的客戶以中小企業為主,但絕不是沒有大客戶:《財富》中國500強的所有公司,均是BOSS直聘的客戶;阿里、華為、網易等大公司,有數以千億的BOSS在平臺上活動。其中的原因也不難理解:任何用人單位都同時需要“批發+零售”的招聘模式。在需要招聘大批人員尤其是基層人員時,直聊模式對大公司仍然具備相當的吸引力。就像是平時習慣了在天貓和京東買東西的城市中產階級,遇到促銷機會也不會拒絕在拼多多買東西。

在上市前夕,BOSS直聘還處於虧損狀態,但是虧損正在大幅收窄。更重要的是,它的經營現金流在2020年首次轉為正數。對於高速擴張階段的公司,現金流遠遠比利潤更重要——早年的京東、過去幾年的拼多多就是很好的例子。BOSS直聘的獲客成本正在下降,而付費企業客戶在快速增長,僅僅2020年就同比增長了80。1%。按照這個勢頭髮展下去,實現盈虧平衡不會是很遙遠的事情。

BOSS直聘,究竟值不值148億美元?

不過,我認為上市後的BOSS直聘不會急於謀求盈利。中小企業是企業服務領域的“下沉市場”,做“下沉市場”最重要的就是不能急於盈利。太早地提升ARPU值,會導致企業客戶數量下降,並且最終影響到C端使用者的忠誠度,從而陷入惡性迴圈。正確的做法是在控制獲客成本的同時加強技術投入,實現可持續的增長,當規模效應和網路效應達到臨界點之後,盈利就會自然而然地降臨。服務於C端下沉市場的拼多多、快手都是這樣做的,服務於B端下沉市場的BOSS直聘也應該這樣做。

高榕資本創始合夥人高翔也認為,BOSS直聘前期的探索,開拓了傳統線上招聘服務未曾覆蓋的增量市場。目前,BOSS直聘已經證明了其產品模式的普適性,從網際網路行業逐漸滲透至全行業,並驗證了商業模式的可行性——因此在2020年實現了收入的翻倍增長。更重要的是,BOSS直聘還改變了以往市場對企業服務(To B)天花板較低的認知,打開了大家對企業服務的想象力。

回到標題裡的那個問題:BOSS直聘在上市第一天即獲得了148億美元的市值,說明資本市場目前的情緒很樂觀。我們無法判斷這個估值在短期或中期是否合理,因為各方面的不確定因素太多了。但是我們可以判斷,BOSS直聘的產品模式和商業模式是有價值的,它對中國招聘行業進行改造的方向是正確的;進一步的說,它目前的估值體現了對中小企業服務的一種開啟方式。如果它能將這種改造進行到底,那麼它就能取得更大的成就。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