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中國版Cruise,毫末智行有機會嗎?

千里之行,始於毫末,而毫末的開端,則始於一個烏龍故事。

“沒有、沒有,我們這裡所有的配送都是人工的,沒有過無人車。”

2021年6月24日上午,我們來到位於北京順義的物美多點超市馬坡店,店內服務檯工作人員稱,從未開啟過無人配送。

這家店就是毫末智行信誓旦旦宣稱,已經合作運營幾個月之久的物美超市。

在今年2月,毫末智行曾對外官宣,物美多點聯合毫末智行推出的無人配送車已在北京順義區正式投入運營,為在多點APP下單的使用者提供配送服務。

而就在兩天前,毫末智行CEO顧維灝在第二期品牌開放日上剛剛介紹稱:“物美多點搭載毫末智行自動駕駛系統的物流小車,目前也已在北京順義地區進入常態化運營,累計服務近千單。”

01

運營情況究竟如何?

這是我們今年以來第二次來到物美多點超市馬坡店,今年4月初,我們就曾來順義調研無人配送落地情況,當時也與該超市工作人員、大廈保安、周邊居民進行了溝通,當時得到的結果是毫末智行無人小車並未開啟運營,只是偶爾過來測試。

“從今年初開始,毫末智行無人車‘小魔駝’就經常在附近進行測試,車內沒有人,但車外會有工作人員拿著遙控器遙控跟隨。”

“前段時間週一到週五早上10點左右會有無人配送車在附近路段轉悠一圈,也不是送貨,不知道幹嘛。”

“最近這兩天連測試車都沒見過了,你們別等了,大機率今天也看不到。”

……

前後兩個月,我們收穫到的來自超市周邊相關人員的反饋基本一致,毫末智行尚未開始運營。而有趣的是,毫末智行官方卻不止一次對外公佈運營資料。

4月15日,在“2021智慧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論壇活動”上,毫末智行介紹,其在順義已經完成了2000個訂單。

6月22日,在第二期品牌開放日活動上,毫末智行再次提及無人小車運營資料,而這一次,這個資料被“改”成了近千單。

兩個月多的時間,毫末智行“魔幻”的丟失了1000多張配送單。

要做中國版Cruise,毫末智行有機會嗎?

Δ 毫末於今年4月稱在北京順義已經配送了2000單

毫末智行與物美多點合作採用的車型,就是毫末智行自研的原型低速無人車“小魔駝”,它也是毫末智行10款自動駕駛產品全家福之一。

資料顯示,“小魔駝”整合“小魔盤”線控底盤、多源感測器、自研高算力計算平臺及L4級無人駕駛演算法,已於2020年11月面世,時速為20-40km/h。

毫末智行稱,小魔駝具有三大優勢,

一是場景豐富:支援開放道路與封閉園區、支援7*24h全天候執行並適應雨雪霧等惡劣天氣;

二是執行安全:全面監控環境邊界與路況阻塞、並保護資料演算法,具備策略安全與資訊保安防護;

三是智慧應用:智慧識別違規佔道、行人橫穿等狀況,並具備圖形互動、語音互動與燈光互動功能,實現策略智慧與互動智慧。

一位無人配送領域專家向《賽博汽車》表示,如果按照毫末智行公佈的車輛資料,小魔駝完全具備了運營能力。“沒有投入實際運營,則可能是因為毫末自動駕駛能力沒達到運營的程度,或者說無人配送車遠沒有達到他自己所說的能力”。

他介紹稱,無人配送車在投入運營前,會經歷模擬測試、效能測試、實際路測等多個階段,在這些過程中,就已經完成了前期地圖等採集工作,一旦宣佈落地,即意味著可真實送貨。

“很難相信企業有客戶、有車、有技術,不去落地運營的。畢竟對我們做技術的來說,運營資料太重要了。只要有機會,都是‘拼命在測試、拼命跑資料’,不可能會存在能跑卻選擇空跑、不落地運營等情況。”上述專家稱。

完全沒有落地運營,卻堅稱已經獲得訂單,毫末智行是在作秀還是有難言之隱。

02

底盤外供是否順利?

“做低速無人車行業助力者”,這是毫末智行在低速無人車領域的定位。

為了促進無人配送車更快普及,毫末智行向市場推出了一整套“5S服務”。所謂“5S服務”,分為五層,均可以單獨提供。自下而上分別是FAAS工廠服務、IAAS供應鏈和硬體服務、PAAS系統工具服務、VAAS車輛服務,以及MAAS運力服務。

要做中國版Cruise,毫末智行有機會嗎?

Δ 毫末智行5S服務體系

毫末希望透過“5S服務”,在整個無人配送車生態中,以多種服務、多種角色來與各方合作,全方位推動無人物流車生態的發展,這也讓其自身在生態中佔據了一個有利的位置。

一位無人配送企業的高管認為,相比運營,擁有主機廠背景的毫末智行,可能更傾向於做“線控底盤供應商”,所謂的運營則只是對外展示能力,更好的服務底盤銷售。

承載這個“夢想”的是其自研的低速無人車底盤產品“小魔盤”,該產品於2020年4月試製成功。

據毫末智行官微稱小魔盤生產數量突破500臺。據官方宣稱,毫末智行已在保定建設了專為L4級智慧服務車打造的柔性製造基地,可以混線生產多種車型,佔地5000平米,設計產能每年5000輛。

要做中國版Cruise,毫末智行有機會嗎?

Δ 魔袋20

與運營業務的尷尬不同,底盤合作已有確切的落地成果。毫末與美團合作的“魔袋 20”已經在北京順義地區常態化運營。

那麼疑問就來了,為什麼毫末智行與美團合作的“小魔盤”在真實運營,而號稱全自主研發的“小魔駝”卻在“溜號”呢?

“可能是毫末自動駕駛系統計算能力還不足,但底盤已經能實現落地。”一位業內人士分析。

整車廠造底盤,聽起來是手到擒來的事情,但實際操作並非那麼簡單。該人士稱,此前其在選擇無人配送底盤時,一般會參考兩大要素,一是響應快、準確;二是穩定性高,機械結構合理性很重要。

按理說,車企在結構穩定上有優勢,但其實不盡然。

“車企造車沒問題,但是不會造小車。車輛做小了之後穩定可靠性都要重新設計、驗證。而且,無人物流小車的供應鏈體系與乘用車也有很大區別,工廠也並不能通用。”

毫末智行在底盤的合作和交付上也不如其宣傳的順利。“實際上,毫末的合作伙伴不止美團,還有一些巨頭也在溝通磨合,但是進展並不算太順利。”這位行業人士介紹。

此前也有多位業內人士向《賽博汽車》談到,毫末智行不惜壓低成本拿訂單,而到具體交付上卻問題頻出。

今年來他已經面試了多位從毫末智行離職,或計劃離職的技術人員,“主機廠有品牌背書優勢,但相對反應會比較慢。我們公司這段時間面試了很多從毫末出來的人,很多是無人配送團隊的。”

這些人離職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業務發展並不如對外宣稱的那麼快;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無人車對於毫末整體而言,只是一個小部門,大約幾十人的團隊投入研發,在毫末智行中,只能算是“二軍”。

顯然,很多技術人員不願意在公司的非主力部門,做著並不十分亮眼的工作。

03

毫末智行的野心如何支撐

毫末智行的野心不止在低速無人配送市場,成為中國Cruise才是終極目標。

目前自動駕駛企業發展模式大致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Waymo模式,以人工智慧和雲端技術,去做細分領域的專項集中;

第二類是特斯拉,以電動車為產品,自動駕駛作為其核心賣點用於同市場其他廠商進行競爭;

第三類是 Cruise 模式,屬於主機廠分化出來的一個獨立執行的科技企業,來為主機廠的智慧化與自動駕駛提供服務。

毫末智行在多個場合表示,自己想做中國的 Cruise 模式,無人乘用車市場是重頭戲。

顧維灝也在多個場合表示,自動駕駛商業化路徑將呈現從低速到高速、從載物到載人、從商用到民用的漸進式發展趨勢,毫末也在沿著這條路佈局。那顯然,高速、載人、民用是其未來更傾向的方向。

作為長城汽車企業公司,毫末智行承擔著長城在自動駕駛的野心,相對應的乘用車產品主要為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小魔盒”。

根據毫末公佈的最新資料,小魔盒行駛里程數突破45萬公里,100%搭載毫末智行自動駕駛系統的長城高階車型“摩卡”已裝載5000臺。

從技術儲備來看,毫末預計2022年將支援L4級別智慧駕駛能力。從車輛搭載來看,截止到2022年底,毫末智行自動駕駛系統計劃覆蓋長城汽車數十個乘用車型。

毫末智行董事長張凱披露:預計三年內,搭載毫末智行自動駕駛系統的乘用車輛將達到100萬臺。

要做中國版Cruise,毫末智行有機會嗎?

Δ WEY摩卡為毫末智行在乘用車市場的首款落地車型

無人乘用車市場的故事聽起來性感,而實際投入上則是看不見底的深淵。不論是2009年就已經入局的Waymo,還是2016年左右國內開啟創業的一波Robotaxi企業,目前都面臨著技術落地、商業實現的難題。

長期來看,進入這一賽道,從零做起的毫末智行還有多少機會尚無法定論。就看眼下,毫末智行也面臨著多重難解困境。

一是人才。根據毫末智行透露,目前公司約有400人的團隊,這一團隊人數遠不如百度、華為等企業,甚至少於一些只專注Robotaxi賽道的創業公司。在科技公司、出行公司、主機廠等進行人才爭奪競賽的當下,車企背景對於技術人員並不具備優勢。

二是技術。毫末前身為長城汽車智慧駕駛系統開發部。作為國內較早一批開始自動駕駛技術研發的車企,長城汽車從2010年便已開始進行ADAS技術研發,並在底特律設定自動駕駛研發中心。佈局時間看似很早,但目前長城汽車還沒有真正在自動駕駛賽道上進行“拉練“,尚沒有自動駕駛相關路測資訊釋出。長城汽車的智慧網聯技術或還處在自我檢測階段,未有可對比資料證明實力。

三是資本。由於有主機廠作為背景,相比一些初創企業,毫末在資金上的相對壓力或較小,但自動駕駛行業需要耗費大量的資金,在車市大環境不算明朗的當下,毫末智行顯然也需要更多外部資本進行背書。目前自動駕駛賽道正處於群雄逐鹿階段,國際國內可投資的標的並不少,毫末智行有多少優勢和吸引力呢?

毫末智行取自《老子》“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這不該是強調一點一滴積累、腳踏實地耕耘的重要性嗎?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