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坑鄉土 | 晉江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內坑思母山

內坑鄉土 | 晉江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內坑思母山

作者 |江 濱

原文出處 | 晉江文史資料第二十三輯

據考證,早在新石器時代,即有人類在青陽這塊土地上勞動生息。根據晉江市文物管理委員會歷次文物普查所得資料,已發現的古文化遺址有新石器至青銅時代文化遺址共四處,青陽鎮區附近相距不足二公里的範圍內即佔了三處,分別是霞行遺址、八仙山遺址和嶺山遺址;另一處是內坑鎮的思母山遺址。

泉州地區挖掘到的新石器時代器物

霞行遺址

位於霞行村南,今晉江酒廠內。1985年建酒廠時在地層3。2米深處發現並出土磨製石錛二件、石斧一件及火燒土。石錛、石斧由晉江市博物館收藏。

八仙山遺址

位於青陽鎮西1。5公里處的八仙山西麓,面積約50平方米。1972年調查發現。地表有火燒土,圓形洞穴,採集到磨製、打製的石錛、石戈以及網墜,方格形印紋陶罐。出土器物收藏於晉江市博物館。遺址因興修水利,已無原貌可尋。

嶺山遺址

位於青陽鎮西1公里處,面積約1500平方米。1974年平整土地時,發現出土磨製石錛12件,打製石錛1件,由晉江市博物館收藏。遺物分散在方圓50米的小山坡上,埋藏深度1。5米。地上有陶片,質地不堅,劃斜格紋。後經興水利,平整土地,原貌已無存。

思母山遺址

位於內坑鎮砌坑村西北的思母山南麓。1970年興修水利時發現。採集有磨製石錛2件,方格形印紋陶片和網墜各1件,出土器物收藏於晉江市博物館,遺址被墾為農田並修築水渠,原貌已無存。

內坑鄉土 | 晉江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內坑思母山

晉江深滬新石器時期遺址挖掘現場

這4處古文化遺址出土的文物中磨光石器和打製石器並存,並且還出土了陶罐。八仙山、嶺山處發現的石器,琢磨得比較粗糙,有的還留有打製的痕跡,但4處遺址均有一些琢磨精細,且有鋒利刃部的石器,還有的石器鑽了孔,為便於加柄和攜帶使用。出土的石錛、石戈、石斧等均為當時比較常見的生產工具。據有關專家鑑定,這些石器是距今大約7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居住於此的祖先的生產工具。這使晉江的開發史由此上溯到了原始社會的中晚期。

從出土的遺物看,當時磨光、鑽孔的加工技術在生產生活中已得到廣泛應用,居住於此的晉江先民們主要從事農業生產,並且掌握了燒製陶器的手工業生產技術。而陶器的燒製是新石器時代最具特色的手工業。由此可以推斷,7000年前居住在晉江一帶的先民們已過著定居的生活,農業生產和手工業生產也已達到了一定水平。

內坑鄉土 | 晉江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內坑思母山

挖掘考古現場

晉江市這4處古文化遺址的發現和石錛、石戈、陶罐等生產工具和生活工具的出土,使人們對新石器時代晉江一帶的物質文化的瞭解有了豐富的實物資料,同時為探索和研究福建境內閩越人早期歷史的原始社會中晚期經濟、文化和生活提供了重要實物佐證。

—END—

作者 | 江 濱

圖片|網 絡

原文出處 | 晉江文史資料第二十三輯

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