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福VS張亮,誰才是麻辣燙一哥?

楊國福麻辣燙趁張亮麻辣燙之危邀請張亮代言的事情貌似沒有什麼後續了,不過再看一遍事情還是很好笑。

簡單說,是有個以為張亮麻辣燙是模特張亮開的網友,在模特張亮的微博下面怒斥張亮麻辣燙是“黑心商家”,張亮則迴應稱“去吃楊國福啊”。

躺賺一波安利的楊國福麻辣燙喜出望外,開開心心地蹭起了熱度,還說要邀請模特張亮代言,暗戳戳“拉踩”友商。

楊國福VS張亮,誰才是麻辣燙一哥?

楊國福VS張亮,誰才是麻辣燙一哥?

楊國福VS張亮,誰才是麻辣燙一哥?

楊國福VS張亮,誰才是麻辣燙一哥?

楊國福VS張亮,誰才是麻辣燙一哥?

楊國福麻辣燙莫名其妙什麼都沒做就喜提了個熱搜第一,那幾天的微博互動量簡直翻倍漲,隔著螢幕鮮姐都能感受到官博編輯對於天降超額KPI和獎金的濃濃喜悅。

相比之下,張亮麻辣燙那邊就顯得“冷漠”多了,官方嚴謹又刻板地解釋了“麻醬要錢”只在外賣平臺上,還表示楊國福請誰代言他們都無權干涉——雖然看上去是個負面輿情,但口味這東西本就是眾口難調的事情,喜歡吃張亮麻辣燙的人還是會去吃的,問題不大。

然而,勸批評張亮麻辣燙太low的網友去吃楊國福麻辣燙的張亮並沒有要接受楊國福麻辣燙代言人邀約的跡象。

如果你沒看懂上面這句話,就再看一遍。

這件事,也從側面反映了楊國福、張亮兩個麻辣燙品牌的知名度之高,關於這兩家麻辣燙哪個更好吃和他們背後的關係一直都是吃麻辣燙群眾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2019中國餐飲業年度報告》評出的中國快餐小吃Top10中,楊國福和張亮分列二、三名,2020年中國餐飲細分品類榜單中,張亮和楊國福以細微差距成為麻辣燙品牌中前兩位——不同時期內、不同評選標準下排名有變化,但這兩個品牌總是一起出現,難分伯仲。

楊國福VS張亮,誰才是麻辣燙一哥?

楊國福VS張亮,誰才是麻辣燙一哥?

網友們一邊樂此不疲地討論著這兩家究竟哪個更好吃這個永遠無法得出結論的問題,一邊八卦著楊國福、張亮兩位創始人的關係:有人說楊國福是張亮的舅舅,有人說張亮麻辣燙是從楊國福麻辣燙分家出去的。

作為把麻辣燙這個起源於四川的街頭小吃改良並推廣到全國的兩位東北人,楊國福和張亮都來自哈爾濱賓縣,也確實有親戚關係:

楊國福是張亮姑家的表姐夫,兩人沒有血緣關係

;張亮做麻辣燙晚於楊國福,也確實受到了這位表姐夫的影響,“是因為他先做的麻辣燙,然後咱們才選擇這個專案。感覺這個專案挺好,它入門門檻比較低,能投資得起。”

至於這個影響到底多大,只有本人知道了。不過,這兩個麻辣燙品牌雖然出自一個地方,發展路徑也極為相似,但多做了解還是能發現不同之處。

楊國福1970年生人,15歲輟學,過了很久的苦日子,放羊、養豬、種地、賣菜,貧困農村娃做過的他也都做過。20歲時,楊國福投奔哈爾濱的姑姑,和姑姑一起上街擺攤。就是在擺攤的時候,楊國福看到了一家火爆的麻辣燙小攤,那家麻辣燙還沒有經過改良、是比較四川的樣子,每份食材是固定的,也確實又麻又辣又燙。

再後來,楊國福自己做起了餐飲生意,租了一間半地下室的小店面,一開始,這家小店賣的是東北人真愛的烤串,在越來越貴的魷魚“逼迫”下,

2000年,楊國福開始嘗試做麻辣燙。

楊國福VS張亮,誰才是麻辣燙一哥?

鮮姐無意間發現的“意外之喜”,竟然還有歌?!

可以想象最開始那種純用豆瓣醬做底的麻辣燙的難以下嚥,在一次次吐槽和改良中,楊國福麻辣燙的底料加骨湯、加麻醬,越來越合乎東北人的胃口,食材也越來越豐富,也變得沒那麼麻也沒那麼辣了。

在改良麻辣燙這件事上,楊國福的作為簡直值得記入美食史,不然現在可能都不會出現“如何分清麻辣燙、串串香、冒菜、小火鍋甚至關東煮”這種誰都沒法給出具體答案的問題。雖然川渝地區的人民可能並不想承認現在這種不麻也不辣的自選食材涮菜是麻辣燙,但市場對其給予了高度肯定。

2003年9月,越來越受歡迎的楊國福麻辣燙有了招牌,“楊記麻辣燙”在哈爾濱永和街52號開業。

楊國福VS張亮,誰才是麻辣燙一哥?

圖片來源:新零售智庫

楊國福最開始的擴張其實很沒有章法,親戚朋友看到楊記麻辣燙生意好,就想跟著一起幹,這在當時是很正常的事情,還沒有什麼管理經驗和品牌意識的楊國福也同意,“先送人一個牌子,反正都是親戚朋友,都一起幹吧,大家都是苦過來的。”兩年時間,各種熟人一起開出了二三十家楊記麻辣燙。

2005年,楊國福用自己的名字註冊了商標,楊記麻辣燙就成了現在的楊國福麻辣燙,2006年,已經有了一定經營意識和連鎖野心的楊國福麻辣燙正式對外開放加盟,小几千塊的加盟費加上早期的市場紅利,加盟店的生意也做得很好,楊國福一年靠加盟就有兩三百萬的收入。

同一年,小了楊國福15歲的親戚張亮也做起了麻辣燙生意,

張亮的起點比楊國福高一些,湊了兩萬多塊錢開了個100平的大店,還僱了三個服務員。

然而這個店沒做成,因為張亮沒怎麼改良川渝地區麻辣燙的味道,這也和他說的“結緣於四川冒菜”相符,可惜東北人民不如張亮美好幻想中的那麼熱衷於麻辣口,這家店生意寥寥,半年多就關張了。

張亮也開始改良麻辣燙,並在大學附近重新出發,這次的生意做成了,3塊錢一份的麻辣燙,一年賺了十幾萬。

和楊國福麻辣燙類似,張亮麻辣燙的第一波擴張也是靠熟人,“(對加盟)唯一的要求就是自己的店面別離太近了,互搶生意。”一直到2008年,越來越好的生意和越來越多的加盟商倒逼張亮註冊商標、建立完善的加盟體系,這才有了現在的張亮麻辣燙。

開始品牌化經營、規模化發展後,楊國福和張亮就逐漸走上了不太一樣的道路。

這可能和兩位創始人的性格有關,楊國福經歷更豐富、年紀更大,也更像一個廚子,所以一直以來對原材料的把控更加嚴格;張亮之前的工作是酒水銷售,對經營公司會有一些創新的想法。

楊國福曾在2010年叫停過所有加盟,因為他發現加盟門店難以管理,質量實在是參差不齊,那之後,楊國福提高了加盟門檻,開始對加盟門店統一裝修,並把合作多年的老加盟商培養成了

區域總代理

,幫助在各地開拓市場。

楊國福VS張亮,誰才是麻辣燙一哥?

楊國福總公司更是一直把供應鏈抓在自己手裡

,楊國福把公司總部遷到了上海,在全國各地建物流基地以支援湯底、料包、食材等的全國配送,還斥巨資在四川設廠,配備調味料研發中心、智慧廚房實驗中心等部門。

楊國福VS張亮,誰才是麻辣燙一哥?

楊國福VS張亮,誰才是麻辣燙一哥?

楊國福的加盟費分為三檔,北上廣深地區25900元、地級市及直轄市21900元、鄉鎮/縣級市17900元,均為加盟商每年要繳納的品牌使用費,

全國5500多家門店,每年給總部的加盟費就有1.2億。

楊國福VS張亮,誰才是麻辣燙一哥?

而據楊國福採訪中透露,加盟費用不過是收入的兩成,還有更加客觀的商貿收入,也就是加盟門店向總部採買裝置、食材等必需品的費用。

相比於楊國福的重資產,張亮則顯得輕了很多。

張亮麻辣燙的加盟費用僅分兩檔,19800元/年和10000元/年,

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就是加盟費用,食材外採。

楊國福VS張亮,誰才是麻辣燙一哥?

面臨早期加盟混亂的問題,張亮選擇在各地成立分公司,先開個直營店做範本,並統一管理當地的加盟門店。

楊國福VS張亮,誰才是麻辣燙一哥?

在目標人群、門店選址、加盟條件等方面,楊國福和張亮的同質化嚴重,在大多數消費者眼裡,他們就像肯德基、麥當勞一樣,

有個人偏好,但互為替代

。二者現在的發展狀態也相似,全國各有5000多家門店,還都在海外擴張,目前市場上還沒有能撼動其地位的第三股勢力。

而兩位創始人的關係也並非狗血商戰劇中那種分外眼紅天涼王破。

張亮麻辣燙的總部依然在哈爾濱,楊國福的總部卻已經遷往上海,根據兩人的一些採訪,可以感覺到與其說他們是“對手”,還是“友商”這個詞更精準一些。

“畢竟是關係很近的親屬,親戚之間誰家辦事,還是會碰面,這避免不了。回到家庭就是親屬,在公司的時候,是兩家企業,相互不摻和。”兩人雖然私底下沒有什麼交流,也默契地不經常同時出現在一個地方,但也“沒有非得拼個你死我活”。

兩個品牌屬於良性競爭,互相促進著共同制霸著麻辣燙江湖,“有一些創新相互刺激和借鑑。”

楊國福VS張亮,誰才是麻辣燙一哥?

而這兩個品牌面臨的問題也非常相似。

首先就是所有依靠特許經營模式擴張的企業都面臨的基本問題:加盟門店管理難度大。

雖然底料、調味料、菜品等都做了統一標準,也成立了餐飲商學院進行統一培訓、時不時都有總部“蒞臨指導”,但還是無法完全保證加盟門店的口味和服務質量。

這也導致了

總有食品安全問題曝出

,哪怕是楊國福這樣掌控著上游供應鏈的也不行,不耽誤食客總能從碗裡吃出來異物。去翻翻這兩家麻辣燙的官方微博,時不時地就有蓋了公章的宣告,表示知悉了某某門店的某某食品問題,替加盟門店解決問題。

楊國福VS張亮,誰才是麻辣燙一哥?

但是,消費者還不管加盟商和品牌商的區別,鍋都要品牌方背。

其次,就是無法遏制的山寨門店和加盟問題。

有創業者不想或者不能承擔加盟成本,但又想蹭行業領頭品牌的熱度,於是就自己仿照著招牌、裝修、菜品等開了個山寨店的;也有加盟過一段時間,摸清了經營門店的套路,甚至搞出了相似的味道,加盟到期了不再續費但招牌不換的。

更過分的,就假冒品牌,搞了個假的加盟電話、加盟條例的騙子,至於騙子們收到加盟費們是演戲演全套地真搞出店鋪來還是拿了錢就跑,那就隨他們開心了。

楊國福VS張亮,誰才是麻辣燙一哥?

兩大巨頭雖然現在還在行業裡佔據絕對優勢,但市場千變萬化,雖然是巨頭但也絲毫不敢懈怠。

越來越多的定位更精準、更具有網際網路基因的年輕品牌出現,比如順應健康生活理念,宣傳湯底不新增任何調味劑的青蔬撈燙等。在楊國福、張亮的故鄉賓縣,還有馬玉濤、鴻興源等已經具備了一定規模的老品牌。

麻辣燙這個起源於四川的街邊小吃,確實是由東北人做大做強、推向全國的,而賓縣也被調侃為麻辣燙的耶路撒冷。

楊國福VS張亮,誰才是麻辣燙一哥?

而即使是街邊小店,雖然宏觀上無法撼動行業巨頭的地位,但卻可以對單個店面造成影響,認為“無論楊國福還是張亮,都不如我家樓下那家麻辣燙”的消費者不要太多。而

做麻辣燙本就是門檻比較低的餐飲創業專案

,很多麻辣燙店老闆都提過,常來的食客多聊聊天后就在隔壁開了家店的事情常有發生。

不管是楊國福還是張亮,都無法自信地說自己家的麻辣燙有絕對的競爭力

,兩者雖然味道有區別,但真正只認準其中一家的消費者只是少數;兩家品牌不停地推陳出新,在湯底口味、食材花樣上不斷創新。

而麻辣燙有時會被認為是依附於火鍋存在的小品類,和冒菜、串串香甚至火鍋的細分界限並不算太明顯,所以對於楊國福和張亮來說,與其把對方當做對手,不如把更多的警惕放在串串香品牌、冒菜品牌,甚至沙縣小吃、黃燜雞米飯、蘭州拉麵這其它三種國民小吃身上。

麻辣燙市場越來越成熟,未來,

品牌升級、看重營銷、掘金海外、專注細分

等都可以是巨頭的發力點。

楊國福麻辣燙和張亮麻辣燙平分秋色的局面應該還會維持很長一段時間,無論對於兩個品牌還是對於消費者,這都算是個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