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超市提高客單價的方法有哪些?怎樣運用?

【文/靈獸山 天鯤】

客單價是顧客單次購買的金額,其高低決定高銷售額實現的可能性,客單價向前關聯流量和轉化,向後連線復購以及裂變可能,由於圍繞商品和價格設計,客單價其實還影響著盈利能力。社群超市是高頻剛需行業,基礎民生屬性使得流量即使不錯,但客單價也並不見得高。

這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消費者購買渠道多元化的競爭分流,導致顧客很難集中一個地方購物,二是消費意願不足,沒有能吸引消費者多購買的商品、服務和方法。本質上,獨立的提高客單價動作難以為繼,其受到零售多重因素的影響。

社群超市提高客單價的方法有哪些?怎樣運用?

一、基本方法:提高商品和服務連帶率、加強相關性提高客單價

顧客到社群超市購物是有初始需求的,比如購買果蔬生肉,在這個基礎上還會有相關需求,比如食用油和調味品,這種連帶銷售商品的比率就是連帶率。超市將烘焙和果醬陳列在一起,香皂與皂盒放置一塊是商品搭配連帶。

收銀臺口香糖等商品價格不高,顧客結算時順手購買,這是大件連帶小件,也是常見的湊單方式。還有高價帶低價,正價帶特價、正品帶臨期等的價格連帶,比如某品牌促銷有換購活動,購物滿68元加3元購買大桶可樂。提高連帶率是客單價提高的基本方法,滿額贈和加錢購,組合包裝式陳列,相關商品陳列都可以提高連帶率。

這些提高連帶率的核心邏輯具有因果性,前述無論哪種方式都是因為需要甲產品,同時也需要乙產品。但也有些商品之間並不存在因果關係,比如經典案例紙尿褲和啤酒,父親為孩子買紙尿褲順便買些啤酒,反而促進啤酒銷售大幅提高,最終提高了客單價,但兩種產品並沒有因果關係,但卻具有相關性,相關性只需要發現找到運用即可。

提高連帶率是提高客單價的基本方法,圍繞因果性和相關性設計營銷方案、陳列方案、展示方案、捆綁和推薦方案,後續連線復購的會員方案等,就有可能提高客單價。另外現在常用的異業聯盟其實也是相關性的一種,可能是流量和客群相關、也可能是渠道和營銷相關,總之跑通邏輯找到相關性也會提高客單價。

社群超市提高客單價的方法有哪些?怎樣運用?

二、前置動作:做好前置流量轉化,為提高客單價提供充足流量池

賣得越多商品的價格越便宜,反之賣得少就想提高毛利率,這個本質是商業的“價量”邏輯。獲得客單價提高的方法並不難,但如果流量轉化率低,買的人少客單價再高也沒什麼意義,因此前置的流量轉化要做到位。

引流品的作用都很清楚,其本質是透過利潤或便利服務換取流量的商品,但顧客只買引流品的情況也不少,因此超市做促銷活動往往流量會增加,但毛利率卻在下降。由於促銷的目的是透過引流品讓顧客購買其他利潤品,這個過程會設計一些營銷方案來推動顧客購物。

社群超市如果缺乏流量和轉化能力,要去提高客單價的意義就不大了,如果商品結構不合理,引流品和利潤品策略再好,流量和轉化會不穩定,最後也會影響到客單價。提高轉化率有四個關鍵動作:社群超市要找到有效流量、商品陳列展示要做合理設計、縮短顧客購買的決策時間、組合並運用多種促銷打折方案。

社群超市提高客單價的方法有哪些?怎樣運用?

三、其他邏輯:圍繞復購率設計客單價,反向推動客單價提高

網際網路時代由於資訊傳遞極快,產品、營銷和渠道不像以前涇渭分明或有先後次序,很多時候這些要素都是混合在一起同時開展的。因此很多企業在投入營銷費用時也會要求效果,這個要求在傳統營銷時代是不能保證的,因為錢花出去到底價值如何是無法衡量的,但這又是不可逆的,這就出現了營銷一體化。

客單價的提高也有這個問題,表面上提高客單價的核心是做好連帶率,但無論是前置流量和轉化,更早的使用者需求和產品測試,還是圍繞復購設計的會員制,也經常會捆綁在一起實施從而形成一體化,可見提高客單價需要流量、轉化率和復購率同步開始才能有效,加上客單價就構成了銷售額公式。

以前曾論述過營銷的7次法則,這是營銷動作重複觸達消費者的頻次,嚴格地說這是處於轉化階段的行為。不過現在顧客對品牌的忠誠度越來越低,為了改變局面,零售商和品牌商都將注意力放在私域流量上,這個本質其實是對顧客終生價值的獲取,也是顧客生命週期的分層管理。

可見,上述的問題不僅流量轉化中在做,顧客價值的不斷創造也是提高復購率的核心。不斷交融中,不論是普通顧客還是會員,只要實現轉化購買,就要圍繞復購率設計提高客單價的方法,從而反向推動客單價的提高。

比如山姆店等付費制會員模式,不僅是顧客與門店的捆綁提高復購率,在過程中會不斷提供更多高性價比商品和服務,來提高客單價。

社群超市提高客單價的方法有哪些?怎樣運用?

四、其他與總結

提高客單價的方法是底層邏輯,因此運用不限於社群超市。在營銷一體化中,客單價提高可以獨立開展,但如果不能置於引流、轉化、復購以及後續社交化、社群化和社群化之中,客單價的提高對最終銷售額的貢獻會十分有限。

社群超市面對平臺電商、生鮮電商、社群便利店、生鮮店和社群團購的競爭,提高客單價只是系統性運營的一部分,甚至是一個技法而並不能決定成敗,因此需要更為全面的營銷一體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