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柳傳志的三個不等式(2):柳傳志不等於民營企業家

關於柳傳志的三個不等式(2):柳傳志不等於民營企業家

一個不是民營企業家的人去談民營企業家,並強調對於私有財產的保護,而且在很多場合刻意強調自己是民營企業家的身份,這不免讓人產生很多的聯想。

關於柳傳志的民營企業家身份問題,我一直認為柳傳志過去不是、現在不是、未來也不可能是民營企業家。而“民營企業家”身份才是整個事件的關鍵。

大家知道,聯想創立於1984年,是中科院全資控股的全民所有制企業,也就是徹徹底底的國有企業。柳傳志在很長的時間裡面除了在聯想的職務外還兼任中科院計算所的所長,而中科院計算所的所長是標準的司局級幹部,從這個角度看柳傳志最初的身份是官員。

關於柳傳志的三個不等式(2):柳傳志不等於民營企業家

1994年柳傳志在香港設立香港聯想,這也是後來聯想集團的主體,它實際業務來源幾乎是內地的聯想公司。

2000年前後,柳傳志又以多元化為名設立了聯想控股公司,千萬不要小看了這一步,這其實是柳傳志營造聯想獨立王國的一大步。在此之前,中科院直接控股聯想集團,有了聯想控股公司後,中科院不再是聯想集團的股東,而是變成聯想控股公司的股東,然後由聯想控股公司管理聯想集團,我把話說的再直白一點,中科院計算所被架空了。

經過柳傳志的這些操作以後,聯想集團變成國有參股企業,或者叫國有參股相對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柳楊在這裡有了自己的股份,也就是國有資產在柳傳志的閃轉騰挪之下,轉了一兩個彎兒,就到了柳楊自己的口袋了。

關於柳傳志的三個不等式(2):柳傳志不等於民營企業家

關於這方面的內容,我在上一期圖文《關於柳傳志的三個不等式(1):柳傳志不等於改革開放》裡有說明,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所以說,聯想集團是百分百國企改制過來的混合所有制企業,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民營企業,哪來民營企業家一說?

在資本主義國家是沒有民營企業家這個概念的,在中國之所以把民營企業家這個身份單獨拎出來,是因為中國除了私營企業外,還有大量的國企存在,而且國企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基礎行業、重要行業,在國民經濟的結構里居於主導地位。

關於柳傳志的三個不等式(2):柳傳志不等於民營企業家

民營企業和其他型別的企業相比,最大的特點是天然所具有的草根屬性,沒有資源,沒有背景,最當初都是白手起家。不像聯想,有中科院在後面給予資金、技術、人才的各種支援。

民營企業有的是夫妻開一個小店,經過幾十年的打拼,才有了一點點積累;有的是風餐露宿,路邊擺攤,街頭叫賣,才有了第一桶金;有的是起早貪黑,一天只睡三四個小時,在風雨飄搖中慢慢成長起來,他們都是依靠誠實勞動、合法經營艱難打拼的企業,在黨和國家支援下自尋出路,一點點生存、發展起來,他們當中的傑出代表有任正非、曹德旺等。

柳傳志曾經在接受《企業某報》採訪的時說,他認為首先應該給民營企業家一個明確的政治身份,第二就是對私有財產的保護。當初看到這篇報道的時候,我並沒有想太多,但現在看來,這恰恰是柳傳志的老謀深算。一個不是民營企業家的人去談民營企業家,並強調對於私有財產的保護,而且在很多場合刻意強調自己是民營企業家的身份,這不免讓人產生很多的聯想。

老柳這樣強調,無非有這樣幾個目的:一是希望人們忘記,聯想曾經是一家國有企業;二是柳傳志是民營企業家,反對柳傳志就是反對民營企業家,企圖綁架民營企業家群體;三是潛意識當中,他更希望自己的財產得到保護,即使這些財產來路不明。

關於柳傳志的三個不等式(2):柳傳志不等於民營企業家

有人稱老柳為教父,是哪方面的教父呢?是技術創新方面,還是企業管理方面?看來都不是。之所以稱為教父,是因為柳傳志有本事把國有資產經過乾坤大挪移,拐了一個彎兒,就到了自己的口袋。

寫到這裡可以下一個結論,柳傳志不是民營企業家,柳傳志不等於民營企業家。

最後,讓我們再一次為以司馬南為代表的正義之士點贊。

關注【攀巖的時代】,方便下次找到我。我是一名職場老兵,專注於價值分享,知無不言,實實在在。希望與您交流、探討,幫您分憂、解惑,助您成功、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