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存力,高質量發展的數字基石》白皮書釋出,系統定義資料存力

4月20日,華為釋出了與羅蘭貝格聯合撰寫的《資料存力,高質量發展的數字基石》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白皮書圍繞儲存產業的發展脈絡,系統定義資料存力量化衡量指標體系,為政府和企業評估、設計相應的存力建設方向提供系統科學的借鑑。羅蘭貝格合夥人、資訊科技與高科技行業負責人李冰表示:“對於資料儲存的能力,當前產業界更多的用資料儲存的容量來衡量,但隨著儲存產業的快速發展和AI、大資料等多樣性資料業務的出現,僅僅靠容量作為指標,已經無法為儲存產業的發展和儲存系統的建設提供有效的參考。資料存力的科學定義和評估十分必要。”

《資料存力,高質量發展的數字基石》白皮書釋出,系統定義資料存力

隨著智慧世界的到來,資料量以驚人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30年,全球資料將進入YB時代。資料上升為國家級戰略,是數字經濟的關鍵要素,資料儲存的能力將直接影響到經濟社會發展的質量。數字基礎設施要面向多場景實現工業互聯乃至萬物智聯,必須擁有強大的資料儲存能力,即資料存力。基於此,白皮書系統定義資料存力,呈現四大價值:

倡導確立資料存力的概念和內涵。資料存力是資料儲存的能力,是根據不同的應用環境需求,有效儲存資料的綜合能力。資料存力是以儲存容量為核心,包含效能表現、可靠程度、綠色效能在內的綜合體現。

論述資料存力對於高質量發展基石性支撐。利用“直接-間接-衍生”的價值遞進框架,度量儲存服務產值、儲存服務所支撐的產值、基於儲存的先進技術所支撐的產值。基於場景測算,得出1元儲存投資可支撐5元直接價值、8元間接價值和30~40元衍生價值的測算結果。

創立評估資料存力發展成熟度的指標體系。建立了綜合性的指標體系評估資料存力發展成熟度,全面考慮“體量-效率-基礎保障-前沿保障”四大方向,並根據國家和企業的特點分別向下延伸出三級指標的評估體系。

評估全球主要國家的資料存力發展。對2020年全球20國的資料存力發展進行評估,分析了資料存力發展領先國家關鍵成功因素和追趕者國家的發展超越路徑,並給出資料存力提升政策建議。

華為資料儲存與機器視覺產品線總裁周躍峰表示:“以資料存力為支撐,只有資料‘存得好’、算力‘算得快’、網路‘傳得穩’,數字基礎設施才能充分發揮資料的要素價值,提供更高質量的數字化硬體產品和服務,更好地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