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官宣3nm,中芯卻擴產28nm!院士:決策正確

全球缺芯後,各大晶圓工廠都在積極擴大晶片產能。

資料顯示,三星計劃投資超2000億美元進行擴產,而臺積電、英特爾則計劃投資1000億美元進行擴產,而中芯連線三次擴產,投資總額超過了1000億元。

進入2022年後,各大晶圓工廠繼續加碼擴產,其中,臺積電計劃今年的資本支出最高是440億美元,主要續建6座工廠和推進新技術的研發。

臺積電官宣3nm,中芯卻擴產28nm!院士:決策正確

早些時候,臺積電方面又正式官宣了3nm晶片,其表示,3nm晶片將會在2022年下半年正式量產,而2nm晶片將會在2025年正式量產。

也就是說,雖然三星比臺積電早釋出了3nm晶片,但三星仍沒有3nm晶片量產的準確時間。訊息稱,三星3nm晶片的良品率僅為一成,導致其不得不加大自產自銷。

而臺積電3nm晶片的產能已經被預定空了,主要給蘋果和英特爾等廠商,其中,英特爾為了獲得臺積電3nm晶片的首批產能,還採用了預付費的形式。

臺積電官宣3nm,中芯卻擴產28nm!院士:決策正確

還有訊息稱,高通3nm晶片訂單已經在排隊了。由此可見,先進製程工藝多麼搶手,更何況,7nm以下的晶片工藝,給臺積電貢獻了超50%的營收。

就在臺積電即將量產3nm晶片之際,中芯國際卻用50億美元擴大28nm晶片的產能。

根據中芯國際釋出的訊息可知,其2022年的資本開支預計在50億美元,但其中絕大多數資金是用於擴產28nm等晶片的產能,少數用於先進製程晶片的研發。

要知道,臺積電馬上就量產3nm晶片,中芯國際還在擴大28nm晶片的產能,這是臺積電10年前就掌握的技術,為何中芯不加速推進先進製程晶片的研發呢。

臺積電官宣3nm,中芯卻擴產28nm!院士:決策正確

對於網友這樣的疑問,就有國內院士表示,中芯50億美元擴產的決策正確,相比發展先進製程晶片的做法,中芯選擇更務實一些。

首先,全球缺芯,缺少的晶片主要都是28nm等汽車晶片,資料顯示,由於智慧聯網汽車的發展,28nm等晶片的需求還將進一步擴大,這一點也得到了臺積電的證實。

另外,全球擴大28nm晶片產能的廠商不止中芯,臺積電、三星、格芯、聯電等都在擴大28nm晶片的產能。

臺積電官宣3nm,中芯卻擴產28nm!院士:決策正確

可以說,擴大28nm晶片不僅能夠快速解決缺芯的問題,還能夠快速增加營收,更何況,中芯28nm晶片的訂單、良品率等都在快速提升,後者都媲美國際大廠了。

這是院士說決策正確的原因之一。

其次,晶片研發突破沒有彎道超車,只有循序漸進,這是梁孟松在中芯財報釋出會上做出的表態。要知道,梁孟松僅用3年時間就帶領中芯實現了28nm到7nm的跨越。

也就是說,中芯在晶片發展也要一步一個腳印,先是28nm晶片,隨後是14nm晶片,然後逐漸拿下10nm、7nm、5nm等製程的晶片,不可能是跳躍式發展。

臺積電官宣3nm,中芯卻擴產28nm!院士:決策正確

更何況,中芯需要更多資金去研發,而研發的資金又來自營收,擴大28nm等產能就增加收入的辦法。這是院士說決策正確的原因之二。

最後,在全球範圍內,28nm晶片能夠滿足七成以上的裝置的需求,這意味著28nm晶片還是有巨大的市場。

更何況,中芯也明確表示,要想在10nm以下晶片方面繞開美技術,這是比較困難的。

而EUV光刻機又是目前生產製造7nm等晶片的必要裝置,但ASML卻不能自由出貨。

臺積電官宣3nm,中芯卻擴產28nm!院士:決策正確

最主要的是,先進製程的晶片市場基本上被臺積電把持,三星都無可奈何,即便是能夠量產,還需要提升良品率、降低成本等,短時間內難有經濟效益。

也就是說,中芯擴大28nm等晶片,能夠實現光存量,然後就能透過增加研發支出的方式逐漸實現突破。這是院士說決策正確的原因之三。

也正是因為如此,院士才說臺積電官宣3nm晶片,中芯卻50億美元擴產,這是正確的決策。對此,你們怎麼看,歡迎留言、點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