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身體,你的資訊也需要“節食”

除了身體,你的資訊也需要“節食”

今天的話題需要從一本書開始講起。2012年1月,曾身為一名技術工程師的克萊·約翰遜(Clay Johnson)寫了一本書

《資訊節食:有意識的消費案例》(The Information Diet: A Case for Conscious Consumption)

從那以後,

“資訊節食”

這個概念憑藉著這本書的帶動變得越來越流行,成為解決因資訊過多導致負面後果日益擴大的潛在補救措施。

其實,這本書的內容蘊含的是一個由來已久的故事,那就是隨著現代科技特別是網際網路技術的蓬勃發展,我們現代人已經身處於一個

“資訊爆炸”

的環境。

這個環境給我們帶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只要隨手點亮手機螢幕,幾秒鐘的時間裡,你可以輕鬆地瞭解到當下熱點、歷史哲學和科學原理等分門別類的各種資訊。

尤其是網際網路的發展已經從web1。0的聯合跨越到web2。0的互動,正逐步向web3。0的價值實現過渡。

從資訊的維度看,我們每個人都變得越來越自由。

但中立的技術也會在人的運用中也會被賦予價值判斷的符號,除了積極因素外,“過剩”的資訊也的的確確帶來一些負面的後果。近期我們能夠觀察到的就莫過於抖音、知乎等平臺的推薦演算法“過分”強化了使用者的個人好惡,無形之中塑造了一個個的

“資訊繭房”

除了身體,你的資訊也需要“節食”

也正是在此背景下,公眾開始關心如何給自己的資訊世界“做減法”,資訊節食的理念也應運而生,它被寄希望於能真正幫助我們在現代世界中變得更快樂、更健康、更有效率!

豐富的資訊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下當下資訊到底有多豐富。每天,我們都可以接觸到幾十種與網際網路相連線的裝置,而所有這些裝置都有能力為我們提供許多不同型別的資訊。其中最典型的應用就是

社交媒體、線上內容

娛樂消遣

舉例來說,微信應該是我們日常開啟頻率最高的軟體,另外,微博熱搜也成了我們瞭解公眾資訊的重要途徑。無可否認的是,微信將我們與朋友和家人有效的聯絡起來,而微博的擴充套件範圍則更為廣闊,聯通的是數億使用者。

雖然我們日常刷微信朋友圈或微博熱搜只是不經意的行為,但無論哪種方式,這些資訊源通常以無限滾動的方式呈現在我們面前,讓

我們在不知不覺間就消費了很多資訊。

除了身體,你的資訊也需要“節食”

另外,除了上述的即時通訊和社交媒體這類剛需應用,近些年崛起的短影片和演算法推薦內容也在擠佔著使用者的使用時間,其在商業上的表現就是位元組跳動、快手和B站對傳統BAT格局的瓦解。

由於人們有每天“消費”大量文章、影片和圖片的需要,而且不乏願意創造這些內容的創造者。導致內容營銷已經是目前最流行、最強大的線上營銷策略之一,

龐大的內容網路正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此外,更不要說我們每日還要被動接收的海量資訊——除了工作中的日常溝通郵件之外,我們大多數人每天都會收到幾封到幾十封不等的各類訂閱郵件;各種商家的推廣簡訊;螢幕上方時不時出現的彈窗廣告,等等。

除了身體,你的資訊也需要“節食”

在商業化的要求下,大多數現代應用程式都被設計成儘可能頻繁地給我們發出提醒,以吸引我們的注意力。而我們的生活也被這些形式的內容填滿,無止境的資訊流不斷對我們進行轟炸。

資訊過剩的三大問題

按道理講,豐富的資訊本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對於原本生活在農業時代和工業時代的人來說,更多的資訊也歷來都是一件好事。每個人都因為接觸更多的資訊而接受更好的教育、更好地瞭解時事以及獲得更豐富的娛樂內容。

但問題就在於資訊時代裡“時間”的概念被大大壓縮了,尤其是在中國,我們幾乎是在一代人的時間裡完成了工業社會的建設以及網際網路的普及。這就導致了資訊的豐富化演變成了“資訊過剩”,也從而衍生了三大問題。

除了身體,你的資訊也需要“節食”

低質量的資訊:

首先,對內容的需求升級導致低質量資訊的生產和消費增加,這種效應在當下各類營銷號上體現的最為明顯。

內容創業本是一件好事,但為了獲得更大的曝光度,營銷團隊會以最快的速度、大批次地生產新聞報道,並輔之以博眼球的標題。這就導致了新聞報道的粗製濫造,也成為假新聞問題日益惡化的部分原因。

錯誤的結論:

退一步講,即使呈現給你的資訊是真實的,不斷的資訊轟炸也會讓你得出錯誤的結論。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每條熱點新聞所代表的的社會事件的影響力都會被無限放大。例如,每當有企業破產或股市暴漲暴跌的新聞被推上熱搜頭條時,一種消極的情緒就會蔓延開來,甚至引申到整個國民經濟走下坡路。

身心疲憊:

這個負面影響也許是最重要的,因為太多的資訊會讓我們感到疲勞。閱讀太多新聞報道會讓我們感到無助、疲憊和沮喪。太多的手機通知會耗盡我們的注意力,讓我們變得冷漠和焦慮。花太多時間在社交媒體或短影片娛樂上,會讓我們在漫長的一天結束時感到空虛。

如何正確“資訊節食”

最後,終於要聊到本文的主題“資訊節食”了。按照字面理解,資訊節食的工作原理很像真實的節食減肥法。而二者要解決的問題也是相似的:

你吃了過多的食物/資訊或質量太差的食物/資訊

除了身體,你的資訊也需要“節食”

首先,你需要意識到你正在消費什麼。

在節食減肥法中,我們的目標是認識到你最大的嗜好,以及那些導致你暴飲暴食的食物。在資訊節食中,我們的想法是認識到你最大的干擾因素和低質量內容的來源。

其次,你需要優先考慮高質量的資訊來源。

在節食減肥法中,這意味著優先考慮水果和蔬菜等東西,而不是快餐和含糖甜點。在資訊節食中,這意味著從官方或權威的渠道那裡獲取資訊,而不是被動依靠推送。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你需要限制你的攝入量。

在節食減肥法中,這意味著限制你的熱量攝入。在資訊節食中,這意味著減少你使用的平臺數量,以及你收到的通知資訊的數量。

具體的操作可以有以下幾點:

關閉通知:長期以來,頻繁的通知一直是一個問題。它不僅分散我們的注意力,還要求我們時刻注意力集中,並讓我們感到疲勞。如果可能的話,你可以定期手動檢查你的電子郵件、社交媒體賬戶和其他平臺,看看是否有新的內容更新。

為內容和社交應用設定時間限制:大多數現代裝置都有內建功能來控制你在應用程式上花費的時間。如果有一些特定的應用程式讓你浪費時間(比如社交應用),請設定一個嚴格的時間限制,以防止自己過度使用它們。

減少應用數量:減少你整體使用的應用數量可能會更好。如果你有六七個社交媒體平臺要涉獵,可以嘗試將列表縮小到一兩個,考慮只關注少數部落格和內容創作者。

審查資訊來源:批判性地思考為你提供內容消費的來源。他們是否是一個權威的來源?創作者是否提供了所有相關的內容細節?他們是否對自己的作品進行了事實核查?這些內容是否對你的生活產生了積極影響?它是否有任何可衡量的價值?

除了身體,你的資訊也需要“節食”

盤點情緒:最後,盤點一下自己的情緒。當你讀到一個故事時,它是否讓你充滿了憤怒?當你收到一個通知時,你是否發現自己很煩躁?注意那些似乎對你有負面影響的內容型別,儘量避免這些內容。

結語

人類在上萬年的演化過程中發展出了一套與環境相適應的身體結構,但伴隨著文明的產生和技術的進步,

我們的身體已經明顯跟不上週遭環境的變化。

例如,農業定居文明的出現使得我們失去了狩獵採集時代的多種營養攝入;工業文明的三百年使得我們不得不忍受空氣汙染、水質下降、糖尿病、近視高發等次生問題;如今的資訊文明的考驗又來了。

除了身體,你的資訊也需要“節食”

資訊節食會讓你瞬間擺脫現代科技衍生的所有負面問題嗎?或許不能。但是,養成基本的習慣,比如審查資訊來源、限制花在資訊密集型應用上的時間,幾乎沒有什麼壞處,而且好處可能是巨大的。從小處說可以提高個人生產力和幸福感,從大處說則是我們智人這一物種

為應對環境變化所做的生存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