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成東說的晶片製造卡脖子,華為要不要搞

餘成東說的晶片製造卡脖子,華為要不要搞

作者:吳徵

華為和臺積電,兩家中國值得尊敬的公司,在這場中美科技較量中,同樣處於輿論漩渦的中央。

眾所周知,在美國的禁令下,兩家公司不得不解除合作。

華為餘成東近日對媒體表示:“我如果早些年搞半導體制造,也不會有今天這麼糟糕的結局。”他表示,就是因為以前太相信全球化分工,沒有進軍半導體制造領域,然而現實被打臉了。

“世界上賣什麼藥都有,就是沒有後悔藥!”

那失去臺積電代工的華為,在無法使用美國的半導體制造技術之後,未來是否會親自上陣補齊這塊短板?

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頗受關注。

但是從華為成立哈勃之後投資的70多家企業型別和業務來看,這些中小企業並不能解決華為晶片製造的難題。

雖然華為在2021年底成立了一家名為“

華為精密製造有限公司

”的半導體制造企業,但是隨後其證實,這家公司也不是用來造晶片的,而是生產相關核心器件,模組等精密裝置,滿足其部分業務,如華為天線,數字能源等。

因此,在華為的海思晶片設計團隊依然還在困境中前行的情況下,誰能為華為製造晶片,華為“自己”的臺積電到底會在哪裡?目前無人知曉。

但是,華為近期在專利轉讓上的一個動向,卻值得關注,在月初的“知識星球”上曾有過簡單分享,但並沒有說明原因。今天,藉著餘成東的話題再來簡單說一說。

餘成東說的晶片製造卡脖子,華為要不要搞

這起美國專利轉讓記錄發生在今年的2月份,華為向一家名為“SHENZHEN SICARRIER TECHNOLOGIES CO。, LTD”的公司轉讓了專利。這家公司的中文名稱是“

深圳市新凱來技術有限公司

”,成立於2021年8月24日,法定代表人是盧贛平。

實際上,華為在這次轉讓的幾件專利中,並沒有半導體制造的專利,而是一些像功率放大器、電子器件冷卻系統、分散式資料系統和訊號輸出裝置等看上去並不關鍵的專利。

但是如果看一下這家深圳新凱來的背景,卻並不簡單,根據企查查資訊顯示,投資方是深圳國資委的100%控股公司。

餘成東說的晶片製造卡脖子,華為要不要搞

網上有關這家深圳新凱來的介紹非常的少,但是透過百度檢索,還是可以看到一條醒目的資訊。

在招標網上,能夠檢索到一條釋出於2022年2月28日的招標資訊,內容是“深圳市新凱來技術有限公司M0接觸溝槽介質層刻蝕裝備研發專案”。

從半導體制造行業的技術用語來看,這個“M0接觸溝槽介質層刻蝕裝置”與晶片製造或許就更近一些了。

但這條資訊是否準確也未經印證,因此也很難就推測華為正在晶片的半導體制造上有所動作。

不管怎樣,晶片製造這個短板,就像餘成東所說,自己不掌握,永遠會受制於人。

至於到底怎麼突破,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公眾能夠看到的脈絡會更加清晰一些。

歡迎掃碼加入智慧財產權精英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