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設計中的使用者預期

週末回覆諮詢的時候,有同學問了個這樣的問題:

使用者預期是個很虛的概念,該怎麼去理解呢?怎樣才能讓自己的設計符合使用者預期?有什麼標準嗎?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看個生活中的例子:

去商場購物,看到類似的玻璃門的把手,知道怎麼開嗎?向前推還是往後拉?

有人反映搞不清楚,感覺很不方便,然後投訴,於是老闆就拿出兩張貼紙粘了上去,然後門就改成了這樣

產品設計中的使用者預期

似乎好像區分清楚了,但當開門的時候,心裡又要想著“什麼是推”“什麼是拉”,默唸方向,然後顫微微用手嘗試著“推拉”。這下不只需要靠手,更需要頭腦來判斷了,更累了。

於是我這幾年刻意觀察了很多把手的變化,包括後來看到這個方案[原圖沒了,請自行腦補],設計者說“由於門把手的放置不同,使用者在操作上存在不同方式,左邊的門,使用者會下意識的去推門,而右邊的門使用者則會下意識的去拉門。”從意識的層面去思考使用者行為,是挺新穎的視角。但我都仍存疑問,隱隱覺得哪裡不對。

產品設計中的使用者預期

直到最近看到一位工業設計師的競賽作品,才恍然,這應該是我想要的方案。門把手的設計滿足定位預期,能讓使用者不假思索的完成“推或拉”,同時又對行為有一定的約束,避免誤操作的發生,比如推的一側的門,是不可以拉的。拉的時候如果想推,是會硌手的。

產品設計中的使用者預期

回看以上三個階段。從可用性、下意識認知和行為引導上,很明顯能夠感受到在解決“如何更好地開門”這個問題上由低到高的差別:

產品設計中的使用者預期

於是,

我理解的符合預期要具備什麼條件呢?

在保證基礎可用性的前提下,方案與使用者的常識保持一致,對可能的行為提前預判並給予指引或約束。

圍繞這點,我們看看移動產品的使用者預期怎麼做?

先說靜態的預期

這類在資訊佈局型的方案中最為常見,舉個近期專案的例子,大概意思是:提供兌換功能,使用者可以把當前賬戶中的額度選擇性地兌換成券,兌換過程要給予適當的反饋。於是同學產出瞭如下方案:頂部展示賬戶總額度,中間模組為兌換操作區,兌換結果在按鈕之上小字區域展現。

產品設計中的使用者預期

仔細觀察,這種資訊模式和支付寶還款、微信提現、美團支付的框架很類似。從資訊層級的角度看,底部按鈕和頂部金額屬於第一優先順序;在關聯性上,使用者會主動地遮蔽掉其他區域,把兩者自動建立連結:無論是提現還是支付,操作物件應該都是頂部突出展示的金額,這是通用的設計框架長期應用而形成的使用者預期。

產品設計中的使用者預期

同樣,如果相似的設計模式帶來的不是相似的使用者預期,使用者就會覺得疑惑,也就影響到了可用性。回看這個方案,底部按鈕並不指向頂部總金額,而是與兌換操作消耗的金額有關,頂部金額只是純展示而已。這就違背了常識,出現了預期問題。

再說流動的預期

使用者預期不是固定的,與場景、物件、時間都有很強的關係。同樣的動作,同樣的場景,對於不同的物件,不同的時段,可能都有很大的差別。

以微信的撤回功能舉例:

訊息撤回了,對方原本看過的內容突然消失了,所以文案「XX撤回了一條訊息」的出現是對這一現象的解釋,消除對方的疑惑。

產品設計中的使用者預期

但對使用者自身而言,撤回記錄顯然不太重要,“撤回”背後的動機和後續動作才更重要,很多的撤回是因為已發訊息出現了錯誤,需要再次編輯,然後再發。如何更快地引導使用者的動作,如何判斷使用者修改的可能,這是設計背後的思考。於是方案在預期的牽引下發生了流動[如下圖]。

a:正常發出一條訊息

b:撤回後,出現「你撤回了一條訊息,重新編輯」

c:點選“重新編輯”,撤回的內容在輸入框中重現

d:整個動作結束5分鐘後,記錄調整為「你撤回了一條訊息」,不再顯示編輯入口。

產品設計中的使用者預期

方案的背後體現的是對潛在使用者預期的照顧

a:能看到發出的訊息

b:撤回後可能想修改後再發

c:更便捷的修改

d:時間很久了,應該不會重發了

撤回過程的不同方案體現的是不同節點使用者流動性的預期。

小結

阿蘭·庫珀(Alan Cooper)在《About face》這本書裡提到,只有當設計方案[即設計模型]更靠近於使用者預期[即使用者模型],使用者才會覺得產品更好用。

對於移動產品方案的設計,靜態的頁面框架要多關注資訊優先順序的處理,而動態的方案變化則要更多關注場景的變化,以及探究使用者行為背後真實的訴求。

以上

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