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快樂是人類的天性,經歷苦難是人生的必然|第四十一期混序太學見面日

追求快樂是人類的天性,經歷苦難是人生的必然|第四十一期混序太學見面日

下週三直播講榮格,歡迎大家預約。

· 沒有所謂玩笑,所有的玩笑都有認真的成分。

· 精神健康的人,總是努力的工作及愛人,只要能做到這兩件事,其它的事就沒有什麼困難。

· 沒有口誤這回事,所有的口誤都是潛意識的真識的流露,當你瞧不起一個人的時候,這種輕視一定能夠感覺得到,那他、她就會做出某些事情來自衛。

· 對於成功的堅信不疑時,常會導致真正的成功。

· 人的內心,既求生,也求死。我們既追逐光明,也追逐黑暗。我們既渴望愛,有時候卻又近乎自毀地浪擲手中的愛,人的心中好像一直有一片荒蕪的夜地,留給那個幽暗又寂寞的自我。

·  我堅信人類文明是以犧牲原始的本能為代價而創造出來的。

· 有一天,回首往事的時候,你會覺得那些奮鬥的歲月是你一生的精華。

· 無知就是無知,誰也沒有權利相信它能衍生出任何東西。

· 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工作和愛,為了工作和愛要節制自己的慾望,以免傷了人生最重要的事和人。而人生最不能要的兩樣東西:不該拿的錢、不該要的感情。

· 人可以防禦他人的攻擊,但對他人的讚美卻無能為力。

· 追求快樂是人類的天性,經歷苦難是人生的必然。

以上摘自弗洛伊德的名句,今天這期內容就和大家聊聊弗洛伊德。

對於弗洛伊德最著名的觀點,我總結了三點:提出了意識和潛意識,本我、自我、超我的“三個我”和十種人們行為中常見的自我防禦機制。

1、意識、前意識和潛意識(潛意識理論)

之前我們聊過,叔本華在三十歲時完成了他的代表作《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這本書雖然在當時賣的非常差,但影響了很多後來的哲學家,心理學家,作家,藝術家。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尼采和弗洛伊德。

叔本華認為,這個世界分為表象的世界和意志的世界,在此基礎上,弗洛伊德對意志的世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進一步發展出了意識、前意識、潛意識。弗洛伊德提出人的行為受意識和潛意識共同影響,人們未可覺察的潛意識佔據了絕大部分,我們所瞭解的意識只是浮在冰山表面的一小塊。

潛意識的夜間作案就是夢,夢是現實中願景的達成。

性本能也是來源於潛意識。

弗洛伊德對性本能的闡述基於性心理發展,把人出生後至性成熟劃分為五個階段。他認為如果在前三個階段不能得到滿足,人格發展就會受阻停滯在相應階段,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了解(弗洛伊德發展心理學),這裡不做詳細闡述。

2、“三個我”:本我、自我、超我(人格理論)

弗洛伊德的“三個我”是尼采超人理念的進一步發展。尼采認為人介於動物與超人之間,既有動物本能的一面,又能夠自我超越。尼采鼓勵人們自我實現自我超越,採取積極奮進的人生態度。他的“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給了後世很多人生命的力量。

本我,就是生物的我,是隻顧自己不顧別人的人的利己本能的部分。本我就是要尋找快樂,還想立即獲得滿足,它隱藏在“潛意識”當中。

超我,代表了道德與良知的我,甚至在此基礎上有更高層次探尋的我。超我就是我們心中那個理想的我,他就像一個盡職盡責的監督者,時刻提醒著我們不能自私自利,不可唯利是圖。

自我是現實的我,是自我與超我的平衡,他是塵世中更接近真實的我。

三個我失調,就會產生焦慮。

3、基於人的種種行為總結出十種自我防禦機制

相信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經驗,明明看清了事情發展的脈絡,卻被指責是胡說八道;明明看著她傷心落寞上前安慰,卻得到“我沒事”的回答;分明是自己辦錯了事,心裡還總想著給自己找個理由。

這些別人或者自己的迷幻操作常常讓人云裡霧裡,弗洛伊德給出了答案,他認為人之所以有這些行為,是一種叫“自我防禦機制”的傢伙在作祟。自我防禦機制是一種為避免精神上的痛苦煩躁進行的自我調節,通常在潛意識層面。

這十種自我防禦機制有:壓抑、投射、否認、退行、固著、昇華、置換(替代)、抵消、反向形成、認同自居。

其中

投射是把自己的心理投射到他人身上,

喜歡一個人,就覺得他什麼都好;

替代就是把情緒,比如說憤怒,轉移到別人身上,

比如我們常和最親近的人發火,

其實不是真的因為他而發火,而是一種替代行為;

反向形成就是做出和真實相反的舉動,

揪女孩辮子,可能恰恰因為喜歡她;

認同自居就比如透過加入某種團體,認識某個大佬來提升自我價值感;

抵消行為也很常見,比如打碎了碗,是碎碎平安,

孩子說錯了話,是童言無忌,就是這個道理;

退行是說我們遇到挫折常常束手無策,

會產生一種退回到了幼年階段的反成熟的退化行為;

固著是心理不成熟,停滯在某一階段的表現;

昇華是比較具有積極意義的一種自我防禦機制,

歌德被女孩拒絕,沒有自我沉淪,

反而寫出了《少年維特的煩惱》,這就是一種昇華。

瞭解了這些防禦機制,是不是對待一些迷幻操作就更能“多了一份理解”呢?

對於別人的自我防禦機制,有時耐心的等待和陪伴,比追問更有用。

追求快樂是人類的天性,經歷苦難是人生的必然|第四十一期混序太學見面日

弗洛伊德(1856-1939)

精神病醫生、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創始人

弗洛伊德是個猶太人,1856年出生於一個商人家庭,母親是父親的第三任妻子,四歲時隨家人來到維也納定居。他最初學醫,獲得醫學博士,研究的方向就是神經科學。

1882年,因為生活窘迫,他離開生理實驗室,成為了一名外科醫生。後來遇到了他的另一半,一同養育了三兒三女。婚後,他轉向了神經病學,這也成了他未來一生的事業。

1899年,他的經典作品《夢的解析》發表。1902年,一名讀者找上門來,他是名醫生,要求對他進行精神分析。他們約定每週三來一次,進行分析交流,這就是“星期三心理學會”的前身。這個學會最初只有弗洛伊德和這位醫生兩人,後來陸續有人加入,其中就有阿德勒和榮格。

後來,國際精神分析學會成立,阿德勒和榮格因為和弗洛伊德理念的分歧,引領了精神分析運動的兩次分裂,分別發展了自己的學說。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即便弗洛伊德曾把榮格視為他的接班人。

1914年,一戰爆發,戰爭陰影籠罩,弗洛伊德身體也每況愈下。

1926年,他在德國見到了愛因斯坦,四年後獲得歌德文學獎。

1933年,希特勒上臺,把佛洛依德的書列為禁書,付之一炬。

83歲那年,法西斯入侵,弗洛伊德帶著家人去往英國,直到去世。

1939年,佛洛依德已受重病困擾,請求醫生為他注射嗎啡,兩日後離世。

這就是弗洛伊德的一生。

在這裡,我想繼續聚焦在弗洛伊德的“本我”,多和大家聊幾句。

之前說過,“本我”是生命本能的我,生物的我,也是叔本華所說的生命意志。“本我”常常被“超我”訓導,教訓“本我”不能過於追求快樂,還要守規矩。

“本我”是可以被壓制的,但它是不可被消除的。再怎麼任憑“超我”訓誡,它也是藏在我們身體裡的原始本能。所以,要尋求健康的心理,在不傷害別人,觸碰底線的前提下,也要時不時允許“本我”出來溜溜,也不能被“超我”壓制的太慘了。對於本我的過分壓制,就像沒有出氣閥門的高壓鍋,更有甚者會引發嚴重的社會悲劇。

追求快樂是本我的本質,即便這個追求快樂的本我也是可以分出層次來的。它有口舌之慾、性的快樂、佔有慾等基於本能的快樂,也可以發展出更高層次的精神層面的快樂,比如在閱讀、學習、幫助別人、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業就是更高層次的快樂。

人成長的過程也可以看做是一個從本我、自我到超我的人生過程。人有動物性,但也具有神性,這個神性是良知心、道德心、惻隱心、敬畏心、同理心和善良。

人一生的修煉就是從獸性到人性再到神性的修煉過程,這個過程中就要修心。在這個過程中,有人選擇修煉成佛,有人選擇墜落成魔,共同組成了真實、複雜、多面的世界。

下一期聊弗洛伊德的學生榮格,我們8月25日週三下午,直播間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