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秘製大陀螺,操控中國空間站:不點火就能動,全球僅三國能造

在太空中調整姿態,不啟用發動機點火、不消耗燃料也能完成?天宮還真有這種裝置。而這種裝置,全球能製造的國家僅有3個。那麼這種裝置是如何神奇的完成這個任務的?中國技術水平如何?

6個秘製大陀螺,操控中國空間站:不點火就能動,全球僅三國能造

(天宮空間站高達百噸級,但需要定期對姿態進行微調,確保飛船姿態相對一致)

中國天宮空間站已經組建成了百餘噸重的龐大空間站組合體。這個巨大的組合體,如何在真空的軌道上進行姿態控制和微調,是一大難題。我們常見的航天器姿態變換,一般都需要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靠噴射氣體機動。而天宮空間站有一個利器,不用啟動發動機,僅僅靠電力就可以完成姿態調整。這個利器,就叫做“動量輪”。

6個秘製大陀螺,操控中國空間站:不點火就能動,全球僅三國能造

(常見的微調姿態裝置是RCS,其實就是小型火箭發動機,之前曾經介紹過,有興趣的可以瞭解一下)

【空間站若用火箭調姿,成本不低】

過去,航天器姿態控制主要依靠多個姿態調整發動機,它們就是一個個小型火箭發動機。這一傳統姿態控制方式,需要消耗不少成本高昂的燃料推進劑,顯然,依靠燒燃料來控制姿態,效費比很低。

對於空間站來說,因為飛行時間可以長達幾年、幾十年,姿態控制操作次數特別多,這包括了太陽風、稀薄的地球逃逸大氣、自帶可動裝置運動對空間站日積月累的影響,以及一些意外情況。

6個秘製大陀螺,操控中國空間站:不點火就能動,全球僅三國能造

(神舟飛船噴氣調整姿態,但空間站大得多,光靠噴氣點火不划算)

例如,國際空間站曾遭遇科學號實驗艙突然點火的事故,國際空間站至少翻轉了540度,只好讓星辰號服務艙以及進步MS-17貨運飛船的發動機點火,恢復了正常姿態。這令指揮人員不得不考慮額外增加發射任務,用來彌補損失的燃料。對這次姿態調整的成本之大,大家應該有個概念了。

【不消耗燃料的調姿,是什麼原理?】

中國天宮空間站配備的這款【控制力矩陀螺】一般被簡稱為“動量輪”。它透過高速旋轉的飛輪,積蓄一定的角動量,然後根據需求,改變角動量的方向,令空間站相應的改變自身的姿態,從而實現姿態控制。

6個秘製大陀螺,操控中國空間站:不點火就能動,全球僅三國能造

6個秘製大陀螺,操控中國空間站:不點火就能動,全球僅三國能造

(六個大圓球,就是天宮空間站動量輪)

6個秘製大陀螺,操控中國空間站:不點火就能動,全球僅三國能造

(動量輪原理簡單演示動圖)

如果空間站組合體有超過一個艙段帶有動量輪,而且這些艙段不是軸線一致,就可以透過互相垂直的多個動量輪,實施更復雜的操縱,也就是實現三軸上的完美姿態控制。

相比傳統的姿控系統,動量輪有著零燃料消耗的天然優勢,而且它的控制精度比傳統發動機高得多,可快可慢,可隨時增減調節,可精確調整方向,對空間站上各種各樣的柔性部件達到了干擾最小化。所以,對於大型空間站,動量輪的優勢巨大。

6個秘製大陀螺,操控中國空間站:不點火就能動,全球僅三國能造

(天宮空間站展品包括了動量輪部分,朝向不同是為了確保任意方向都可實現三軸控制)

【動量輪原理簡單,想實用還有很高的技術門檻】

就天宮空間站而言,它使用的動量輪還有一大挑戰,那就是艙內外環境巨大差異帶來的各種問題。太空站內外存在200多度的溫差,加上真空度差異,給動量輪的潤滑和散熱,帶來了很大的技術挑戰。這要求相關產品擁有出色的熱控設計。另外,艙內產品部分必須有著完善的減振降噪,否則多個飛輪將嚴重影響艙內的工作和生活條件。

6個秘製大陀螺,操控中國空間站:不點火就能動,全球僅三國能造

(開普勒望遠鏡動量輪故障,只能消耗燃料調姿,壽命大減)

由於太空環境的惡劣,國外航天器動量輪失效的不在少數,很多重點工程,比如開普勒望遠鏡,就因個別動量輪故障,導致昂貴的裝置只用了幾年就要被迫退役。

動量輪並非替代使用燃料的姿態控制發動機。它控制能提供的扭矩較小,所以假如空間站需要較大幅度的姿態變化,動量輪將無法滿足要求,此時可以啟動姿態控制發動機。

而且動量輪也只是實現物體的姿態變化,並不能改變飛行速度,所以還是有侷限性。

【打造太空動量輪,全球僅三個國家有這技術】

在研發歷程中,中國首先投入軌道應用的是200牛米秒控制力矩陀螺。2011年,天宮一號成功入軌,它配置了6臺這一型號的力矩陀螺。其在軌成功的應用,豎立了中國空間控制技術的一個全新里程碑,這也令中國成為全球第三個掌握這一控制技術的國家。

6個秘製大陀螺,操控中國空間站:不點火就能動,全球僅三國能造

(200牛米秒控制力矩陀螺)

此後,中國陸續研製了角動量範圍覆蓋0。1牛米秒到1500牛米秒的動量輪,實現了覆蓋中國各級別空間飛行器姿態控制的需求,完全自主地掌控了這一領域。新一代的動量輪精度高、響應快、壽命長、可靠性高,為此後的大量航天器提供了有力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