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石窟和雲岡石窟的區別?洛陽石窟、雲岡石窟的四大不同

洛陽(龍門)石窟和雲岡石窟區別:1。石窟地點不同,前者在河南洛陽;後者在山西大同。2。時間跨度不同,前者開鑿晚,歷時長;後者開鑿早,歷時短。3。石窟規模不同,前者規模較大;後者規模較小。4。展現的歷史不同,前者唐朝風格明顯,後者北魏風格明顯。

洛陽石窟和雲岡石窟的區別?洛陽石窟、雲岡石窟的四大不同

洛陽(龍門)石窟

一、地點不同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在大同城區西面約16公里的武州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洛陽(龍門)石窟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在洛陽城南約13公里的是香山和龍門山,伊河水兩岸。

二、時間跨度不同

雲岡石窟的開鑿從北魏第五位皇帝文成帝開始(公元460年),一直延續至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止,前後60多年。

洛陽(龍門)石窟的開鑿從北魏第七位皇帝孝文帝(公元493年)開始,歷經東西魏、北齊、隋唐、宋等朝代,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

也就是說,雲岡石窟開鑿時間較早,歷時較短;洛陽(龍門)石窟開鑿時間較晚,歷時較長。

洛陽石窟和雲岡石窟的區別?洛陽石窟、雲岡石窟的四大不同

雲岡石窟

三、石窟規模不同

雲岡石窟存有主要洞窟45個,佛龕1100多個,大小石雕造像5。9萬多個。洛陽(龍門)石窟現存有窟龕2345個,石雕造像10萬多尊,碑刻題記2800餘品。也就是說,洛陽(龍門)石窟的規模要比雲岡石窟大,數量要多。

四、展現的歷史不同

1.雲岡石窟

(1)早期:

佛像高大、面相豐圓、高鼻深目、雙肩齊挺,顯示出一種勁健、渾厚、質樸的造像作風。其雕刻技藝繼承並發展了漢代的優秀傳統,吸收並融合了古印度犍陀羅、秣菟羅藝術的精華,體現了公元五世紀中西文化的交流。

(2)中期:

佛像面相豐圓適中,特別是褒衣博帶式的佛像盛行,這個時期的雕刻造型追求工整華麗,從洞窟形制到雕刻內容和風格均有明顯的漢化特徵,石窟藝術中國化在這一時期起步並完成。

(3)晚期:

北魏遷都洛陽後(494年),雲岡石窟皇家大規模的開鑿活動停止。鑿窟造像之風在中下層階層蔓延起來,親貴、中下層官吏以及邑人信眾充分利用平城舊有的技藝在雲岡開鑿了大量的中小型洞窟。這個時期的洞窟雕刻藝術的多樣性、世俗化傾向明顯,人物形象變得愈來愈消瘦,衣服下部的皺褶越來越重疊,成為中華佛教“秀骨清像”風格的誕生之地。

洛陽石窟和雲岡石窟的區別?洛陽石窟、雲岡石窟的四大不同

雲岡石窟曇曜廣場中央的——曇曜銅像

2.洛陽(龍門)石窟

(1)魏窟:

表現出較多的中國藝術形式,大佛姿態也由雲崗石窟的雄健可畏轉變為龍門石窟的溫和可親。以賓陽中洞主佛為代表的佛像,人物面部含著微笑,龍門石窟比雲崗石窟表現出更多的中國藝術佛像。

(2)唐窟:

唐朝開鑿的石窟佔總數的60%以上,其中,武則天執政時期開鑿的石窟又佔唐代石窟的多數。例如,奉先寺是龍門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個石窟,長寬各30餘米,石窟正中盧舍那佛坐像身高17。14米,頭高4米,耳朵長1。9米,造型豐滿,豐頤秀目,嘴角微翹,呈微笑狀,頭部稍低,略作俯視態,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婦女,令人敬而不懼。充分顯體現了唐代佛像藝術特點,也是石刻漢化和世俗化的典型代表 。

洛陽石窟和雲岡石窟的區別?洛陽石窟、雲岡石窟的四大不同

龍門石窟盧舍那佛坐像

結束語

以上從石窟地點、時間跨度、規模數量、呈現歷史等方面,比較了洛陽(龍門)石窟和雲岡石窟區別。其實,它們也存在著密切的聯絡,是繼承、發展和革新的關係。

還有,古代人為什麼要花巨資去開鑿石窟、石像呢?其實,這跟現代人追求名車、名錶、名宅、名建築等等,是有些類似的,都是彰顯地位、身份或表達自己意願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