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教授能殺回來嗎?

活久見,地產股掀起漲停潮!

A股地產板塊整體上漲8%,漲停個股超30只,其中包括萬科A、華僑城A、榮盛發展、金科股份、綠地控股、中南建設等。

許教授能殺回來嗎?

這種場面實屬罕見!

H股方面,

三巽集團領漲,

漲幅一度超過100%,

德信中國上漲36。99%,天譽置業、大發地產、祥生控股集團等漲幅超20%,

龍湖、富力地產等漲超10%……

許教授能殺回來嗎?

如此瘋狂的漲停潮,超過了半個月前的那股勢頭。

什麼原因?

和昨天出臺的重磅利好有關。

11月28日晚間,一則讓人意外的突發訊息傳來,

恢復涉房上市公司併購重組及配套融資!

知道高層救樓市在發力,沒想到力度會這麼大。

要知道,此前這個政策已經停了十二年。

如今再次為房企開啟上市大門,這其中的意味是非常明確的,

全力支援房地產企業恢復發展。

這5項措施具體是這樣的,並自即日起施行:

第一,恢復涉房上市公司併購重組及配套融資;

第二,恢復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資;

第三,調整完善房地產企業境外市場上市政策;

第四,進一步發揮REITs盤活房企存量資產作用;

第五,積極發揮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作用等。

除了信貸、債券融資外,股權融資這“第三隻箭”終於也來了。

隨著各種融資渠道開啟,房地產行業流動性危機基本宣告結束。

那麼,恆大、融創這些企業還有戲嗎?許教授、孫老闆還能殺回來嗎?

許教授能殺回來嗎?

時隔12年的史詩級大招,

恢復房企借殼上市!

上面這些話有些抽象,簡而言之,最重要的就是一件事:

允許房地產企業在A股

借殼上市

,也允許H股房企回A上市,恢復了房企在股市的融資功能。

這件事重要嗎?

非常重要。

想知道放開房地產企業上市融資有多重要,看看恆大和萬達的例子就知道了。

從2016年以來,恆大就一直想要借殼上市,因為在A股市場,可以融到更多資金。

恆大為了在A股上市,不惜重金曾經收購過三家上市公司,比如深深房、廊坊發展、嘉凱城,但是一直沒能成功。

甚至在2020年10月,恆大和深深房重組上市失敗的流傳檔案,很大程度上成了恆大利益鏈分崩離析的前奏,成了恆大暴雷的導火索。

後面恆大的事情都知道了。

假如兩年前,恆大能夠順利借殼上市,現在應該不會是這種結局。

萬達也是為了回A股上市,付出了不小代價。

先是借錢在港股實現了私有化,然後剝離了房地產業務,至今仍然未能上市。

恆大和萬達,兩家房地產輝煌時代的代表性公司,許家印和王健林,也是曾經的兩個中國首富,在回A上市面前,撞得頭破血流。

這是因為,國內股市很早就對房地產企業關上了大門。

那是十二年前,2010 年 4 月,在出臺的《關於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要求證監部門暫停批准其上市、再融資和重大資產重組。

此後鮮有房企在A股上市。

許教授能殺回來嗎?

如今,再次為房企開啟上市大門,絕對稱得上是史詩級大招了。

許教授能殺回來嗎?

對房企有什麼影響?

恆大、融創會怎樣?

政策對於房地產行業是大利好,不過對於不同的房企,會有不同的影響。

對於那些本身財務狀況較好,沒有出現過違約的優質房企,是受益最大的。

比如華潤、招商、中海、保利等央企,以及萬科、龍湖、金地等混合所有制或民營房企。

對於部分出現了風險,甚至搖搖欲墜,但是挺了過來的房企,也有很重要的積極作用,比如碧桂園、旭輝等民營房企。

更像是雪中送炭,快要凍傷的時候,終於迎來了溫暖。

特效藥是給到了,他們能不能順利的恢復,就要看自己的本事。

至於那些已經凍僵的,奄奄一息的房企,可能就沒這麼幸運了,比如恆大、融創、世茂等民企。

上市融資的大門打開了,他們的條件也已經爬不過這個門檻了。

只能等著被收購、重組,以另外的形式存在下去。

就像那五項政策中的第一項,

“恢復涉房上市公司併購重組及配套融資。允許符合條件的房地產企業實施重組上市,重組物件須為房地產行業上市公司。”

“符合條件的房企”,就是那些穩健的國資企業,而這些奄奄一息的企業,就是“重組物件”。

畢竟上市融資是有較高門檻的,比如需要

最近三個會計年度連續盈利,需要

現有主營業務或投

資方向能夠可持續發展,是有一些硬指標的。

已經暴雷許久的恆大、融創這類企業,很難有迴天之術。他們的遺憾,就是沒能撐到今天。

當然,也不排除有其他可能性,比如大量處理資產回血,大幅縮減規模,逐漸回到良性軌道上來,再次獲得融資條件,這需要一定時間。

比如就在昨天(11月28日),

恆大深圳灣地塊出讓成功

,由安和一號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競得,背後是興業信託和深圳的安居建業,成交價格為75。43億。

許教授能殺回來嗎?

不過,這種情況下,恆大也不再是原來的恆大,融創也不再是過去的融創。

只剩下一個小規模房企的軀殼,不會再有過去的榮光。

許教授能殺回來嗎?

房企流動性危機結束,

需求端仍待恢復

最近這段時間房地產救市節奏,又快又猛,大招一個接一個。

從11月23日開始,六大國有銀行突然集體開始給部分房企提供授信額度。

其中既包括保利、華潤、招商蛇口、中海等國家隊房企,又包括萬科、綠城、金地這種國資混合所有制房企,更是包括龍湖、碧桂園等民營房企。

短短三天內,已經合計向17家房企,提供意向性授信額度超1。2萬億!

這是第一支箭——信貸融資。

許教授能殺回來嗎?

第二支箭是債券融資,目前已經有龍湖、新城、美的、金地、萬科、旭輝等民營房企披露增信發債,儲架式註冊發行總金額將達到1080億元……

如今,第三支箭也已經出來——股權融資。

這些大招都是重量級的,將給這些房企直接增加流動性,緩解了他們的財務緊張。

尤其是恢復房企上市,已經是核彈級別的大招了。

可以說,隨著三支箭接連落地,房地產企業的流動性危機已經結束。

回望過去這兩三年的低迷狀況,簡直有點恍惚,這個轉折真的太大了,真可謂“換了人間”。

總結下最近的救市,

第一,無論是哪一支箭,都是在力保相對優質的企業,而那些已經出險的企業,已經很難得到甘霖垂降了。

第二,這些動作都是在救房企,增加流動性,償還債務,保交樓,穩定供給端,而需求端仍然沒有鬆綁。

不管是一線城市限購、限貸等方面的限制,需求得不到釋放,還是由於口罩、經濟原因,大家收入預期仍未明顯改善等,

需求端的恢復仍然需要時間。

炒股開戶享福利,入金抽188元紅包,100%中獎!

開啟App看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