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歷史的五個關鍵詞

文|鄭連根

“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習歷史非常重要,這已成了人們的共識。不過,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內容博大精深,怎樣才能更加高效?怎麼學才能真正達到“讀史以明智”的目的呢?身為歷史寫作者,我在新作《極簡少年中國史》(全五冊)這套書中用五維寫史法幫助青少年搭建歷史框架,是非常適合青少年閱讀的簡明中國史普及讀物。並且,我還根據自己的體會,總結出了學習歷史的五個關鍵詞:記憶、理解、擴充套件、情感、想象。這五個關鍵詞環環相扣,構成了一套由低到高、層層深入的學史方法。

學好歷史的五個關鍵詞

第一個關鍵詞是記憶。

學習歷史,絕不能死記硬背,我在很多場合都強調過這一點。這個原則首先要說清。其實,不光學歷史不能死記硬背,學習任何知識都不能死記硬背。但這麼說也不意味著學歷史不需要記憶。要想學好歷史,記住核心知識和核心概念是第一步,這一點恐怕沒有人能否認。哪些歷史知識是核心的呢?大概包括以下幾個部分:重要歷史事件所涉及的時間、地點、人物及意義;歷史上重大的科技發明,比如造紙術、指南針、火藥等;歷史上重大的制度建立,比如西周時期的分封制、秦朝的郡縣制、隋唐時期的三省六部制等;重要的歷史文化常識,比如,那些赫赫有名的古戰場都在今天的什麼地方?那些反覆提及的古代官名,擔任這種官職的人主要掌管哪方面的事情?擁有怎樣的權力?等等。需要說明的是,歷史知識的記憶與積累是一個像滾雪球一樣的過程,雪球越滾越大,我們的歷史知識也會越積累越多。我們積累的歷史知識越多,我們對歷史的理解也就會越深,學習歷史的興趣也就會越濃。這是一個不斷正向迴圈的過程。

第二個關鍵詞是理解。

隨著記住歷史知識的不斷增多,我們自然而然就會發現,眾多的歷史知識不是孤立無援的一個個散點,而是有聯絡的。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有意識地構建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的連結,儘可能地讓散點的知識條理化、模組化、體系化。

舉個例子,我們學習秦朝的歷史,就可以透過秦始皇這個人物來連結關於這個王朝的諸多重要知識。比如,秦始皇開創的郡縣制與西周時期的分封制有哪些重大不同?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的秦國,它是如何強大到能統一六國的?這就追溯到了商鞅變法。由此,商鞅和商鞅變法的相關內容就和秦始皇、秦朝產生了連結;再比如,從商鞅變法到秦始皇統一六國,秦國中間經歷了幾代國君,他們各自的作為是什麼?秦始皇建立的大秦帝國,為什麼“二世而亡”?秦朝迅速崩潰的歷史教訓是什麼?如果你再有一顆八卦的心,你還可以關注以下的資訊:秦始皇與他媽媽趙姬的關係如何?秦始皇與呂不韋的關係如何?秦始皇與長子扶蘇的關係如何?秦始皇與李斯的關係如何?秦始皇為什麼不立皇后?秦始皇為什麼那麼喜歡出巡?秦始皇死在出巡的路上之後,秦朝的歷史又是如何發展的?等等。把上面這些問題都搞清之後,你就可以在自己的頭腦中建立起一個模組化的知識體系,啟用這個模組的關鍵詞就是“秦始皇”。以後,你只要遇到與秦始皇有關的事情,就都可以在這個模組化的知識體系中進行檢索、比對、補充、矯正。比如,你考試的時候遇到了與秦始皇有關的考題,那你就可以迅速在頭腦中搜索,這道題目要考的是與秦始皇有關的哪些內容?我該如何回答才最切合題意?如果你讀書的時候遇到了與秦始皇、秦朝有關的新書,那就可以想一想:這本書裡寫到的,哪些是新資訊?這些新內容,與你以前掌握的知識之間是什麼關係?這些新內容可以用哪些舊知識進行解釋?它又可以解釋哪些知識?

經常用這種辦法來學習歷史,我們就很容易把散點式的知識連線起來,整合成一個個的體系,形成一個個的文化模組。而且,不同的模組之間,還存在著邏輯關係,有的是因果關係,有的是並列關係,有的是遞進關係,有的是轉折關係。於是,不同的模組之間又產生了連結。如此一來,整個中國歷史也就形成了一個各部分之間有著緊密聯絡的整體。到了這一步,我們對歷史發展的底層邏輯也就有更深的理解了。

舉個例子,我們要拿一堆散珠子,既不好拿,還容易丟。那怎麼辦呢?我們用一條線把它們穿起來,串成手串,就不容易丟了,也便於攜帶了。我們要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注重理解,就是要把散點式的知識穿成串,然後在頭腦中完成連點成線、連線成面的模組化工作,這是一個把知識條理化、系統化的過程。

中小學生學習歷史,如果在記憶和理解這兩個步驟上都做到位,那麼他的歷史成績就一定不會差。而且,他在學習歷史中練就的能力還可以遷移到其他學科的學習中——記憶和理解可以說是學好任何學科都不可或缺的能力。

第三個關鍵詞是擴充套件。

所謂的擴充套件,就是以歷史為切入點,擴充套件知識的邊界,學會運用多學科的知識和視角,重新審視歷史、解釋歷史。歷史本身就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裡面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的內容。我寫歷史,一直秉承多維度敘事的原則,主張借鑑多學科的成果和視角來審視歷史,要努力寫出歷史的鮮活與生動,寫出歷史的迂迴與激盪,寫出歷史的豐富與博大,寫出歷史的厚重與深邃。我寫歷史如此,我希望大家學習歷史也一樣,我們不能滿足於就歷史談歷史,我們還要通過歷史看到更大的世界。我們學習歷史,不能滿足知道一些歷史趣事和歷史知識,我們要通過歷史,一次次地擴充套件我們的文化疆域;我們要通過歷史,一次次的延展我們的精神路徑。

第四個關鍵詞是情感。

學習歷史,除了要動用理性,學會具體的知識外,我們還要動用情感。所謂的動用情感,一方面要求我們對歷史要有敬畏感。“敬畏歷史,敬畏文化”,是一個人學好歷史、學好文化的前提,如果一個人在心態上對歷史滿不在乎、對文化毫不尊重,甚至言行之間滿是戲謔和嘲諷,那麼,他肯定學不好歷史。歷史是人類幾千年甚至上萬年生存經驗和生活智慧的結晶,對待如此漫長的前人積累,我們一定要心懷溫情與敬意——我們今天之所以能擁有豐富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其中就有古人的功勞,如果沒有古人一代一代的探索和積累,那我們今天可能還生活在原始社會。

除了對歷史心懷敬畏之外,我們還可以把歷史學習與日常生活很好地結合在一起。比如說,我們去博物館參觀,看到博物館裡的文物,我們就要想一想:這個文物是哪個朝代的?它背後有沒有什麼有趣的歷史故事?我們旅遊的時候,去參觀西安兵馬俑就要想到秦始皇,想到秦兵的戰陣,想到大秦帝國的建立與覆滅。我們去登長城的時候,就要想到與長城有關的歷史,比如,在長城沿線發生過哪些著名的戰役?長城的走向為什麼會與400毫米年降水量線重合?長城為什麼會成為中華民族團結一致、共御外辱的象徵?等等。唐朝大詩人孟浩然曾說:“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蹟,我輩復登臨。”我們今天登臨的泰山、黃山,歷史上就有無數先賢登臨過;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上面留下過前輩篳路藍縷的奮鬥足跡;我們頭頂的這輪明月,就是李白、蘇軾詩詞中的那輪明月。我們觸景生情,自然而然就會感慨歷史,懷念古人。當現實的生活場景能不斷地引發我們的懷古之思,那麼,歷史與現實之間的通道也就打通了,今人與古人也就產生了共情。今人能一次又一次地與古人共情,歷史由此擁有了體溫,歷史學習者也由此擁有了胸襟和智慧。

第五個關鍵詞是想象。

我們要有意識地訓練自己的歷史想象力,原因就在於,我們和古人生活在不同的時代,作為後來者,我們知曉的資訊要比古人多很多,我們掌握的技術也比古人先進許多。所以,今人要想嘲笑失敗的古人簡直太容易了。可是,我們要知道,若讓你穿越回去,回到古人經歷的具體歷史場景,我們的所作所為,未必真的比古人更高明。稍不注意,古人曾經犯過的錯誤,我們也同樣會犯。比如說,讓你穿越回東漢末年,讓你化身為曹操,你有能力統一北方嗎?統一北方之後,你會不會野心膨脹,也發動赤壁之戰?你去指揮曹軍打赤壁之戰,就一定會比曹操更高明嗎?我相信,只要我們敢於真誠地面對自己,不搞自欺欺人的那一套,絕大多數人都不敢自信滿滿地說自己肯定會比曹操做得更好。

這是我們訓練自己歷史想象力的一種方法,就是想象自己穿越到歷史的某一關鍵時刻,身處某位古人的處境,你會經歷怎樣的心理掙扎,最終會做出怎樣的選擇?訓練歷史想象力還有另一種方法,就是想象一位你崇拜的古人,若他穿越到了今天,身處在你的位置,他會做出怎樣的選擇?

比如,你特別崇拜孔子,那麼,當你在生活中遇到艱難困苦的時刻,你就可以想象:如果孔子穿越到今天,處在我現在的位置上,他會怎麼做選擇?他會採取怎樣的行動?想清了孔子會怎麼做,那你就與孔子站在一起,採取和他一樣的行動。這種辦法會讓我們在面臨人生重大選擇時保持清醒,避免走很多彎路。這個辦法,我稱之為“先賢上身法”,它是古人智慧對今人的一種高效賦能。我使用過這種辦法,親測有效,希望大家也試一試。

發揮歷史想象力,我認為這是歷史為現實賦能的核心密碼。用這個方法學習歷史,我們能透過設身處地地理解古人而加深了對社會和人生的理解;我們能透過與古聖先賢的迎面相遇而遇見了更好的自己。

我想,這才是我們學習歷史所要達到的效果——我們投注到歷史之中的情感,一方面讓歷史變得可以感知,可以觸控,另一方面,我們的歷史想象也能讓知識發酵為文化修為,發酵為人生智慧。我們努力學習各種知識,最終的目的絕不僅僅是為了對付考試,也不僅僅是為了擺脫無知,而是為了讓我們變得謙卑。這種謙卑不是懦弱,而是一種豐盈之後的樸實無華,是一種戒驕戒躁之後的從容自信,恰如穀穗在秋天裡低頭叩問大地的姿勢——那是一種智者的姿勢,飽含沉甸甸的收穫,心存對上天和大地的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