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一家人”獲贊46萬:對生活上癮的人,都有什麼特質?

“機場一家人”獲贊46萬:對生活上癮的人,都有什麼特質?

精讀君通識詞典已上線

2012

/

2000

詞條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

3379

01

前不久,“鬆弛感”一詞,突然火了起來。

它源於博主@黑貓白襪子發的一則微博,獲贊46萬,帖子記錄了他坐飛機時遇見的一家人,如何淡定平和地處理眼前的突發事件,原帖如下:

“機場一家人”獲贊46萬:對生活上癮的人,都有什麼特質?

一家人去旅行,臨近登機時發現,一個孩子的證件過期,上不了飛機,媽媽只得留下來陪著。

要命的是,所有人的行李都是掛在這個媽媽名下的,因為媽媽沒有登機,所以所有的行李都被拉下去退回了。

相當於剩下的在飛機上的人,就帶了個身份證,直接光著去旅行。

本來高高興興一起去旅行,結果有兩個人去不了,還連帶著行李也被全部退回。

這樣的糟心事,一般人著急、抱怨肯定少不了,甚至會說很多難聽的話。

然而這家人卻全程鬆弛,電話裡也是好聲好氣地溝通,遇到問題解決問題,平靜得彷彿這場意外對他們沒有絲毫影響。

“飛機起飛以後,那家人也完全沒受到影響,很開心地聊了一下到了目的地後是不是應該買點生活用品,然後這件事就過去了。”

反倒是作為旁觀者的博主,在目睹全程後自動代入,導致精神性緊張、生理性反胃,又被他們的行為感動到哭:

“原來這個世界上真的有這麼鬆弛的家庭關係……”

確實,一般人遇到這樣的突發情況,或多或少都會緊張焦慮、甚至暴怒失控。

之前就看過一條新聞,說一個正在哺乳期的寶媽,趕飛機遲到2分鐘,就在登機口破口大罵,要求航空公司再派一輛擺渡車將她們送到飛機上。

“機場一家人”獲贊46萬:對生活上癮的人,都有什麼特質?

但航空公司表示,不能因為她一個人,誤了飛機上其他乘客的行程。

“機場一家人”獲贊46萬:對生活上癮的人,都有什麼特質?

寶媽不依,一口咬定是飛機提前起飛了,到後面她索性躺倒在地上。

因為之後航班的旅客馬上要登機了,她這樣會影響到後續航班,工作人員實在沒辦法,只能選擇報警。

最後,警方出示了監控,證明確實是寶媽遲到了2分鐘,事情才算了結。

這位寶媽的行為,像極了我們大多數的普通人:計劃好要做的一件事,結果因為突發事件打亂了計劃,就歇斯底里當場抓狂;甚至一點小事沒合心意,也會引發崩潰……

正因如此,帖子上“機場一家人”的平靜,才顯得可貴。

02

也有人說,鬆弛感和家庭經濟條件有關,這家人臨危不亂、如此淡定,當然是因為有錢,不怕損失。

我不知道這家人多有錢,但生活困窘,卻依然事事平和以待的人其實也不少。

前兩天看到一個街頭採訪,小夥問街邊的一位清潔工大媽:“2022年您過得開心嗎?”

大媽想都沒想就回答:“很開心。”

“機場一家人”獲贊46萬:對生活上癮的人,都有什麼特質?

“為什麼?”

“因為我個子不高,也沒什麼才華,人家能看得起我,把我留在這裡十多年,這就是我的榮幸了。”

“機場一家人”獲贊46萬:對生活上癮的人,都有什麼特質?

大媽還說,很多人認為這份工作很低微,但她不覺得,甚至覺得很高尚。

“機場一家人”獲贊46萬:對生活上癮的人,都有什麼特質?

對她來說,工作雖辛苦,但自己這個條件還能幹這麼久,覺得很自豪。

任何工作,都會遇到突發情況,掃大街也不例外。

比如這位大媽,辛辛苦苦掃大街,就常常碰上一個人,不尊重她的勞動成果,一邊嗑瓜子,一邊丟瓜子殼。

但大媽卻從未因此情緒失控,而是跟在人家身後,他丟她掃,甚至心平氣和地跟對方講道理:“假如說你的父母來幹這個工作,我也像你這麼做,你會怎麼想?”

“機場一家人”獲贊46萬:對生活上癮的人,都有什麼特質?

所以說,經濟基礎並不是保持鬆弛感的關鍵。

鬆弛感的本質,是遇事積極的思維方式、以及穩定的自我評價

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

內聚性自我

”。

所謂內聚性,

就是你的自我有一種向心力,可以保證心靈的各個組成部分向內聚合,而構成一個整體

形成內聚性自我必須建立在“

我是好的

”這種感覺上,這種自戀感,是內聚性自我的核心感覺。

那位清潔工大媽,就充分持有這種自戀感,她從不覺得自己的工作毫無價值,反而以自己的工作為傲。

所以,無論外界怎麼評價她,都不會影響到她對自我的評價。

這樣的人,不但自信,遇事也不容易崩潰。

鬆弛感,就是這麼建立起來的。

03

王小波說:“

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的無能的憤怒

。”

的確,大多遇事易崩潰的人,要麼責怪自己,要麼遷怒別人,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這種“無能”的感覺,其實就是缺少“內聚性自我”導致的。

心理諮詢師徐慢慢提到過另一個相對的概念,叫“

分散的自我

”。

有人因為一場面試失利,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敢再找工作,覺得自己的人生都垮了;

有人因為錯過電影2分鐘的開場,就乾脆不看了,一整個下午都在責怪自己遲到;

有人因為機場遲到2分鐘,趕不上飛機,於是破口大罵,崩潰撒潑。

這些失控和痛苦,都來自於“分散的自我”。

因此,任何一點風吹草動、不如人意,都可以把這個自我擊垮、拍碎。

一個人如果有了“內聚性自我”,外界的變動、評價,對他來說就不再是令人焦慮,也很難把他拍散了

關於內聚性自我,提出者美國心理學家科胡特有這樣的描繪:

在情緒的驚濤駭浪中,有一個內聚性自我穩穩地在那裡

機場遭遇變故依然淡定的一家人、以及樂觀的清潔工大媽,就是如此。

有這樣一個比喻,

如果把內聚力形容成一個殼的話,這個內聚性自我就是一個核心,這個核心可以支援你充分展開生命力,真實地做自己

所以你會發現,那些真正熱愛生活的人,往往不會因為生活中的一點小意外,就失控、焦慮、甚至開始懷疑自我。

飛機沒趕上,就改簽下一趟航班;看電影遲到了,就認真把後半段看完,或者看下一場,權當是體驗不一樣的生活。

我有一個熱愛生活的朋友,就是這樣一個鬆弛的人。

第一次和她去旅行,也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坐火車坐過站。

當時我的第一反應是“完了”,如果是和家人出來,我們已經開始互相指責了。

但是朋友的第一反應是覺得好玩,她說這是她第一次誤車。

你可以感受到,她的快樂不是為了安慰自己或者安撫我而裝出來的,她是真的覺得沒關係。

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原來遇到麻煩的時候,人可以不發火,不責怪別人和自己,可以如此平和地解決問題。

對生活上癮的人,大抵都如此。

04

如何才能擁有一個“內聚性自我”?諮詢師徐慢慢分享了幾個方法:

①培養時間感和空間感

其實就是讓我們把目光放得長遠些,相信眼前的挑戰只是暫時的,即使現在找不到最優解,換一個空間,換一個時間,總能找到最優解。

比如,乘坐下一趟航班、觀看下一場電影……

這件事當下做不到,那就把精力分給另一件事,不必事事求完美,事事都勉強自己做到最好。

②尋找外部的“生能量”

當我們被這種“做不好就會死”的焦慮控制時,可以試著去尋找人際關係的支援,和朋友聊聊天,開解開解,尋找他人的生能量。

③減少挫敗感的“延伸”

意思就是“就事論事”,不延伸到生活裡的其他事,不延伸到個人價值上。

比如,面試失利,只是你不符合這家公司的要求,並不是因為你沒有價值。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人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

有一個高贊回答是:

隨時保持內心平靜的能力。

內心平靜的能力,其實就是擁有“內聚性自我”,學會鬆弛地過一生。

否則,一個內心不平靜的人,無論給他什麼樣的條件,他都不得安寧。

人生就是過來賺點經驗的,希望你我都能順應自己的境遇,努力紮實地生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