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各地瞬間瀰漫的“黃河大集”,不只是一場交易

本文轉自:人民網-山東頻道

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河大集接地氣。歲末年初,以“黃河大集”冠名的商貿文化活動,在山東各地瞬間瀰漫。大集,一個有幾千年歷史的聚與散結合的商貿場所,但在百姓眼裡,大集從來就不只是商品交易。

大集,是生計。

大集,一個我們都不陌生的名字,很多地名裡都包含著它,像莒縣的店子集街道,前集村等等。生於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我們,見證了改革開放初期的大集。那時的大集,還有較多的原始社會互通有無成分,只是比最初的物質交換多了個媒介——人民幣。我把自家產的蘋果賣了,去買別人的大米;你把自家榨的花生油賣了,去買別人的豬仔養著;她把自家捨不得吃的雞蛋賣了,給孩子交學費。當然,也有職業的生意人,從外地買來稀罕物在本地賺差價,像處在內陸的莒縣,會有人從海邊買來蝦皮、鹹魚、蝦醬、鹹螃蟹等,但在我們的記憶中鮮貨只有春末的“黃煎魚”和冬季的“刺鮁”,可能是因為這兩種魚刺多價格便宜,才會在我們這是有市場。總之,大集上賣的都是莊戶人不能自給自足的物品,那時大集上是很少有賣煎餅、饅頭、成品衣服的,因為這些手藝,當時是每個家庭主婦的看家本領,煎餅自己磨糊子來烙,饅頭自己磨面去蒸,衣服買布自己縫。除了勤快外,另一個原因是當時的工業和服務業不發達,農民多數靠在家種地吃飯,沒有額外收入就更沒有閒錢去買這些,並且農忙後也有功夫自己做。而現在,年輕的農村人打工的打工,做生意的做生意,玩技術的玩技術……經濟發達了,家庭收入也多了,過去各種自給自足的事情都有人做成了商品和服務。而如今的大集,也更繁華了,天南地北、山珍海鮮、吃喝玩樂,無所不有。

大集,是手藝。

改革開放初期的大集上,除了土生土長的初級農產品,還有一些“精加工”的手工產品。有木匠的小桌子、小椅子、小板凳……有鐵匠的鎬頭、鐮刀、菜刀……有剃頭匠提供的服務等等。那時的所謂工藝品,也大多直接與生產生活有關,賣的是必需品。而現在的大集早已不限於這些,裝扮家庭、裝點生活的藝術品,像根雕、奇石、盆景,像花架、手串、擺件,農村大集也不稀罕。特別是到了過年,趕年集選上幾個新物件裝點新年,親朋好友串門,房中頓顯高雅之氣,這些工藝品,也會成為拜年的話題之一。

大集,是情誼。

交情,交往中產生的情誼。這其中,也有趕大集中產生的。有的在買賣中遇到了志同道合的生意人,以後成了合夥人,一起把生意做得更大。有的在大集上遇見彼此脾氣相投之人,以後常不約而同趕同一個集。等到中午,就在集上小吃攤坐下,買一碗便宜的羊雜湯或豆腦,就著辣椒鹹菜,慢慢品一壺燒酒,在煙火與蒸汽間討論著國家大事、田間農事、家中瑣事、新年喜事,有滋有味。還有專門藉著趕集之便,到大集所在村的親朋好友家中去做客探親的,這時的大集,又從商品聚集變成了親情聚集。

大集,是文藝。

藝術來源於生活,藝術人也來自於生活。從古至今,一直有農村藝人活躍在農村大集上。以曾獲“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稱號的莒縣為例,這裡的農村走出了中國十大畫派“沂蒙畫派”,有白天扛鋤頭晚上揮毫潑墨的書畫家;這裡的農村有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過門箋”(特色剪紙)加工技藝;這裡的農村有吹拉彈唱的農民音樂達人;這裡的農村有雕工精美的網紅硯臺姐;這裡的農村也走出了成為《詩刊》雜誌社主編的農民詩人……

藝人誕生於農村,也曾嶄露在農村大集,特別是一到過年,到大集上賣自己畫的年畫,賣手工做的過門箋,還有到大集上唱戲,這些農村藝人靠自己的藝術才華換一點收入,既是生計,也是顧客對自己藝術水平的一個認可。貿易的場地,手藝的空間,情誼的載體,文藝的舞臺,大集,延續數千年而煙火不息的鄉愁。

黃河大集,定會像黃河之水潤澤的田園,更加繁榮昌盛、多姿多彩。(胡曉燕 何愛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