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脊柱健康 協和專家:強直性脊柱炎要科學防範 早診早治

強直性脊柱炎困擾著不少患者,有哪些症狀?如何早發現?怎樣科學治療?10月16日是世界脊柱日,北京協和醫院風溼科曾小峰教授、北京協和醫院骨科翁習生教授給大家發來科普提示,強直性脊柱炎要科學防範、早診早治。

調查顯示,我國強直性脊柱炎發病率在0。2%~0。32%之間,患病人數為500萬左右,主要發生於20~30歲的青壯年,若不及時治療,功能的大部分喪失都發生在病初10年內。曾小峰教授說:“疼痛為‘表’,骨損為‘裡’,真正可怕的還是強直性脊柱炎可能帶來的骨結構損傷。所以儘早自我篩查,發現身體異常,儘早去醫院才能更好地發現病情。”

專家提醒,如果發現以下症狀,就要引起注意:超過3個月漫漫長夜背痛難忍;早上起來有僵硬感,動彈不得;休息的時候疼痛不減輕,活動後疼痛環節很多。當上述症狀反覆發作,千萬別掉以輕心,也許是身體在發出求救訊號,需警惕“強直性脊柱炎”在作祟。

強直性脊柱炎的病因尚不明確,但目前主流學者認為與遺傳、環境、免疫、感染等多種因素相關。很多年輕人處在長期腰背痛的過程中,但總認為“年紀輕輕我沒病”。強直早期症狀較輕,一般表現為腰背疼痛和僵硬不適,活動後症狀又會明顯減輕,因此很多人認為只是暫時的小毛病,忍一忍就好了。

然而,隨著疾病進展,很多患者會逐漸出現脊柱活動受限。翁習生教授介紹:“強直性脊柱炎病痛初期多數在腰臀部顯現,導致腰部活動逐漸受限,隨後延伸至胸椎,影響患者的正常呼吸,隨著病程增長,骨損傷進展到一定程度,疼痛進一步攀至頸椎和頭部,導致整個頭頸部無法活動,最終健康靈活的脊柱會像竹子般僵硬,久而久之身體活動功能喪失,逐漸畸形甚至殘廢。這其實就是大家常說的身體在逐漸‘石化’。”

然而,很多人會忽視了身體發出的求救訊號,等到忍無可忍的時候才去醫院治療。年輕人極易遭受強直侵襲,發病年齡通常在15-40歲,男女比例約為2-4:1。因此,應在疾病早期及時治療,避免出現身體脊柱結構損壞等嚴重後果。專家表示,強直性脊柱炎的早期症狀主要表現為腰背痛,經常會被誤診為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空調病等,而強直性脊柱炎屬於自體免疫病的範疇,因此,身體一旦出現異樣,請務必儘早選擇風溼免疫科就診。

關於強直的治療,不僅要控制疼痛引起的炎症,還要密切關注骨結構進展。過去,強直性脊柱炎的臨床治療主要依靠非甾體抗炎藥、皮質類固醇藥和抗風溼類藥等傳統藥物。近兩年,隨著科技的發展,許多新的藥物改變了強直性脊柱炎的治療格局。以全人源白介素17A抑制劑等為代表的生物製劑,有效緩解症狀的同時,控制炎症、抑制病理性新骨形成,這些靶向生物製劑給患者們帶來了新的福音。

專家呼籲,強直性脊柱炎早診早治是關鍵,年輕人在揹負自己的夢想和生活的同時,也要關注自己的身體。希望每一個人都能遠離疾病痛苦,守護脊柱健康。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蔣若靜

編輯/張月朦

關注脊柱健康 協和專家:強直性脊柱炎要科學防範 早診早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