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保】曹楊新村村史館來了位新客一把近70歲高齡老鎖

【文保】曹楊新村村史館來了位新客一把近70歲高齡老鎖

一把“近70歲高齡”老鎖

有什麼特別的故事呢?

讓小編為你娓娓道來

【文保】曹楊新村村史館來了位新客一把近70歲高齡老鎖

【文保】曹楊新村村史館來了位新客一把近70歲高齡老鎖

日前,曹楊新村村史館來了位“新客”——一把精心修繕後的老鎖。1952年,新中國解放後第一個工人新村——曹楊新村建成後,它就被安置在了三四工區75號樓第二層三戶合用的廚房隔門上。

近日,曹楊新村街道成套改造簽約工作組的成員在上門走訪時發現了它,出於強烈的文保意識,工作人員立即與住戶毛師傅商量起捐贈一事。沒有過多猶豫,毛師傅答應了。

“捐給村史館,才能發揮它最大的價值。” 毛師傅的眼神中充滿了篤定。

一把老鎖,“鎖”住了近70年的柴米油鹽

1986年,毛師傅正在南市區(現已併入黃浦區)生產計劃部門工作。但因妻子罹患癌症,兒子剛上幼兒園,單位考慮到其居住環境簡陋、生活條件困難,便將曹楊一村 75號樓5室 的空房間分配給了他。

搬進新房後,毛師傅的喜悅不言而喻。“不用再燒煤球、倒糞桶了,這麼好的居住條件,以前想都不敢想。”

上個世紀50年代初,曹楊新村裡就具備了 煤氣 、 馬桶 等基礎設施,這在當時是不可多得的,唯有公認的全國勞動模範才能享有。之後的幾十年間,國內經濟有了質的飛躍,一些勞模也選擇離開曹楊新村,尋找更好的居所。

【文保】曹楊新村村史館來了位新客一把近70歲高齡老鎖

雖然毛師傅一家並不是曹楊新村最早一批的原住民,但當他的手第一次扭開這把彼時還未有鏽味的銅鎖時,眼前是廚房間擺放有致的柴米油鹽,心中則是滿滿的自豪之感。

“曹楊新村的建立,是有劃時代意義的。”

不過,建築也會衰老。當廚房的水泥牆漸漸沾上了難以清洗的油煙,下水道的排水系統逐步失靈,居民們也慢慢對居住條件有了意見。

【文保】曹楊新村村史館來了位新客一把近70歲高齡老鎖

【文保】曹楊新村村史館來了位新客一把近70歲高齡老鎖

為此,曹楊新村經歷了第一次修葺。2013年, 街道發動專案組免費對居民廚房與浴室的牆體和地面鋪上了瓷磚 ,屋內頓時整潔明亮了許多。

“第一次是小改,而這一次是大改,一年後再回到這兒,又是另一幅模樣了。”

一次改造,勾勒出新居夢的理想模樣

在簽約伊始,毛師傅並不是沒有顧慮。

“一是我老房子裡有一套上等的 實木傢俱 ,丟了可惜,出租房裡又傢俱齊全,根本沒地兒放,二是我 孫女在附近的小學上學 ,平常都由我來接送,要是外搬過渡後住得遠了,不就不方便了。”

得知毛師傅的顧慮後,工作組人員立即為他找地方暫存實木傢俱,並輔助毛師傅找到一家鄰近的出租房。

【文保】曹楊新村村史館來了位新客一把近70歲高齡老鎖

此外,簽約工作組還尊重毛師傅在改造上的想法, 約好設計師與毛師傅進行一對一的溝通 ,雙方意見達成一致後,毛師傅簽約的後顧之憂就徹底消除了。

“我與這把鎖‘年紀相仿’,我老了,它也老了,如今我要走了,它也應該‘有家可歸’。”

【文保】曹楊新村村史館來了位新客一把近70歲高齡老鎖

一次捐贈,留住了幾代人的珍貴回憶

發現這把老鎖,純屬偶然。

10月的一天,曹楊一村三四工區成套改造簽約工作組前往毛師傅家中溝通簽約一事,在雙方就簽約一事達成一致意見後,工作人員不經意間瞭解到這把老鎖的故事。

毛師傅答應捐贈後,簽約組的人員幾天後便安排鎖匠上門檢查、拆卸,併為廚房裝上了一把新鎖。

日前,曹楊一村73-76號拔幢成功,外搬過渡也提上了議事日程。

【文保】曹楊新村村史館來了位新客一把近70歲高齡老鎖

【文保】曹楊新村村史館來了位新客一把近70歲高齡老鎖

“這把鎖在誕生之時,見證了曹楊新村的高光時刻,如今讓它迴歸到曹楊新村村史館,正是為它找到了一個新的歸宿。”

據侯主任介紹,曹楊新村作為上海第四批優秀歷史保護建築,其中的一磚一瓦都是這幅歷史畫卷的重要組成部分。 隨著社會發展程序不斷加快,舊住房成套改造已成當務之急,但對這些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老物件進行必要的保護與傳承,同樣十分重要。

【文保】曹楊新村村史館來了位新客一把近70歲高齡老鎖

如今,已完成簽約的毛師傅已經開始準備搬離老住所。一年後,他所期待的曹楊一村,將以另一種模樣迎接他回家。

編輯:陳露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