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了這個“井”字,也就明白了,中國為啥被稱為“九州”

大家好,我們的老虎仔談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中國有個別稱,叫“九州”,這誰都知道,具體到哪九州?有四種來源說法,出入不算大。第一個出自《尚書》:冀州、袞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第二個出自《呂氏春秋》: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幽州、雍州。第三個出自《爾雅》:冀州、袞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雍州、幽州、營州。第四個出自《周禮》:冀州、袞州、青州、揚州、荊州、豫州、雍州、幽州、幷州。估計看畢後,許多人都會表示,非常熟悉這“九州”,因為《三國演義》中就經常出現這些名詞。

看懂了這個“井”字,也就明白了,中國為啥被稱為“九州”

冀州牧,最好玩是一位叫韓馥的,後來被袁紹搞掉,嚇得自盡在廁所裡。兗州牧,最著名的就是大名鼎鼎曹操,曹老大!青州牧,最著名的是衛瓘,參與了曹魏的滅蜀戰役,卻是跟著鍾會先搞掉鄧艾,後來又奉司馬昭之命,玩死了鍾會的那位。

看懂了這個“井”字,也就明白了,中國為啥被稱為“九州”

揚州牧,最著名的是劉繇,被孫策給打敗了。太史慈就在他手下時血拼的小霸王孫策。荊州牧,這個就不用多說了,是劉表。豫州牧,是劉皇叔,所謂的劉豫州是也。幽州牧,又是位劉家人,叫劉虞。當年袁紹曾想擁立他當皇上,對抗被董卓擁立的漢獻帝,可惜人家劉虞不上當!幷州牧,最牛逼的是董卓!別吃驚,董卓雖在西涼擁兵自重,但在進京前被封為幷州牧,就是想讓他把兵權給黃埔嵩。可董卓就不答應,最終何進準備跟宦官火併時,便召他進京,幫著自己看場子,結果董卓來了個漁翁得利。徐州牧,有兩人最著名,一個是陶謙,另一個還是咱的劉皇叔,所謂陶謙讓徐州。益州牧,是劉璋,被劉皇叔給奪走了地盤。

看懂了這個“井”字,也就明白了,中國為啥被稱為“九州”

估計看到這,有心人會懵了,你不是說九州嗎?可你這都列出了十個州了啊?這可別怪小編,要怪就怪漢武帝去。他當政時,把天下分為13州部,每一塊地頭上最高的行政老大叫刺史。後來漢成帝,才改稱了“牧”。但無論13州怎麼變,其實還是“九州”的細化。不過話又說回,我們更要感謝漢武帝,因為他打下了好多地盤,自然過去的“九州”就要適當擴充一下了,沒啥好奇怪的。但“九州”的意義卻沒有改變,依然是咱中國的別稱,因為九州早已提升到了“文化高度”上了。

看懂了這個“井”字,也就明白了,中國為啥被稱為“九州”

漢武帝13刺史部 地圖下面咱就從這個“井”字,來解釋為啥中國自古有九州之說,為何又上升到了文化高度。皆知大禹治水時,是九州這個概念的最早來源,所謂“左準繩,右規矩,載四時,以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這裡第一次出現了九州的概念,不過大禹治水,是治理的黃河流域,這個中華民族的搖籃。但隨著時間的流逝,祖先活動的區域不斷擴大,由此另一條著名河流,也就進入到了咱祖先視野之中,這就是長江!所謂的長江流域。那麼誰對長江流域做出的貢獻最大?毫無疑問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

看懂了這個“井”字,也就明白了,中國為啥被稱為“九州”

但可惜直至春秋時期,楚莊王稱霸之前,長江流域的楚國卻一直被中原(黃河流域)諸侯們視為蠻夷!但就在這時,黃河流域的魯國和長江流域的楚國,先後出現了兩位影響後世至今的巨人,一位是孔子,一位是老子!最終演變成了“儒家學派”和“道家學派”,這兩種學派,堪稱是中國人的思維之根。儒家學派代表著一種積極進取,主動,為陽!主要研究人和人的關係。道家學派代表著一種自我提升,主靜,為陰,更講究人和自然的關係,是謂一陰一陽,由此中國人才真正“得道”,這麼說,沒人反對吧?

看懂了這個“井”字,也就明白了,中國為啥被稱為“九州”

明白了以上這點,咱就可以在紙上畫出兩條橫線,代著黃河和長江,而文化層面上則是儒家和道家。有了這兩條線基線,咱在畫兩條豎線,如此就是一個“井”字了,會發現出現了三大塊,共九個區域,如下圖。北方有三個州,自左向右分別是 :涼州,幷州和幽州。中部有三個州,自左向右分別是:雍州,豫州和青州。南方有三個州,自左向右分別是:益州,荊州和揚州。

看懂了這個“井”字,也就明白了,中國為啥被稱為“九州”

這便是九州地理由來和漸變,但無論怎麼變,以黃河(儒家)和長江(道家)為根基的格局卻沒法改變。故而才說,九州已經上升為了文化層面——所謂吃水不忘挖井人!即,只要儒家和道家的滔滔水不絕,九州這口甘甜的井水,就不可能幹枯。因為儒家(黃河)和道家(長江),早已成為了中華魂的一陰一陽,彼此不可分割。故而“中國大一統”的概念,幾乎流淌在每位中國人的血液之中,任何人都休想改變,就更別說還想扭曲和抹殺了,那是蚍蜉撼樹!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