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組織最嚴密、波及範圍最廣的起義為何會失敗

發生在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可謂是中國歷史上冷兵器時代規模最大、組織最嚴密、波及範圍最廣、參與人數最多的宗教與農民的大起義,可就是如此大的一次起義,在不到10個月的時間裡,起義就被強行鎮守下去,雖然在此後數十年的時間裡,黃巾起義的餘波此起彼伏,但已完全不成氣候。

黃巾起義是一場以宗教為主旨思想,以信徒和農民為起義主體,以一種完全不同的宗教組織結構,在訊息完全靠人力傳遞的冷兵器時代,號令天下在同一時間,發動一場針對東漢政府,以期望建立一個政教合一的政權為目的的起義。

黃巾起義的首領是張角、張寶、張梁三兄弟,這三兄弟利用了一本《太平經》的道家著作,透過十多年的傳道與行醫,利用東漢末年的政漢腐敗和民不聊生,拉攏了一大批的信徒和農民加入了張角所創立的一個宗教組織——太平道,這也就是黃巾軍的前身。

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組織最嚴密、波及範圍最廣的起義為何會失敗

《太平經》是道家著作學說,在東漢的政治思想中處於邊緣位置,漢朝只是在建立之初實行黃老學說,無為而治的治國之道,經漢武帝修正為“獨尊儒術”後,傳到東漢,儒家經學是社會的主流學說,有地位、有學問的大家族都以研究經學為榮,但是到了東漢末年,在朝廷上,晚期的桓靈二帝昏庸,宦官與外戚爭權奪利,在地方上,士族門閥掌握土地、人口、財富和輿論,再加上天災,大多數的窮苦百姓只能生活在飢餓與苦難的邊沿。

百姓生活不如意,總要想辦法改善生活,東漢政府和士族門閥顯然不會管,因此百姓在絕望中就會四處尋找希望與機會,而正是這個時候,太平道趁虛而入,以治病不用錢、修身養性得道成仙、財富共有的平均主義理想社會模式而吸引了大量的信徒和百姓的加入,從而迅速發展壯大,這就是太平道迅速發展的原因。

很顯然,在依靠發展到了一定規模,張角三兄弟但萌生了巨大的政治陰謀主張,從黃巾軍後來起義的規格來看,張角三兄弟在十多年的時間中,基本上影響了大半個華夏,當時天下十三州有八個州都有張角的信徒,張角以太平道的理論將所有信徒分為三十六個方,大方有一萬多人,小方有六七千人,合起來約有40萬人左右,這還只是太平道的主幹力量,再加上其他分支與響應的農民,黃巾軍起事時至少有一百萬人。

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組織最嚴密、波及範圍最廣的起義為何會失敗

張角的這種組織結構,就是典型的政教合一的組織結構,在那個訊息極度落後的時代,能透過宗教的力量組織一個國家近八個州的信徒,聯合起來共同在甲子年起兵反抗漢朝政府,這本身就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除了東漢政府之外,沒有任何一個組織有動員全國八個州的能力,張角三兄弟所建立的太平道是唯一的。

太平道不僅組織嚴密,波及範圍最廣,而且利用道家思想作為反漢政治口號,並喊出了著名的“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太平”的政治口號作為全國大起義的暗號,這個政治口號暗含五行之說,漢朝是火德,主色是青色,太平道自詡為土德,主色是黃色,火生土,土亦能滅火,暗示黃巾軍將取代漢朝。

儘管如此,張角所率領的如此聲勢浩大的起義,卻僅維持了不到十個月就滅亡了,為何如此迅速滅亡呢?

從黃巾起義的戰爭過程中來看,黃巾軍還是頗有戰鬥力的軍隊,黃巾軍無論是將領能力,還是兵力人數,毫不遜色於東漢政府軍,比如黃巾軍波才部曾多次擊敗東漢名將朱儁,還圍城攻擊過名將皇甫嵩,而且黃巾軍在人數上遠超東漢政府軍,東漢用來平定黃巾軍的所有軍隊加在一起也不到十萬人,而黃巾軍至少有四十萬人以上,即便如此,東漢政府軍還是在短短9個多月就平定了黃巾起義,原因何在?

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組織最嚴密、波及範圍最廣的起義為何會失敗

一場戰役的失敗也許有很多不同的原因,比如天時、地利、人和,但一個組織的失敗一定是戰略上出了問題,尤其是像黃巾起義這樣規模龐大的起義,如果只有軍事力量,沒有政治力量,沒有戰略規劃,遲早是要失敗的。

從戰略上來說,黃巾起義失敗的原因就是他們所奉行了非主流的道家思想,從漢武帝獨尊儒術開始,到東漢末年已經過去了幾百年,儒家思想作為整個社會的治國思想和道德標準,已經有意或無意地成為東漢社會的行為準則,即使是普通的老百姓,也一定知道儒家的基本思想和相關的道德標準,整個社會已經形成了儒家思想為表,法家思想為裡的表裡互相協調的準則。

雖然太平道在一定意義上解決了當時社會最底層百姓的思想和信仰,但並不是社會的主流,以整個東漢的千萬人口級別作為基數來看,願意跟著張角三兄弟造反的百姓畢竟還是少數,如果想少數擊敗多數,就必須有正確的戰略,可惜黃巾軍的戰略也錯了。

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組織最嚴密、波及範圍最廣的起義為何會失敗

從黃巾起義過程來看,黃巾軍只有簡單的攻城和守城戰略,黃巾軍再怎麼人數眾多,也不過是臨時組織起來的一批農民而已,而且大多數是拖家帶口,甚至是攜帶全部家產的農民,有的還著耕牛和農具,這些農民大多數願意跟著張角三兄弟造反,只是因為吃不飽肚子或者不造反就活不下去了,中國老百姓歷來只要有口飯吃,就不會反對政府的。

黃巾軍與政府軍的戰爭最終打成了攻城戰和守城戰,黃巾軍的目標也很簡單,就是拿下城池,然後對城池來一翻燒殺搶掠,這些社會最低層的黃巾軍為了生活卻對另一群社會底層的農民、在地方上可大有勢力計程車族門閥,以及東漢政府舉起屠刀,簡單粗暴地用武力解決所有問題,由此產生了黃巾軍成為所有政治力量最孤立的一種力量。

不願意造反的百姓反對黃巾軍,地方上的地主豪強與士族門閥反對黃巾軍,東漢政府更是義不容辭地反對黃巾軍,黃巾軍越打越孤立,越打仇人越多,所以不斷地有政治力量參與打擊黃巾軍,有以皇甫嵩、盧植、朱儁、曹操為主的東漢政府軍,有以劉備這樣出身低微以打黃巾軍獲取功名和利益的自發武將,更有眾多地方上的地主豪強組成的軍隊打擊黃巾軍,就這樣,用了不到十個月,黃巾起義就被完全平叛下去,而黃巾起義成為社會各個階層反對的力量。

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組織最嚴密、波及範圍最廣的起義為何會失敗

這就是黃巾軍所犯的一個重要的戰略錯誤,就是在政治上沒有團結或拉攏大多數力量,反而變成了孤立的政治力量,在面臨其他力量的聯合打擊之下,很快就土崩瓦解了。

黃巾軍所犯的另一個重在戰略錯誤就是與東漢政府軍爭奪城池,政府軍再怎麼說也是專業的軍隊,而黃巾軍是一股非專業軍隊,卻偏偏以奪城和固守城池作為起義的主要任務,城池在哪裡,黃巾軍就在哪裡,這簡單就是活靶子,明擺著告訴天下人:我在哪裡,你來打我啊!

城池是重要戰略據點,但同時也是活靶子,如果黃巾軍不佔城池,而是佔山為王,依靠險要的地勢,隱藏起來,與東漢政府打游擊,那將是極難對付的一股力量,很可能就成為壓垮東漢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組織最嚴密、波及範圍最廣的起義為何會失敗

反觀東漢朝廷,雖然腐敗到了骨子裡,但卻因為黃巾起義的爆發,迅速作出反應,首先是解除黨錮之禁,聯合各種政治力量,聯合絞殺黃巾軍,朝廷中爭鬥多年的宦官與外戚迅速聯手,地方上的地主豪強與政府官員迅速合作,就連民間像劉備這樣主動以爭功而自發籌措軍費打擊黃巾軍的民間武裝力量更是數不勝數,這都是因為東漢朝廷釋出聯合打擊黃巾軍戰略的一部分。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東漢王朝即使再腐敗,也還沒有到滅亡的邊沿,無論是政府官員,還是地主豪強,抑或是普通百姓,大多數人心目中還是一心向漢的,人心自在漢廷,反觀黃巾軍,卻因為不斷地燒殺搶掠,而得罪了各個階層的百姓,成為失道寡義的反面教材,失敗也就在所難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