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古代中國人餐具的演變:筷子的使用與“鼎、鬲、甑”的功用

文|(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抄襲、搬運必究)

都說民以食為天,在老百姓心中,解決溫飽問題才是人生最為基礎的事。從人類伊始,我們祖先積累至今的飲食文化就是異常豐富,關於食物的種類也是讓各式各樣。川菜、粵菜、閩菜、浙菜、湘菜……。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中華民族做不到的。這些琳琅滿足的菜品讓人眼花繚亂,那在這些菜品背後,又有著怎樣令人驚豔的餐具跟飲具呢?

深度古代中國人餐具的演變:筷子的使用與“鼎、鬲、甑”的功用

一、飲食和餐具的地位

人活著不是為了吃,但吃是為了活著。“飲食”二字在人類心中,一直都有著至高無上地位。“吃”,最開始的目的讓人類獲得能夠生存能量,得以讓生命保持延續性,人類也因此能夠無窮無盡的存在於這精彩的世界。但是吃絕對不僅僅是為了活著,在有足夠能量延續生命的基礎上,聰慧的人類,誕生並發展了豐富的飲食文化。

在飲食方面,僅僅是為了一日三餐,解渴充飢早已經無法滿足有著豐富精神世界的華夏子弟。“飲食”二字,更是蘊含了中國人認識萬事萬物,理解萬事萬物的深刻哲理。從出生到離開這個世界,“吃”都有著各種不同的含義。為了剛出生於這個世界的小寶寶,親友們需要吃紅蛋以表喜慶。因為在中國人的認知中,“蛋”有著延續生命的麼好意義。成年十八歲需要“吃”,人生大事結婚需要“吃”,到了甲子之年的六十大壽,更是需要好好請慶祝一番。這些關於“吃”的活動,其本身的意義並不在於“吃”,更多的是藉助“吃”來表達一種美好的意願。在不斷的進行與“吃”相關的活動中,我們可以品味到百態人生,讓短暫的生命更加有意義。

中國飲食文化隨著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傳承至今。五千年的發展與積澱,讓華夏特有的飲食文化呈現豐富多彩,百花爭豔的現狀。如南方有香噴噴的米飯,北方也有著令人無法抵擋的麵食,在口味上更是有著“南甜北鹹東酸西辣”的區分。為了適應四季氣候的變化,中國也十分的講究不同季節的食物搭配,炎熱的夏季,適宜清淡爽口,寒冷的動態,則需味醇濃厚。除此之外,中國人更是追求雅緻的食物之美,簡單的一些食材,也可以雕刻出各式造型,讓人具有視覺的享受。

對於食器餐具,自古人起,就開始留意。他們製作各式各樣典雅不失簡潔,華美不失格調的餐具,讓“飲食”從各個感官上都成為一種享受。接下來。不過,在不發達的原始時期,簡單的餐具才是主流。那最初的形成的餐具,又體現著古人怎樣的品味與情調呢?

深度古代中國人餐具的演變:筷子的使用與“鼎、鬲、甑”的功用

二、餐具炊具的初步定製

在漫長的歷史演變下,順應自然的發展,最早的人類誕生了。但是當時的他們猶如嬰幼兒,對萬事萬物都還存在著未知。因此,在生產力極其低下的原始社會,人類還沒有意識使用廚具餐具,在採集狩獵後取得食物填飽肚子時,用身邊一些趁手的工具處理食材。而這些趁手工具往往是一些木棍、石塊之類。這種天然的飲食手段,有著明顯的隨意性,但也具有危險性。

隨著時間的不斷前行,原始社會也在漸漸蛻變,農業社會開始出現雛形。這時候的人類,在“飲食”方面也逐漸豐富了起來,農耕、漁獵、畜牧等生產方式也隨之出現。人類不在是單純的向大自然索取食物,而是學會了如何自給自足,更是懂得了人工取火與用火。因為不同地域氣候的差異,也導致了飲食差異,如南方人一大米為主食,北方人以小麥為主食。

食物多樣性的出現,也必然會要求多樣餐具飲具的產生。在新石器時代早期,已經出現了以泥和夾沙的紅陶為材質的碗、缽、盤、杯等餐具,還有以獸骨為主要製作材料的勺子。中晚期時更是有了盉、觶、觥、簋、壺、尊、杯、高足杯、觚、角、爵等。在夏商周時期,餐具的種類變化不大,但也出現了角、爵、枓、勺、箸等。在材質上,倒是有所增加,如青銅、玉器、象牙、木製品等。

除此之外,人類也學會了出炙烤外的熟食方式,如“烹飪、煮、蒸、燒”等。這些漸漸豐富起來的飲食及飲食方式,也代表著飲食文化的逐步起步。自此,飲食不單單是一種天然的維持生命的手段,更成為了人類生活中的文明符號。

深度古代中國人餐具的演變:筷子的使用與“鼎、鬲、甑”的功用

三、筷子和勺子的出現和發明

現在很多小夥伴在看一些外國人使用中國餐具的影片,老是能看到那些外國人在抱怨中國的餐具如何難使,吃個麵條都無法好好吃。這個被抱怨的餐具,就是我們中國最為獨特的餐具筷子了。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從小使用筷子的中國人,小編現在還是被家長說筷子沒有用好。一個才接觸筷子沒有多久的外國人,想要好好的使用中國餐具的精髓,當然是沒有那麼簡單的了。

筷子,在先秦時期被稱為“梜”,漢朝又叫做“箸”,直到明代,才被稱我們今天所叫的“筷”。從筷子出現至今,已經有三千年的歷史了。曾有古籍記載:“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這句話指在商紂王時期,他曾用象牙制筷,極為奢侈大臣也為之恐慌。由此可見,早在商朝時期,筷子就已經存在了。而且早期的筷子並不是吃飯的工具,而是用來撈湯羹裡邊的菜。在西漢時期,竹筷較為常見。明清之後,筷子這個稱呼正式被定了下來,且中間普及。《紅樓夢》中有這樣一句話:“單拿一雙老年四楞象牙鑲金的筷子給劉姥姥”,可見筷子這個稱呼在當時是十分常見的。不過在這個時候,”箸“這個叫法也同樣沿用著,直到現代才統一稱”筷子“。

一般而言,我們的筷子是方頭圓身形的,方的一頭象徵著地,圓的一頭則意味著天,因此寓意著天圓地方,這是中國人對世界基本原則的理解。此外,筷子的長度為六寸七分,代表著人的七情六慾。使用筷子的方法,中國人也是十分的講究。手持筷子的時,拇指和食指在筷子的上頭,無名指和小指則在下頭,中指就在中間的位置,這也就意味著“天地人“三才之象。筷子成雙的出現,是中國人遵守太極、陰陽理念而設定的,表示事件萬事萬物都是有對立面的,兩者合二為一,就是一個完美的結果。筷子小小的小支,卻蘊含了中國人無窮的智慧,更是表明了中國人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深度古代中國人餐具的演變:筷子的使用與“鼎、鬲、甑”的功用

四、“鼎、鬲、甑”的功用

食材有了,餐具飲具被齊了,那剩下的就是如何烹飪以及烹飪工具了。一切備好,才能完成一道美食。依照飲食中國的人的飲食習慣與食物的特性,在早期我們國家的烹調器主要有“鼎”、“鬲”、“甑”。

鼎,我們就較為熟悉了,青銅器具的一種。在古代,它主要用來烹煮肉類以及儲藏肉類。不過,鼎並非常人能用,一般都是貴族皇權等才能用的起。鬲和甑也是古人常用的炊具,且兩者極為相似,經常是一起使用。鬲是直接受熱的蒸煮用具,為甑提供熱量。甑好比現在的蒸籠,在鬲的上方接受熱量,進行熟食。這三樣炊具,就是古人常用來烹飪食物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