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人生若如初見)突然撤檔,其原因竟然是

一部本來已經宣佈播出的熱門電視劇,卻突然在開播前一小時宣佈撤檔,這究竟發生了什麼?

電視劇(人生若如初見)突然撤檔,其原因竟然是

昨晚由李現、魏大勳主演的人生若如初見突然從芒果臺撤檔了,而某藝更是在上了前六集之後,在今天早上也全部下架,如此一波三折讓很多粉絲都在猜測發生了什麼,其實這部劇撤檔大機率與創作主旨背離真實歷史有關,這麼說是有原因的,這部劇之前在網上的介紹特別簡單,說是庚子國變後,不同青年為了挽救家國走上了不同道路,這個介紹其實沒什麼,但是李現扮演的這個男主角良鄉在歷史上卻是有真實原型的,他就是滿清保皇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宗社黨首領良弼,對這段歷史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查一下良弼的生平。

電視劇(人生若如初見)突然撤檔,其原因竟然是

他一生都在堅定地保衛滿清皇權反對革命,並且率部鎮壓了武昌起義,就這樣一個反革命的代表人物,現在居然堂而皇之地成了電視劇男主角,這個IP的完成和立項時間應該不短了,這就讓人忍不住打一個問號兒,這究竟是什麼意思?這是在試圖傳播什麼樣的價值觀?這在創作意圖、文藝精神還有藝術價值上都和現在的文藝創作導向明顯相悖,我覺得這才是該劇被下架的最可能的原因。

電視劇(人生若如初見)突然撤檔,其原因竟然是

其實在2016年之前,在網路文學界流行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架空虛構細說的風潮,尤其是對歷史上那些知名度比較高,爭議也比較大的人物,進行另一個角度的解讀,這個解讀是打引號的,這種解讀常常與我們的歷史課本記錄都相悖啊,一度很是風靡,這些劇目一旦由知名的演員出演,很容易引發關注,而大家都知道,這些知名演員的粉絲有很大一部分是未成年人,很容易把這種跟真實歷史完全不同的虛構歷史當成是真的,從而引發的對國家、民族、歷史這些大是大非問題上的懷疑和動搖,而在2016年以後有關部門其實已經注意到了這一點,開始加強對創作理念上的管理和引導,那文藝界這種虛無的風潮也改善了很多,但是很多在這個階段之前就已經完成立項的IP啊,不可能一夜之間推倒重來,改頭換面,尤其是那些已經進入製作階段的專案更是如此,很多拍完後遲遲不見天日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說到這兒肯定有很多人會問,那既然如此這些劇又是怎麼過審的呢?實際上一部文藝作品的稽核要有很多個環節,也會持續很長的一段時間,就以影視劇為例,最早的稽核在於立項時面對有關部門的送審,其實和很多人以為的不同,這個階段的送審其實非常簡單,很多時候一個簡單的大綱梗概,專案介紹就可以送審了,這個階段的稽核很簡單,其實站在主管部門的角度,就是為了減少對文藝創作的干涉,儘可能鼓勵優秀作品的產出,之後專案進入製作階段,製作完成之後就會尋求平臺播出,平臺內部會有一個相關稽核,而在播出前還會有一個送審的環節,最後這個階段的送審其實更為至關重要,因為這個時候你的作品的內容已經全部出來了,他已經不像之前你可以拿一個梗概去送審那麼簡單,要完全的接受相關的審視,有很多影視劇就是折在這個階段的,因為這個時候有很多問題,專案已經無法再用以前的什麼大綱梗概那種掩蓋這種似是而非的問題了,相關的一些問題都會徹底暴露。而另外一方面這個階段的稽核的參與方也不僅限於主管部門了,還會有其他的相關部門,有些文藝部門看不出來的問題,其他的部門一眼就看出來了。所以如果只是一些小問題還好修改刪減之後還能送審,但如果涉及到一些重大的問題那就比較麻煩了,尤其是創作意圖這種關鍵方向,如果出了偏差,想要修改就非常的困難。

電視劇(人生若如初見)突然撤檔,其原因竟然是

人生若如初見這部劇就是典型的例子,對於一個保皇黨和反革命的代表人物,用這樣的篇幅和形式去呈現,似乎從哪個方向講都不太合適,更難脫洗白和美化之嫌。以前這樣的反面人物,在影視劇中也不是沒有,但一很難成為主角,二要批判地審視,而從這部劇的呈現上看,這兩點都沒有做到,所以不管從哪個角度說,虛無歷史主義的創作觀,在代表大眾文化方向的影視作品的創作上先天就是有短板的,儘管他可以透過這樣或者那樣的方式去掩蓋部分問題,但是現在我們更加追求國家民族、歷史和文化認同的大背景下,主旨方向存在著偏差,最終會導致最大也是最無法解決的這種影視上的問題。大家覺得是什麼原因呢?歡迎評論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