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和的羽絨服,真的沒那麼貴

暖和的羽絨服,真的沒那麼貴

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正在打盹的我被手機訊息提示震醒了。

開啟一看,第一條資訊是寒潮藍色預警,緊接著,是朋友奇奇發來的一連串訊息。

原來最近她去北京出差,被凍得夠嗆。為了省下行李空間,只帶了大衣。

計劃去買件羽絨服,選花了眼,拿不定主意。畢竟上次買羽絨服,還是兩三年前了。

奇奇給我下了最後通牒:「我這週一定要買到羽絨服!你要幫我選!」

看她凍得可憐,我連聲應著,去做了一番功課。

今天也想和你分享一下。

01

上萬的羽絨服真的值嗎?

奇奇公司附近的商場裡,可以找到幾百元到上萬元不等的羽絨服。

她都去逛了,跟我形容說,光看外表,都像米其林輪胎。

「一件羽絨服上萬塊,真的值這個價格嗎?」

上萬塊的羽絨服品牌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加拿大的CANADA GOOSE

(加拿大鵝)

、法國奢華羽絨服品牌Moncler

(盟可睞)

、始祖鳥等等。

暖和的羽絨服,真的沒那麼貴

圖片來源:各品牌官網

國產品牌裡,波司登可以算作佼佼者了。技術不斷突破羽絨服界天花板,價位區間也越來越寬,近兩年推出的登峰系列,也妥妥地站上了上萬的價位。

暖和的羽絨服,真的沒那麼貴

圖片來源:開源證券

可是萬元價位的羽絨服,買一兩件,可能全年的衣服開支就超預算了。

聽了好幾位導購小姐介紹,似乎都提到了產地。奇奇感到有些迷惑,問我:

「衣服這麼貴,是因為產地特殊帶來的差異性嗎?」

答案是否定的。

我找出了9月份的時候,一份關於「加拿大鵝虛假宣傳」的處罰決定書。

當時因為網友評價「堪比羽絨服選購指南」而火上了熱搜。

暖和的羽絨服,真的沒那麼貴

圖片來源:截自新浪微博

之所以說虛假宣傳,是因為加拿大鵝官方天貓旗艦店釋出的內容中,說道「我們的所有羽絨混合材料均含有Hutterite羽絨,這是優良且最保暖的加拿大羽絨」。

這裡提到的Hutterite,就是加拿大北部的一個地區,有著禽鳥養殖場。

他們聲稱在這個特定地區採集的羽絨,是「品質更高、最保暖的加拿大羽絨」。

這種說法是沒有事實依據的。

處罰書的撰寫者們向中國羽絨協會專家瞭解到,在禽鳥品種相同的情況下,

羽絨的品質和禽鳥的成熟度有關。

體型越大、發育越成熟的禽鳥,它們的羽絨成熟度越高,羽絨保暖性也越強,

和產地、氣候無關。

「那麼,是因為原材料的成本高嗎?」

奇奇的這個問題,我也想過。

一件羽絨服的重點,毫無疑問就在於「羽絨」。

閒暇時看《本草綱目》,裡面對鵝絨也有記載:「選鵝腹絨毛為衣、被絮」。

鵝絨只選擇鵝脖子和胸脯之間的絨毛來採集,一隻鵝大概也就能薅下1。5g優質鵝絨。

這麼少,想必很貴吧?

我帶著好奇,去中國羽絨資訊網上查了查價格。

從價格排名來看,

白鵝絨>灰鵝絨>白鴨絨>灰鴨絨。

按照美標,選最貴的白鴨絨,1000克含絨量高達95%的白鴨絨,價格是460元左右。

暖和的羽絨服,真的沒那麼貴

源:

中國羽絨資訊網-價格平臺

我給奇奇發去這個官方價格資訊,她驚道:「一件普通中長款的羽絨服,我逛街看到基本上用到的羽絨是400g,算下來的話……羽絨的成本也才184元!」

這和上萬元的價位,離得是十萬八千里。

當然了,羽絨服畢竟不是羽絨枕頭,把羽絨塞進去就完事。還要考慮外部面料和五金、人工成本、固定成本、銷售費用等等。

具體分攤到一件羽絨服上佔比多少,一來具體品牌具體分析,二來非業內人士細節成本難查詢。

不過,我們可以透過羽絨服龍頭的

毛利率

,來感知一二。

02

羽絨服的高毛利

我和奇奇一起扒了扒羽絨服中的「國貨之光」波司登。

之所以注意到波司登,是因為最近它出現的頻率實在是太高了。開啟微博,都能彈出波司登的海報。

上週五,波司登還公佈了2021/22財年年中財報。品牌羽絨服業務的毛利率在今年中期提升了4。7%,突破了60%。

這意味著什麼呢?

如果一件東西毛利率60%,

相當於一個成本400塊的東西,賣它1000塊。

賺的600元,就收歸公司的錢袋了。

另外,波司登的羽絨服價格區間很寬,從百元價位的冰潔、雪中飛,到上萬的「登峰」系列都有。

但是分價位來看的話,還是發力高階線的波司登品牌毛利率更高。

*注:波司登公司旗下,波司登品牌走中高階路線,雪中飛和冰潔走下沉路線

暖和的羽絨服,真的沒那麼貴

圖片來源:

華西證券

而對比一下平均單價更高的加拿大鵝,它的毛利率也基本上超過了60%;羽絨服中的奢侈品Moncler,更是接近80%。

奇奇若有所思:「好像賣得越貴的羽絨服,加的水分越多呢?」

我們還去翻了官網,看Moncler、加拿大鵝、波司登的創業故事。

它們也有一些共同之處,比如頻頻提到「登珠峰」、「南極科考隊」、「冬奧會法國滑雪隊」等等關鍵詞,強調極寒環境下的抗寒抗風。

再看近年來它們的動態,又加上了「愛馬仕合作走秀」、「亮相倫敦時裝週」等等在設計感和品牌營銷上大發力。

這也側面說明,那些貴价的羽絨服,一方面要考量極端天氣下防風防寒防水的

硬核技術

,另一方面還在努力迎合時尚來做設計,砸了不少錢在請明星做宣傳上。

另外也不乏「透過產品營銷佔據消費者心智,再以提高價格打出高階化」的品牌戰略。

一點點加碼,再透過各種渠道銷售出去的途中一層層「加水」,品牌溢價挺嚴重的。

剛升職加薪的奇奇,看的羽絨服多了,有些膨脹。本打算買件貴价的犒勞自己,這下感覺不太值。

於是她又迴歸了摳門金牛座的本質,發出核心提問:「那如果想挑一個

價效比高

的羽絨服,到底應該怎麼選呢?」

暖和的羽絨服,真的沒那麼貴

03

怎麼挑選羽絨服

我們仔細拜讀了「堪比羽絨服選購指南」的加拿大鵝處罰書,也從網上文獻裡找了不少資料。

暖和的羽絨服,真的沒那麼貴

總的來說,判斷羽絨服是否「真保暖」,可以看這3個指標:

蓬鬆度、含絨量和充絨量。

1)蓬鬆度(FP)。

越大越好,目前測試的最高值是1000FP。

它指的是一盎司

(28g)

的羽絨,能抓住多少英寸的空氣。

這是因為空氣的導熱係數遠遠低於固體的導熱係數,羽絨能儲備的空氣越多,也就越暖和。

奇奇不耐煩地說:「就是說一朵羽絨的尺寸嘛!越大越蓬鬆,就越暖和!」

暖和的羽絨服,真的沒那麼貴

圖片來源:網路

入門級的羽絨服起碼要有480FP。

800+FP的基本上就是十分高品質的羽絨了。

2)含絨量。

奇奇逛了不少店,發現除了波司登、加拿大鵝等大品牌,很多羽絨服都沒有標明蓬鬆度。

不過大部分都會寫明含絨量。

它是指一件羽絨中「絨子」佔的比例。

其實就是不帶梗的絨毛和羽毛分別佔總含量的比例,絨子保暖,羽毛不保暖。

比如90%指的就是,90%的絨毛,10%的羽毛。

暖和的羽絨服,真的沒那麼貴

圖片來源:

網路

含絨量一般是一個百分數,數值越高越保暖。

它也是個強制性的規定,我國羽絨服的最低國家標準是50%,如果發現衣服連這個值都達不到,就不要買了。

一般標明90%的,基本上是十分抗寒了。

3)充絨量。

奇奇迷惑:「跟含絨量好容易搞混哦……」

Emm,不如這樣解釋吧:它指的就是羽絨服裡,「填充」的羽絨的重量,所以是「充」絨量。

一般短款建議180g以上,長款建議300g以上。

不過它比較像是前面兩個指標之外的補充指標,不完全是越高越好。

太低羽絨不足均勻遍佈全衣;太厚又會因為羽絨太過密集,蓬鬆度降低,保暖效能下降不說,穿在身上還更重。

另外,

根據冬天常待的地區來挑選,可以避免買了一直穿不上或者不夠穿的煩惱。

就比如說奇奇,大部分時間在南方,冬天氣溫幾乎很少低於0度。

之前買了一件羽絨服,卻兩年都沒穿上,就還挺浪費的。

南方可以考慮輕羽,充絨量在70g~130g,北方羽絨服參考200g~350g,戶外的則需要250g~450g才比較夠。

總的來說,這三個指標首先看蓬鬆度和含絨量,其次再和充絨量結合。

其他還可以留心一下拉鍊之類的五金件是否順滑,衣服是否無異味,拍壓衣服看看彈性是不是很好等等,更周全。

奇奇這次可能會在北京外派兩年,她最後買了件原價一千多,打折下來800元的戶外羽絨服:

含絨量90%

蓬鬆度700+

充絨量260g

填充物是白鴨絨

對比一下她最初看上的一件貴牌的羽絨外套:

含絨量80%(<90%)

蓬鬆度625(<700)

充絨量300g以上

填充物也是白鴨絨

售價是8300元。十倍的價格,從保暖效能上看,還不如800元的戶外羽絨服呢!

除了表面面料做了防水防風設計,外觀會更立挺一些,但是在奇奇的訴求裡完全屬於「錦上添花」,多出來的都是品牌溢價。

一些比較小眾的品牌,各項指標和價位都還挺不錯的,比如君羽、黑冰、凱樂石等。還可以去看看各大運動品牌的羽絨服,比如安踏、New Balance等。

那麼,哪裡去找這些指標呢?

可以看羽絨服內側的水洗標

暖和的羽絨服,真的沒那麼貴

圖片來源:拍自某品牌輕羽水洗標

網購可以參考詳情頁:

暖和的羽絨服,真的沒那麼貴

圖片來

源:

截自某電商羽絨服詳情頁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發現價格牌和水洗標上的指標資訊還不一致,那麼這件羽絨服就不要買了,有造假的嫌疑。

04

抽走消費裡的「水分」

不僅僅是羽絨服,我們衣食住行的消費裡,也常常蘊藏著許多「水分」。

行業裡有一個詞來描述這種水分背後的定價策略,「定倍率」。

意思是

一件物品的售價和成本的比率。

一般是一個行業,透過多年摸索、磨合,制定出來的商家們公認的分配規則。

化妝品的定倍率大約是20~50倍,鞋子服裝的定倍率在5~10倍左右。

也就是說,標價2000元的化妝品可能成本才40元,標價500元的鞋子可能成本50元。

這些多出來的「水分」,除了出廠後經手的幾批經銷商抽走,還可以拿來給你「打折」。

比如前段時間,我的同事小淺就在直播間花800元,買下了一件原價1600元的羽絨服。這件羽絨服線上下店標價也是1600元。

看上去好像品牌方血虧,但其實它有著充足的空間,給你打五折還能賺。

這也是為什麼老媽傳授的「砍價就要砍一半」策略,經常能成功,背後也是有大智慧的呀~

其他消費品,也可以去找到它們的

品質指標

行業平均毛利率

品牌毛利率

,一方面你可以間接摸到商家的心理價位,另一方面也可以定位到更有價效比的選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