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懂事”的孩子也許需要你更多的愛

那個“懂事”的孩子也許需要你更多的愛

小花生是個超級嘴甜的小姑娘。

如果我問她幼兒園的飯好吃嗎?

她會說好吃,媽媽做的飯也好吃。

如果我不小心碰到她跟她道歉。

她會說,哎呀,不用說對不起。

如果我跟她親暱她會說我最喜歡媽媽了,

然後還不忘對著深懷渴望的爸爸補充一句,我也喜歡爸爸。

她可愛的樣子讓我們忍俊不禁。

同時我也在想,小小的人兒總是能照顧到家人的情緒,難道是她逐漸形成了「討好型人格」?

那個“懂事”的孩子也許需要你更多的愛

作為媽媽,我覺得只要女兒沒有違背自己的意願去「討好」別人又何嘗不可?

而且家人之間本應該照顧互相的感受。

主持人何炅在節目中講過正面的討好別人是帶有自信的討好,是在沒有難為自己的情況下去照顧別人的情緒。

童年時期的成長環境決定了一個人是否會形成真正的「討好型人格」。

馬伊琍曾在節目中說過,自己對女兒愛馬管教太嚴格,使女兒過分“懂事”。

雖然愛馬成為人人稱讚的乖孩子,但卻連自己的心裡話都不敢表達。

那個“懂事”的孩子也許需要你更多的愛

有一次愛馬在幼兒園裡跟小朋友玩過家家的遊戲,有的小朋友總想當媽媽,就逼著愛馬當寶寶,其實愛馬也想當媽媽,但是她不敢說。

馬伊琍告訴女兒“你完全可以拒絕”,可是愛馬卻說“我不敢”。

有很多孩子都會像愛馬這樣,表現的特別乖巧懂事,可是內心膽小,害怕跟其他人發生衝突,總是委屈自己的想法。

這就是具有「討好型人格」的孩子。

別人搶過他手中的玩具,他完全不會抗拒。

有人請求幫忙,他從來不敢拒絕別人。

看到父母不高興,他首先擔心的是自己做錯了什麼。

他總是很自卑,不敢提出自己的想法要求。

這樣的孩子“懂事”的讓人心疼。

將來長大成人,如果不會有意識的改變,還將面臨更多的麻煩。

孩子形成這種壓抑自我的極端的「討好型人格」跟父母的養育方式有關。

那個“懂事”的孩子也許需要你更多的愛

如果你是以下幾種型別的父母,都有可能造成孩子的不自信的討好性格。

總是指責批評孩子,極少給予孩子肯定

有的父母不允許孩子犯錯,經常指責批評孩子。或者擔心孩子驕傲,總是否定孩子取得的成績。

時間久了,孩子變得自卑敏感,恐懼焦慮,擔心不被愛。

父母要把孩子當做孩子,

犯錯是孩子學習的好機會

給予孩子讚賞的目光,才能讓他更自信。

總是誇讚孩子

讚揚可能會促使一些孩子改善行為,但是這些孩子有可能會變成“討好者”或者“總是尋求別人認可的人”。

他們可能依賴於別人的評價,為了尋求別人的認可不停的去討好別人。

父母誇讚孩子也要講求方法,要誇事不夸人,更多的去鼓勵孩子。

把“你真棒”改成“我能看出來你做這件事很用心”。

控制型父母

有的父母總是控制孩子的行為,無論孩子做什麼都要遵從父母的意見。

時間久了,孩子慢慢沒有了自己想法,出現問題時會按照父母要求的方法去解決。

孩子在生活中的確需要一些規則,但是有時候也要適當放手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父母總是爭吵

父母爭吵時,孩子會下意識的認為是自己做錯了什麼,他會刻意壓抑情緒,小心翼翼的去討好父母,擔心被拋棄。

成人的問題應該自己解決好,然後別忘了跟孩子道個歉,告訴他發生的這一切不是他的錯。

那個“懂事”的孩子也許需要你更多的愛

當然父母也不必過於焦慮,日常生活中難免會出現上面的情況。

幾次批評也許並不會對孩子產生不可挽回的影響,但是一定不要把這些當做家常便飯。

多鼓勵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

經常告訴孩子,無論發生了什麼事,我依然愛你,因為你是我的孩子。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