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客家特色小吃

本文從“微信公眾號:貪吃一族,ID:Afoodies”轉載。

龍南縣是南唐保大十一年(公元953年)建縣以來,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江西客家人聚集的重鎮之一,縣有世界上建築數量最多、規模最大、儲存最完美的客家先民圍屋建築,以及南武當山、也有九連山原生態森公園等風景名勝地,一時被冠絕,但是,最值得稱讚的是,以龍南聞名的客家特色菜和小吃。

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客家龍南人的飲食繼承並維持了唐宋時期中原祖居地的特點,又長期不斷實踐、組合、精煉,並結合當地南方土著的飲食習慣形成了典型的“天時、地利、人與人”特徵,其主食、副食、料理、小吃都當場取材,所有飲食材料都是鮮軟的,野生、家養、講究粗種,加工時還可翻炒、烤、炸、澆汁、意式燴飯、烤、蒸、燉、煮、煮、鹵素、講究醃漬、曬乾等,十分講究且種類繁多,但以煮、煮、燉、燉、蒸等為主,追求原味,清淡可口,完全符合“皇帝內經”所提供的傳統養生之道,隱藏著豐富生活的情趣。

龍南客家的傳統飲食大致分為主食、名菜小吃、茶酒等幾種,龍南人以大米為主食,只用大米做的米飯有小米飯、蒸飯、電飯包、竹筒飯、缽飯等多種。

客家木製飯甄

(木質傳統的電飯煲,用柴加熱,蒸好的飯特別香,米湯可以緩解茶的乾渴。

講究吃的客家龍南人,在飲食上不斷體現驚人的智慧,在千百年來的生活實踐中,創造了許多日常的傳統風味小吃和副食,受到人們的青睞,有名的是:

一、鳳眼珍珠

△龍南客家副食和小吃中NO。1的做法很複雜

舌尖上的客家特色小吃

二、客家打魚

(龍南客家副食和小吃中的NO。2是鳳眼珍珠湯和“姐妹料理”二者合桌,是客家結婚、遷徙之日所需的菜餚,做法和工序極為講究複雜,體現了客家先民的智慧,主要以蔥花、肉絲和香菇為輔,味道鮮清淡適合男女老少,)

三、客家釀造豆腐

△雖然是漢族客家地區的三大傳統名菜之一,但有宴會是必不可少的,來源於北方餃子的製作方法,南方不栽培小麥,所以用豆腐代替麵粉,將精肉裝在豆腐裡做成餡。

四、香菇腐竹

△二者合在一起的料理是絕品,配料是龍南縣楊村町太平村的腐竹、花香菇中最有名的,有“香菇不如楊村香”的美稱。

五、把皮燙傷

(製造工序也同樣經過洗練,複雜,燙髮乾燥多為矩形,既可以用沙子炒,也可以用熱油炒,)

六、春筒

(相傳春筒的創始人是圈屋的客家人,是將中原的春餅改造而成的,南方的配料很多,發展後,麵餅越攤開越薄,餡兒越做越精緻,加上煎油等,形成了春筒形。

七、客家灰水米果

△北方的年糕是用山上的一些植物做成灰(將黃板樹、大豆苗、稻草等做成灰,將灰用水煮沸,沉澱過濾後的水是天然植物鹼),將灰水加入米中形成黃色的外觀,壯年的男子用巨大厚重的錘子反覆敲打成餅狀。

八、韭菜瀨皮

△將韭菜和米粉做成綠色的米漿,放入鍋中蒸煮,切成條狀,包上成長筒,清爽可口,最喜歡客家的孩子。

九、客家丸子

△以白薯、紅薯或紅薯為主要材料,用生薑將白薯細細地塗在糊狀上,加上白薯粉後,揉成圓形後油炸,香味濃郁,餘味持久。

十、芒草板

△取材是天然的,是用芒草葉子做外皮的純綠色食品,蘸上砂糖水和辣醬吃的話,口感很好。

十一、韭菜蛋卷

△韭菜切花,做成雞蛋、紅薯粉和糊狀,曬乾東北的煎餅一樣的美食。

十二、黴豆餅

△以製作豆腐後剩下的豆腐渣為主要材料,發黴後有像黴豆腐乳一樣的口感,風味獨特。

十三、炒水果

△以糯米粉為材料,加糖炸,這是客人正月需要的小吃。

十四、豆粉餅、烏粉、豆腐花

(冷粉、紅薯粉、豆腐腦三種客家俗稱)

說了這麼多副食和小吃,然後說客家的酒和茶,酒、茶是龍南客家庭不可缺少的飲料,酒主要以水酒(也稱為糯米酒)為主,也有酒精度數高的燒酒(傳統型發酵蒸餾酒),茶又分為茶和藥用涼茶,用山中採摘的茶或其他藥用植物造泡,即養生又有祛病的功效,一杯酒、一杯茶,反映了客家的人文精神、思想境界、價值觀,營造了客家的清雅、謙讓、友好的文化氛圍。

客家蒸酒

水壺

△盛酒用的錫制水壺家家戶戶都需要,但經常用這個東西蒸酒盛酒,酒器裡含有鉛,容易引起慢性中毒。

裹著冬頭的東南女性

(冬頭帕的源流:客家先民從比較寬廣乾燥的北方平原轉移到多雨潮溼的南方丘陵,為了禦寒防潮,頭巾更是成為服裝不可或缺的內容,另一方面,客家冬頭帕的一些形式也源於文化融合,長江流域的“覆蓋布”的形式和當地的這些體現了客家先民對傳統“天人合一”儒家思想的理解和應用。

客家嬰兒的帽子

(通稱“吾娃娃帽”,來源於北方傳統的虎頭帽,是客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