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災害面前,宋朝人都會怎麼做?古人的智慧讓我們讚歎!

宋朝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朝代,雖然其由於對外軍事作戰的軟弱而屢屢被後世所詬病,但是這個朝代卻在經濟、文化等層面達到了我華夏封建王朝的頂峰。人們往往會說,在宋朝的老百姓雖然“腰桿子”直不起來,但是生活卻是最幸福的!

那麼,如何體現生活幸福呢?這裡筆者以為,要在最為極端的狀態下才能看出來!人類在各類災害面前是最為脆弱的時候,尤其是糧食類自然災害造成的破壞性結果最為巨大。古代生產力低下,則人類處於這類災害狀態下的命運則更為悲慘。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在大災面前,宋朝人都會怎麼做?這裡我們以一名宋朝地方官員的視角來闡述。

糧食災害面前,宋朝人都會怎麼做?古人的智慧讓我們讚歎!

一、在宋朝,災害是分等級的

在宋朝,有著一套完善的應對自然災害的體系,其中最為顯著的特點就是將各類災害分成了若干不同的等級,而根據其災害程度的不同而採取不同規模的救濟措施。比如:針對旱災,宋朝將之分為

小旱、微旱、歲旱、大旱、亢旱

;針對水災,又分

為霖雨、潦、水、大水

等。每一個災害等級都有著具體的資料標準,在這裡筆者就不再過多的進行贅述了,只是單純的將災害大體歸納為三個層級:輕度災害、中度災害、重度災害。

那麼接下來,我們就按照這三個層級對宋朝應對災害的過程進行一個邏輯性的還原,在這過程當中也會向大家介紹到相關的救濟模式、機構等等。

糧食災害面前,宋朝人都會怎麼做?古人的智慧讓我們讚歎!

二、針對輕度災害的救濟活動

針對程度較輕的糧食類災害,在宋朝主要採取的形式是:

民間自救而官府輔助的原則

。那麼我們來看一看具體有哪些救災舉措:

官府層面。

實際上在那個年代災害頻發,作為宋朝有經驗的地方官早就已經經歷過不少大場面了,此時並不需要太過於慌張。地方官員首先會向朝廷釋出一份奏疏:一方面報告災情,一方面還要講清楚,災情並不大,地方有能力予以解決。畢竟這個時候也是地方官員向朝廷展現自身能力的時候。

接下來辦正事,按照朝廷的原則,主要開展民間自救。這個時候地方官員的任務便是做好組織協調工作,讓家裡有糧的富戶把糧食拿出來救濟那些斷糧的災民。那麼究竟怎樣組織協調呢?主要針對兩個方面的主體。

一是地方存糧的義倉、社倉。

義倉和社倉是地方上組建的倉儲系統,其主要的作用在於儲存豐年百姓捐助的多餘糧食,以便於在災荒年間進行賑濟。其中義倉是純民辦,而社倉則是官民合辦。這個時候地方官員就要聯絡義倉和社倉的話事人,根據災民的實際狀況商討發放救濟糧的問題。

在實際的救濟過程中,還會根據災民的不同狀況分為無償賑濟,有償賑濟,借貸加息賑濟等形式來開展,主要根據災民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具體劃分。

二是地方富戶、豪強、宗族。

這些人要麼有錢,要麼有大量土地,要麼在地方上有勢力,所以在豐年時節一定會積存下來數量驚人的糧食。這個時候,地方官員就要到這些人家裡挨家挨戶的去“化緣”了。當然,如果僅僅只是輕度的災情,讓這些人家出少許糧食出來賑災並非難事。一方面並非“傷筋動骨”,另一方面則是一個邀買名聲的大好機會。尤其是豪強和宗族,在自身物質條件充足的情況下,更為注重社會影響力的發展,特別是那些“名門望族”更不會在這個時候落下一個“為富不仁”的口實。

另外,一些實力較強的宗族自己還會有自己族內扶養孤寡的“義宅”等,可以貢獻出來為流離失所的災民提供住處等等。

比如,淳祐六年(1246年),秋七月壬戌,泉州歲飢。其民謝應瑞非因有司勸分,自出私錢四十餘萬糴米以振鄉井,所全活者甚眾。

所以這些民間以血脈為紐帶形成的地方勢力實際在地方治理當中是發揮了很多積極作用的,並非如個別影視劇、小說當中所描寫的“吃人不吐骨頭”一般的罪惡。

如果一名地方官能夠協調好上述兩個方面,那麼透過民間的自救便基本可以使災民渡過程度較小的災情,上報朝廷之後便會作為政績記入其為官履歷之中,為其後續晉升增加一個重重的砝碼。

糧食災害面前,宋朝人都會怎麼做?古人的智慧讓我們讚歎!

三、針對中度災害的救濟活動

針對程度中等的糧食類災害,在宋朝主要採取的形式是:

地方

官府

主導與民間自救相結合

的原則。

那麼其具體舉措有:

官府層面。

這個時候,地方官員就必須要引起重視了。在給朝廷的奏疏當中要說明災情,同時表明地方一定竭盡全力救災,但若是力有不逮還是希望朝廷能予以援手。因為災情一旦到了這個程度,便已經存在漫延和失控的可能,如果話說的太滿時候追究起來烏紗帽可能就要不保。

在具體事務層面,前文所提到的兩項都要做,而且力度要加深。尤其是針對豪強、宗族,一定要讓他們拿出更多的糧食出來賑濟災民,這裡要跟他們講清楚厲害關係:所謂飢寒起盜心,災民沒有糧食吃,一旦暴發民亂首先受害的就是他們這些富戶,到時候可不光是損失糧食的問題,只怕是家破人亡都有可能!

接下來地方官府開始全面介入救災事務當中。這個時候就可以啟用官方管理的

“常平倉”

對災民進行賑濟。因為這是純官辦的糧食儲存倉庫,較之義倉和社倉糧食儲存量應該是更多,我們在一些電視劇中看到的“開倉放糧”,指的就是啟動“常平倉”。

接下來是啟動居養院、安濟坊、漏澤園進行災民安置。居養院和安濟坊

是宋代在地方上設立的救濟貧民的機構,此時則作為流離失所的災民臨時安置場所。因為災情達到了中度以上,災民數量已經成了一定的規模,若任由其遊蕩在城鄉之間必然引發各類不安定因素,所以需要由官府提供公共行政資源予以妥善安置管理。而

漏澤園

是官設的叢葬地,凡無主屍骨及家貧無葬地者,由官家負責安葬的“公墓”。將因為貧病飢餓而死的災民予以安葬,一方面是對活著的災民的一種心靈慰藉,有助於疏導災民情緒;另一方面,也避免了災民屍體散落鄉間,而造成各類疫病傳播。

糧食災害面前,宋朝人都會怎麼做?古人的智慧讓我們讚歎!

第三是主政官員要想辦法調集糧食。

救災的根本問題還是解決災民的“吃飯”問題。雖然前文所述的各種方法能夠解決一部分災民的口糧,但是往往在現實當中始終會存在糧食缺口。而這個時候,作為地方官員就必須要主動作為,想盡辦法將盡可能多的糧食資源彙集到自己的轄區,確保“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隨時準備應對災民的需求。

在這期間,主政官員可以向周邊地區借糧,也可以奏請上級官員從其他區域調糧,同時也可以採取經濟手段吸引糧商等等。比如,在宋朝時期的越州知州趙,當時浙江地區發生大面積旱災和蝗災,各地糧食短缺米價飛漲,百姓多有餓死者。正當浙江其他地區官員紛紛下令禁止糧商漲價的時候,唯獨趙下令越州有米之家可任意提高米價。如此一來,各地糧商紛紛向越州湧來,結果卻是

米價更賤,民無飢死者!

如此的奇思妙想,反其道而行,充分展現了一名官員卓越的行政智慧。

糧食災害面前,宋朝人都會怎麼做?古人的智慧讓我們讚歎!

四、針對重度災害的救濟活動

發生重度災情,這種情況就是所謂的“赤地千里,流民千萬”,這樣的災難絕非一城一池能夠獨力面對,而必須要上升的國家戰略的層面來開展救災。

首先我們說地方官府層面。

對於這樣的災情不能有絲毫的遲疑,必須立刻將“十萬火急”的情況迅速上報朝廷,而且要明確指出單憑地方的能力解決不了救災的各種現實問題,若是任由災情漫延,必然會給國家帶來更大的災難!

接下來,地方政府的工作重心一定要放在穩定民心,避免出現“民亂”上!這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維穩”!地方官員一定要樹立一種觀念,解決一切問題的前提就是維持秩序,民亂一起,萬事皆休!只要維護好穩定,就是大功一件!所以,地方政府在做好前文所述的各項事務的時候,還需要有一些更進一步的維穩措施:

一是災民分散安置。

大災之下,災民無數。面對著數以萬計的災民,地方官員一定要有充分的警醒:災民雖是災害的直接受害者,但更有可能成為更大災難的製造者!在這個時候必須要將大規模的災民進行分散安置,哪怕在區域性出現民亂也可迅速調集軍隊彈壓。否則若是將大多數人聚在一起,民亂一起瞬間“裹挾”成千上萬的災民,那各位官員就等著聽到災民們吹響農民起義的號角吧!

二是糧食賑濟只維持在最低限度。

對於災民的賑濟,通常是每日兩餐或是一餐,主食就是一碗稀粥,這樣做是僅僅只保證災民維持最低的身體消耗。其目的,一方面是為了減少糧食消耗;另一方面也是確保災民沒有更多的精力和力氣群聚作亂。

三是災民要有事可幹。

官府要為災民每日安排適當的勞役,既能合理運用民力又能消耗災民的力氣精力。所謂無事生非,若是讓災民每日裡除了吃飯便無所事事,那麼發生民亂的可能性便會大大的增加。

糧食災害面前,宋朝人都會怎麼做?古人的智慧讓我們讚歎!

上述這些舉措的主要目的是“維穩”,為朝廷調集錢糧救災爭取時間。而真正能夠解決問題的,還是需要中央政權的統一調配。那麼宋朝國家層面的救災舉措有哪些呢?

一是以工代賑。

為政者要善於將危機轉化為契機,災民既是不穩定因素的來源,同時也是廉價勞動力的來源。這個時候,就由國家主導讓災民成為重大的工程建設的勞動力,而完成這些工程專案的報酬便是給予災民保命的糧食。如此一來,便達到了救濟災民與國家工程同步實施兩全其美的效果。

宋代名臣范仲淹在景祐元年主政蘇州之時,恰逢蘇州水災造成災民無數。范仲淹便將這些災民招募起來興修水利、疏導河道,將太湖的洪水引流入海。如此一來,既賑濟了災民,又是使得蘇州地區洪水氾濫的問題得到了長期的解決。

二是召民為兵。

這是自宋太祖趙匡胤便定下來的政策。將大規模的災民招入軍隊,其中青壯補入禁軍,而老弱則補入廂軍,這實際上就是國家拿錢出來將災民以軍人的身份養起來。這樣做雖然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救災問題,但是卻成為宋朝“冗兵”現象的重要原因之一。試想一下,以災民為兵,其兵員素質根本難以保障,也難怪宋朝軍隊在對外作戰中的表現會是一塌糊塗了。

三是鬻賣度牒。

所謂“度牒”,實際上就是和尚、道士一類出家人的准入憑證。這是古代華夏王朝在對出家人的管理上的一項舉措,其目的便是為了限制和尚、道士一類出家人的規模,避免社會勞動力大量流失。一旦出現大面積災害,國家急需錢糧之時,朝廷便會向寺廟、道觀等地售賣度牒,以此來聚集錢糧用於救災。但是這樣做的弊端也很明顯,若是無限制的售賣度牒,則會導致寺院、道觀得以肆意擴大規模,使得更多壯勞力出家而不事耕作,對於國家的長遠發展是非常有害的。

四是漕運調糧。

宋代有著發達的水路漕運系統,著名的“汴京四渠”就養活了汴京一帶軍民百餘萬人,可見其糧食運輸能力多麼巨大。一旦出現重大災情,朝廷可以透過發達的漕運體系從各地倉儲調集糧食迅速運往災區。

五、總結

我們以官員的視角對宋代災害救濟流程進行了梳理,從中我們可以發現,在宋朝對於糧食類災害有著一整套完善的救濟體系,根據災害的程度不同,分別從民間自救、官府主導、國家戰略三個層面逐步增強救災力度。而作為宋朝的地方官員,也要充分發揮組織協調作用,全面調動各方資源,既要賑濟災民又要維護地方穩定,更進一步則是化危機為契機推動地方建設。這一系列舉措都反應出那個時代的人們傑出的智慧!

好,今天我們就聊到這裡,在宋朝當地方官應對災害的“套路”你們學會了嗎?

圖/來源於網路

文/華夏問長安